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孔扇贝第1卵裂抑制型雌核发育二倍体的研究

来源 :海洋学报(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_0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6-二甲基氨基嘌呤(60μg/cm3;6-DMAP)和细胞松弛素B(0.5μg/cm3;CB)抑制受精卵的第1次卵裂,授精后60和65 min分别用CB和6-DMAP持续处理20和15 min,可诱导出12.5%和27.5%的第1卵裂抑制型雌核发育二倍体.细胞学观察显示,6-DMAP抑制第1次卵裂产生的雌核发育二倍体主要在第1次有丝分裂后期的受精卵,由于破坏了纺锤体和阻止了染色体分离,导致一个二倍性雌核的形成,而CB有效地阻止了第1次卵裂的胞质分裂.尽管倍化率和D型幼虫发生率较低,但该研究首次报道了栉孔扇贝第1卵裂抑制型雌核发育二倍体诱导的可行性. The first cleavage of fertilized eggs was inhibited by 6-dimethylaminopurine (60μg / cm3; 6-DMAP) and cytochalasin B (0.5μg / cm3; CB) 6-DMAP continued for 20 and 15 min and induced 12.5% ​​and 27.5% of the first cleavage-type gynogenetic diploid. Cytological observations showed that 6-DMAP inhibited the first cleavage of gynogenes Development of diploid fertilized eggs, mainly in the first mitotic period,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a diploid gland nucleus due to the destruction of the spindle and the prevention of chromosome segregation, whereas CB effectively blocked the cytoplasm of the first cleavage Although the doubling rate and the incidence of D larvae were low, the study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feasibility of diploid induction of the first cleavage-inhibiting gynogenetic scallop Chlamys farreri.
其他文献
社会网络作为一种社会资本、个人资源,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影响,我国民营企业家一直致力于构建和发展其个人的社会网络,
针对OFDM系统高峰均比问题,提出一种将多个OFDM符号子块在时域进行优化组合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同时对多个OFDM符号进行处理,在一次处理过程中降低多个OFDM符号的峰均比。与之前
用饵料浓度差减法和排粪率法研究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在饵料(青岛大扁藻、新月菱形藻)浓度从1500到350 000个/cm3时摄食率的变化.实验证明中华哲水蚤具有很强的摄食潜力,摄食率在实验饵料浓度范围内一直
以LTE TDD系统上行链路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块空时分组编码的虚拟MIMO中继传输方案,并推导给出基站低复杂度的虚拟MIMO系统接收机检测算法。研究表明:本传输方案具有提高
将海绵层消波的方法用于有限元方法中 ,提出了缓坡方程的一种有效的有限元求解方法 .在应用有限元法求解椭圆型缓坡方程时 ,通过在方程中加摩阻项 ,并在入射边界 (波浪由此边
文章使用2006年6月至2015年6月中小板708家IPO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与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对询价制下新股四次发行制度改革与新股发行定价效率做出了实证检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