以史为镜,如何明得失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qmc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约一百年前的某一天,北京的总理衙门曾发生过这样一次“问话”:军机大臣荣禄气势汹汹地教训康有为,说祖宗之法不能变。康有为不卑不亢地回答:“时代变了,祖宗之法非变不可!”言罢拂袖而去,荣禄被驳斥得哑口无言。
  同样约一百多年前,从山河破碎的中国遥望向太平洋彼岸,北美的土地上也将爆发一场战争。北部,大街上人来人往,店家从商店里探出头来,与客人大声交谈着生意;南部,农妇从窗子俏皮地探出头,将目光投向远方——一望无际的土地,棉花田起伏如白色海浪,位空气中满是茱萸的芳香,高大的黑奴们穿行在田地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图景,一个代表着新兴资产阶级,另一个则是传统的种植园经济。用林肯的话来说,这个国家是一幢裂开的房子。的确,奴隶制存废问题实在尖锐。用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南方传统种植园经济有如一位花白头发的老者,渐渐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1865年,南北战争爆发,最终以北方的胜利告终。此后,美国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崛起成为强国。
  有时历史书上短短几句,便是上百年的光阴。这百年的光阴中,无数先辈在探索,在呼喊,看着他们留下的事例与经验,我们又该怎样书写自己的历史?
  万不可停于传统,清末民初那一段血泪史从未远离,我们固守,我们落后,我们挨打,与其等到被侵略再做出微弱的反抗,不如有自知之明,先发展自己,试问,谁敢欺辱强者?所谓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万物皆在变化,或许先前适用的方法,现在该做出调整与改动,对于传统也是如此。
  但若理解为全盘改动或是脱离传统,那也是不对的,虽说美国南方战败,种植园不复存在,但南方人对土地的钟情与热爱仍留在骨子里,他们身上的勇气、忠诚、善良这些美好品质,就是种植园文化生动的写照。在与北方人的交往中,这些种植园文化也得以传播,简而言之,除去的是不利于发展的制度,但保留了其中可贵的精神,这不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真意吗?
  所以,传统就像一棵树,你想让它一直保持一个样子,只能砍倒它,但它从此就失去了生命,不会继续长大,开花、结果,如果让它感受外界的风云变幻,它就会弃去脆弱的枝条,重新长出更好的嫩芽,渐渐高大壮实,枝繁叶茂,为人们洒下一地阴凉。
  (指导教师:陈平/编辑:王莹)
  评点:张引
  一百多年前,中美两个不同国度,几乎同时发生着历史巨变。不管是变法,还是革命,抑或战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旧中国的强国梦夭折了,而美国却以“南北战争”为分水岭,开始了日新月異的大国崛起之路。作者举重若轻,将历史长流中,同一个时间点的不同国家的大事件对照来写,天壤之别的结局令人唏嘘,于此同时,“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的道理不言而喻。另外,文章前两段描写手法的运用很是独到:语言描写凸显了人物形象,画面描写则充满了电影镜头的质感,令文章在铺排说理之余,平添了一股活泼生动的气韵。
其他文献
关键词 逝者  3月9日,时尚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刘江因突发疾病不幸离世,享年62周岁。身为中国时尚产业的先行者,他以自身的探索,不断更新着中国“时尚”的当代定义。刘江与《时尚》系列刊物深刻塑造了当代中国白领的时尚观念,推动了中国时尚产业的发展,引领着高品质的生活方式。《时尚》也是那个年代无数中国少年的时尚启蒙。时尚品牌被评为中国最具价值的500个品牌之一。刘江曾先后获得“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嘛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
不知你是否想过,几千年前的古文字,经一番独特的设计,竟能引起一股热浪,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近日,由美术学院陈教授和他的团队推出的“甲骨文”表情包,凭其独特的几何审美效果,俘获了万千网友的芳心。令我感受到,与时俱进的甲骨文文化融入新时代的思想,从而引领新潮流。  古老文字,不經雕琢,“无人问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流传至今的,又何止甲骨文字?这些文化,之所以古老,是相对于历史不断前进的脚步
大师对现代发明有一种孩童般的痴迷,他第一次看到袖珍计算器,就急于想得到一个。  后来,大师说:“许多人似乎都有袖珍计算器,不过他们口袋里可没有值得计算的东西。”  几个星期过后,一来访者问大师他教弟子什么内容,大师说:“最好拥有钱而不去数,最好拥有经验而不去定义。这段时间我教他们这些道理。”  爱因斯坦说:“我们的社会其方法越趋完美,其意义却惨遭忽视。”  素材立意点睛:正如大师所说,很多人都拥有
文化读书类节目《朗读者》自播出以来,成为荧屏上的一股“综艺清流”。近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朗读者》节目同名图书与来自俄罗斯、印度、阿爾巴尼亚等国家的出版社签订了版权合作协议,推荐经典、推广阅读、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有人说:6个国家,8种语言,中国文学之灯点亮了法兰克福。  文学是透视中国的一扇窗,透过它,可以看到秦砖汉瓦,看到时代的脚步,感受到发展的脉搏。好的文学永远拥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月有阴晴圆缺,世人悲喜因之而生,但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具有思辨性、比喻性的作文材料,三个分句之间彼此关联,形成张力。  “月有阴晴圆缺”,说的是客观现实和自然规律,有变化流动的特性。“世人悲喜因之而生”,是说世人触景生情,主体情感随客体变化而发生变化。“但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是说客体并不因主体认知、情感的变化而变
在两千多年前的川上,那微微一声叹息映出了水中老人花白的两鬓,随凉风吹彻古今:“逝者如斯夫!”昔时已逝,无道无情。曾經“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的誓言确乎已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无从吗?  重踏故道,我仿佛看见孔子的眼神不再迷惘,他远离了镜花水月,目光炯炯直视前方,自信远处就能寻到光明的古之时代——周。  他渴望战伐无度之春秋能固礼为准,恢复如常。天下黎民各司其职,各守其业。可春去秋来,土地
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称情。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读诗时间:从诗的写作年份和诗中语气来考察,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潞府功曹任上。功曹屬于闲官,且诗人所居之地又远离朝廷,因而诗的首句说数年来漂泊江湖,摒弃做官的虚名,下句“竹杖纱巾”,是隐者装束,意思说自己逍遥自在地生活,大遂平生之愿。颔联具体描写潇洒的生活:“云外有
1.在我们的生命里,希望并非聊胜于无的东西,而是生活中最平凡的日常。希望是温暖的早餐,是夏日的啤酒,是上班路上带着晨曦气味的衬衫。它支撑着我们日复一日的梦想,让平凡的我们,升到朴素生活的上空,飞向一种更辉煌和壮丽的人生。充满希望的生活,总会有一条路能带我们走向最想去的地方。  ——《人民日报》  2.好诗都有水晶一样的光辉,就像星星。我希望自己也是一颗星星: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
我们不应过于功利心,要鼓励和支持科学家的好奇心,  谁知道下一个改变社会的科学研究,会不会就是看似“无聊、无用”的呢  一篇名为《手擀面加工过程中的非线性力学及热力学原理》的文章在高校朋友圈火了。文章将和面、擀面、煮面的全过程展示出来,从科学角度解答了为什么要饧面、为何要卷着擀、擀面翘边是什么原因、煮面时又为什么要加少量凉水等问题。  作者张亚辉是西北工業大学的留法博士,专业为固体力学。张亚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