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涯发展导航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yu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开展生涯发展课程,能培养和提升学生应对未来的能力。为此,长沙市岳麓区第一小学构建与实施了“乐善四季”课程体系。这套课程以古典老师提出的“生涯四度”为理论基础,设立了四个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每个课程为一个文化季,每个文化季着重培养三个核心素养,这十二个核心素养分别在十二个项目学习中达成。这个课程体系就像一个生涯罗盘,在小学六年十二个项目的螺旋推进中,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探索未来发展的素养地图。
  【关键词】生涯发展 探索未来 课程体系 素养地图
  一、研究背景
  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学生发展个性化、多样化的需要仍未得到满足,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从生涯发展视角出发,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变得异常重要。2019年5月,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学习的罗盘2030》中将学习框架比作“罗盘”,强调学校应帮助学生实现“在陌生环境中自定航向”。生涯发展能力已经成为贯穿人一生的必备能力,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生涯发展规划意识,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应对社会发展需要。2019年中小学生涯教育国际论坛的开展,为学生的毕生生涯发展奠定了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建立科学质量评价体系、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长沙市岳麓区第一小学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生涯发展视角下小学“四季乐善”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的研究。本研究在国际教育质量监控和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下,通过课程体系建构培养学生在生涯发展中自定航向的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从而获得幸福人生。学校教育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还应探索学校内部的发展指导制度和实践模式,通过校本课程体系落实国家课程,达成培养目标。因此,从生涯发展视角出发,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核心、以社会发展需求为指向、以项目式学习为工具构建“四季乐善”课程体系,支持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自我,从而达到最终的教育目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现状研究
  1.国外研究现状
  生涯规划思想起源于20世纪初的西方发达国家。1951年金斯伯格出版的《职业选择》一書,对青少年职业选择的过程与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20世纪初美国职业管理学家萨帕提出了有关生涯发展的新方式,从而产生了萨帕的生涯理论。还有美国知名生涯发展学者唐纳德·舒伯将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成长阶段、探索阶段、确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而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中的兴趣期。关于生涯规划,国外很多国家认为应该从小孩开始,并且有了很多成熟的经验和做法。比如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生涯规划指导就贯穿了小学、中学、大学、就业的始终,被认为是贯穿一个人终身发展的教育。
   美国国家职业信息协调委员会早在1989年就颁布了《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规定了职业指导从小学就要开始。在英国,政府的政策支持是英国职业生涯教育的基础,1997年颁布的《1997年教育法案》和2003年颁布的《全国生涯教育框架》为学校的生涯教育目标、内容、活动开展提供了参考。日本在2002年召开了“关于推进职业生涯教育的调查研究协力者会议”,并于2003年发布公告,强调学校职业生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均重视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具有完整的生涯教育体系、资源和措施。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目前人口基数大,教育资源缺乏,因此我国的教育多数停留在知识教育阶段,造成学生自我定位不准确,意义感缺失,缺乏自我人生发展理想,以至于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不会找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同时也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特征与社会对劳动力需求的不匹配状况。依据这一背景,在国外成熟的生涯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的生涯教育开始逐渐走入课堂。近年来关于大学生、中学生开展生涯发展课程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多,但在以成绩为本的中学教育中,难以真正展开。而随着生涯教育的不断推进,将其嵌入小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种下幸福成长之苗,是个不错的选择。因此,对小学生中开展生涯教育尤为重要。一般来说,课程是实现教学目的进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
