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创造性音乐教学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yuzi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展开,教学内容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全国一些音乐教育条件较好的地区,在一些中小学的音乐课中,增设了音乐创作教学的内容,深受学生们喜爱。本研究从苏教版的小学音乐教学出发,分析了创作性音乐教学的原则,它的作用以及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 创造性 音乐教学 原则
  前言
  音乐创作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是在培养和加强学生创造能力上的探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想象——幻想——童话——创造,这便是儿童所走过的发展自己精神力量的道路。”经常性的音乐实践,不仅可以扩展和丰富学生理想世界的内容,而且表现为易于受激而升华为理想,形成一种对理想的趋向,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创造性的心理定势,它的迁移和繁衍,将从整体上发展学生的创造素质。
  一、创造性音乐教学的作用
  (一)发展学生的智力。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过程都离不开想象力、创造力。创造的基础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音乐作品中的结构性因素,如曲式、织体、和声、配器等,将在学生心理深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们对于在创造活动中选择摸索朝向,寻求假设目标,无疑都是对于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补充。
  (二)增强创造情感。对音乐的本质,美学界素有争论。但对艺术的怡情作用,则是公认的。创造性的音乐实践,不仅可使学生的情感更加丰富与深沉,而且会使学生易于受激而产生情感上的波澜。
  (三)磨练创造意志。创造性音乐教学的实践,都伴有长期性的特点。学习任何一首歌曲,掌握任何一门技巧,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这种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在长途跋涉中,能够经受各种艰难困苦、持之以恒,这对学生正在形成各种心理品质的时期尤为重要。
  (四)提高创造能力。一般学生都有进行音乐创作的愿望和兴趣,通过创造性的音乐教学,扩大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了他们感受理解音乐的能力,同时又促进了其他方面的教学。
  二、创造性音乐教学的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方针、教学任务和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对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实践的基本原则。《新课程标准》既规定了学生一般的主要教学原则,又规定了音乐教学的主要教学原则。
  (一)形象性原则。一切艺术的主要特点就是形象性和情感性,形象性教学原则是符合音乐艺术自身的特点的。学生通过听觉上对音乐的感受,通过视觉上(识谱)对音乐的感受,通过其它感官对音乐的感受来学习音乐,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教育性原则。《音乐教学大纲》规定:通过创造性地音乐教学使学生重视和爱好具有深刻思想内容和高度艺术性的作品,培养学生具有分辨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的鉴别能力。
  (三)实践性原则。音乐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是通过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和表演音乐等实践活动来实现的。离开了音乐的实践活动,音乐教学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那些音乐符号将毫无意义。
  (四)科学性原则。音乐本身就是一门科学,它有其内在的科学性、系统性,应具体体现在音乐教学大纲上。例如一首齐唱或齐奏作品,就要求旋律、节奏、音调以及情绪的划一整齐;而一首合唱、合奏作品,则有更高的要求,在速度、力度、音色等方面,要求变化中的统一,分散中的集中,层次分明,彼此配合。
  (五)启发性原则。所谓启发性,就是要求教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音乐心理发展的过程,以及音乐学科内在规律,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六)发展性原则。教师既要鼓励学生敢于思考,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注意发现、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要善于诱导,帮助学生克服前进中层层障碍,学习得更扎实。
  三、创造性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明确创作教学的深广度。创作教学的广度,指广义音乐创作教学活动,凡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音乐教学活动,都包括在内;创作教学的深度,主要使学生初步掌握音乐表现手段和曲式结构等作曲常识。
  (二)指导学生做好音乐创作的准备工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具有独立的视唱能力和记谱能力,以及感受、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等。
  (三)注意体态律动。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意境,把所感受到的音乐的情绪、速度、节奏、力度,即兴地、无拘无束地用各种幅度、力度的动作表现出来,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敏捷的反应能力。
  (四)鼓励创新。学生修改自己创作的歌词或曲调中不理想的部分。可以由学生讨论、争论,提出几种方案,不必强求一律,但教师对确实不合适的要予以纠正。
  (五)引导学生自由创作歌词、歌曲。在创造性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创作歌词,经集体讨论评定,择优进行歌曲创作。创作歌曲也可由师生共同设计第一乐句,再让学生分头续作。学生创作的歌曲可以自己演唱(演奏),并说明所创作乐曲曲调特点。学生尽可能自行记谱,教师要帮助核对,纠正记谱上的错误。学生创作的作品有的全曲很完整,有的个别乐句有新意有特点。要注意对学生多鼓励,有些不合适的地方启发他们自己修改。
  结语