  最近几年,各个中小学也都在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进行课程改革,改变原有的重视成绩而忽视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的现状,不仅在课程设计上有创新,课程内容也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小学生生涯教育正处在生涯认知和生涯探索阶段,应结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兴趣来确定教学目标,其具体教学过程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力倾向和性格成熟度来确定。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生涯探索的过程,小学生涯教育课程应以学生的需要和问题为关注点,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协作找出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生涯教育。
  因此,从小学开始构建以生涯为视角的课程体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未来学业发展问题,还可以帮助解决未来生涯发展问题,对他们的未来几十年人生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三、研究体系
  1.研究价值
  当下世界各国都在提倡面向未来培养学生生涯发展能力,我国教育政策也在倡导教育要支持人的终身发展。开展生涯发展视角下小学“四季乐善”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的研究,能丰富小学生涯发展理论研究,也可以为各个小学开展生涯发展课程提供借鉴。
  2.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依据真实自然的教学环境,将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情境相联系,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能够在各个学科教师的指导下对问题进行处理。
  (2)调查研究法
  在研究中,学校依托湖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调研团队,对学校一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综合素养的抽样问卷。问卷采用分层分类方式进行,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再将分析结果进一步运用到课题研究实施当中去,为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3)个案研究法
  本研究设计了一系列的实施策略以及课程案例,对不同的班级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授课,对班级学生的发展状态进行研究分析,探索出实施策略的优劣性。
  3.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古典老师提出的“生涯四度”为理论基础,对应小学生生涯发展关键能力指标,设计并构建生涯发展视角下小学“乐善四季”课程体系。
  四、研究结果
  1.构建并实施“乐善四季”课程体系
  岳麓区第一小学对应研究目标,研发了“乐善四季”课程体系(见下页表),培养学生在未来不确定的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核心素养的能力。课程设计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从每个角度选三个侧重点设计项目式学习,共十二个项目,形成十二个学习方案。本课程在综合实践课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实施,十二个学期每期学习一个项目。
  2.學生生涯发展素养提升
  岳麓区第一小学在实施生涯发展视角下小学“乐善四季”课程学习的三年来,充分激发每个学生拥抱生活的热情,促进教师行为、课堂形态的改变,如减少课堂提问、精心设计驱动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更开放、合作学习更有效。学生对生涯发展探索的兴趣激发了学习的内驱力,思维行动能力、大胆质疑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观察研究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如1402班孙思齐同学在国际儿童日作为小记者代表采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工作人员;1405班杨瑞同学在2019年全国英语演讲与辩论五项展评中总展评获一等奖;等等。“乐善四季”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措施,对小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3.教师教育观念转变
  自“乐善四季”课程体系实施以来,教师生涯教育的创造力被大大激发,教学、课堂开始从单一走向丰富,从传统教师走向教练型教师,从平行化走向立体化。教师解读课标、细化目标、融合素养教育的能力,课堂灵活调控的能力,课后及时反思、自主深化的能力,发现教育契机的能力,都在悄然提升。随之相依相生的,是他们频现的教科研成果。2019年重庆PBL教育峰会上,陈勇芝老师、王大庆老师将课程研发的经验,用互联网直播的方式向全国教师进行分享;在2020年全国第九届创新年会和2021年长沙市校长教育思想论坛上,学校李晖校长专题分享了“乐善四季”课程;三年来教师发表了几十余篇相关论文。