  创造性的音乐教学需要一个长期的试验过程,不能厚此薄披,草率结论。有关领导要对大胆实验、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给予鼓励、支持,相信我国的创造性音乐教育事业定会繁花似锦,蓬勃发展起来。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教的方法与艺术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讲究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才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小学教师语文教学实效性的前提是教师要解读好课本,在教法上要力争灵活简便,要让学生充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同时学生要读透教材,体会之间的感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自主合作探究 语文教学 语文教法 实效性  做为一名语文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要不断地进行改革,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是教师的核心,只有不断
期刊
摘 要具有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辅导员队伍素质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提高辅导员的整体素质,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是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力量,也是高校政治思想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  一、辅导员队伍在高校管理中的基础作用  辅导员是高校
期刊
摘 要现代工业自动控制系统正以标准的工业计算机软、硬件平台构成的集成控制系统组件取代传统的封闭式系统通过学习使大家获掌握一定的组态软件的相关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组态王 组态控制 动画
期刊
摘 要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向前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每一位英语教师所面临着的重大挑战,而是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合学生积极探索,充满激情地参与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断培养和运用综合语文知识能力,使学生们体会到成就感。本文从中学生学习英语现状入手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英语教学 主动学习 课堂活动 英语学习 英语课堂 英语课  在我多年的教学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的“教与学”对学生主体发展的影响。探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做中学”,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创新思维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标 学习方式 创新  新《数学课标》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1]这意味着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之一。传统的英语阅读课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目前,新课改中所倡导的合作学习适宜于英语阅读教学,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以及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中学英语阅读 教学阅读 理解能力 合作学习 英语教学  英语阅读是培养获取信息能力的一个主要途径。“侧重
期刊
摘 要美术课是高中阶段学生艺术学习的一门必修课。高中阶段美术课不但和中小学教育的美术课有机联系,还有其自身特点,是更高层次的美术课程。其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他们审美之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与具体实践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进一步优化美术欣赏教学对很好提升高中生学习与鉴美之能力以及理解力有很大推动作用,也有利于全面培养其创造与想象力,所以如何使美术课堂教学更加优化是美术老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期刊
摘 要数学课堂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数学课程实施的重点在于课堂。学生能否专注四十分钟是能否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关键,这是我们每个数学教育者关心的问题,也是新课程下数学课堂迫不及待要解决的难题。同样的四十分钟,由于每个学生的专注程度不同,学习效果也大相径庭。  关键词数学课 课堂改革 课堂效率  一、了解数学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生活经验中帮
期刊
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中创建教学情境,能够将文本语言进一步形象化,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入到学习当中来,不断对信息进行加工,更好的对知识加以理解与把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整体效益。本论文重点对高中语文情境教学基本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 情境教学 对策  一、设立探究性质疑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创建情境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情趣,进而激发起对
期刊
摘 要有了先进的理念不等于就解决了实际操作问题。旧体制、旧观念下普遍实行多年的教学方式,不是有了理论,有了思想就能改变的,也不是几次培训就能够扭转过来的。这些理论,这些思想必须通过具体的教学方式才能得以贯彻和实现。在政治教学中采用角色扮演法,解决了学生学习枯燥、兴致不高、印象不深、理解不透等问题,教学效果还是很好的。  关键词角色扮演 政治课堂 学生为主体 兴趣 参与  2007年开始实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