  4.学校课程创新成果丰富
  学校“乐善四季”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带来课程创新丰富成果。学校课程创新成果在湖南省2019年学校文化建设创新成果大会现场展出;典型案例多次作为“教育部—中国移动”中西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中的讲座主题,向来自中西部的“影子校长”分享汇报;李晖校长在“校长国培计划”——2019年农村校长助力工程项目中做了“学校创新课程建设的经验”的主题报告;“乐善四季”课程研究案例获湖南省首届学校文化创新成果奖、长沙市优秀创新案例奖等。
  五、研究结论
  1.生涯教育课程构建要成体系
  研究推进中,我们发现把“四季乐善”课程构建以罗盘形状结构化后(见右上图),学生的学习更成体系,也更有方向;师生、家长可以清晰地看见随着小学六年十二个项目的螺旋推进,孩子会获得探索未来发展的素养地图。
  2.生涯教育要对教师开展专题培训
  生涯教育是新兴学科,教师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要让每位教师成为学生生涯发展的支持者和导航员,学校必须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培训,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提升教师生涯发展指导能力。
  3.生涯教育要争取家校协同
  学校、家庭在教育目标上达成共识,更有助于学生成长。学校要通过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借助家长会、家校论坛、家校共读一本书、家长在线学习课堂、学校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宣传育人理念,使家长正确理解孩子的成长与成就,更好推动小学生涯发展教育。
  注:本文系湖南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生生涯视角下‘乐善四季’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课题编号XJK20CJC014)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天气见凉,户外活动时孩子们要穿棉背心了,可他们遇到了“顽皮的”小拉锁。拉锁不大,但对于小班幼儿的精细动作是个挑战。我们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将拉锁与幼儿喜欢的小汽车形象结合在一起,创编了一首小儿歌:“拉链宝宝,对对齐;小汽车,停车站;拉链宝宝,钻进车;钻啊钻啊,钻到底;安全带,请系好;嘀嘀嘀,小汽车开了。”通过儿歌帮助幼儿掌握拉拉链的方法。  在练习巩固期间,我发现有4名幼儿还不能独立完成系拉锁,
“翼阅读”是东方之星自主研发的学前阅读课程。该课程借鉴国际先进的阅读教育理念,结合学前儿童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运用阅读理解策略与技能,从而提高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课程以主题的方式组织阅读材料(内容),设有家庭、自我、合作等12个主题。每一个大主题下有三本原创绘本、两则原创诗歌和两个童话故事。  上一期已经介绍了教师怎样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使用预测和建立联系的阅读理解策略,这一期将继续介绍教师怎样引导幼
话题中提到“无人问津”的益智区,引发了我对班级游戏环境创设的思考。其实,不管是在益智区还是其他区,只要用以下四把“尺子”来加以衡量,就能够找到班级游戏环境创设的所长所短。  第一把“尺”:兼顾质与量,体现有效性  游戏环境创设过程中,在各个游戏区域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无疑是基本的要求。这里的“丰富”表现为游戏材料种类与数量上的充分性,是一种量上的体现。比如,在益智区的创设中,提供的游戏材料可以非常多
其实,我们真正想要的是内心所向往的理想的师幼相处状态。出现问题的并不一定是不能慢下来本身,而是我们内心的感受在作怪。人所看到的事物并不是由眼睛決定的,而是由大脑加工而成,正如孩子千差万别的行为在不同老师眼里会有不同的解释。也许幼儿的某些表现在某些人看来很糟糕,但是在另一些人心里,只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总之,调整心态,开放视角,更好地理解儿童,不断为自己充电吧!
怎样把流行音乐融入幼儿园活动?以下策略供参考。音乐律动嗨起来  很多流行歌曲的旋律简单重复、节奏型明显。如《学猫叫》的节拍为x x x x︱x x x x,清晰明了,非常适合孩子们进行节奏练习。老师除了引导孩子用手、脚、腿打节拍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班里的摇铃、沙锤、三角架、铃鼓等简易乐器,甚至可以利用能发出声音又安全的区域材料。再如,我们在早操的跑酷环节,选用了《阳光彩虹小白马》这首歌,活泼的曲风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篇目体裁样式多样,其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根据具体体裁样式。小学语文戏剧文学教学,需要从其情节、台词的感悟、理解上多思考,需要从学生表演的行为上进行实践。  [关键词]小学语文 戏剧教学 策略思考  戏剧文学跻身于苏教版教材,表明戏剧文学已开始引起语文界乃至社会的关注。虽然,在整个教材中,剧本课文不在多数,但作为教师不能因为少就忽略对其进行教学研究,而应当善于抓住要领,让学生能够活
宁波市第一幼儿园的前身,是张雪门先生于1917年创办的私立星荫幼稚园。  星荫幼稚园:  星光闪烁,绿荫如伞  张雪门(1891-1973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自1917年投身幼儿教育工作开始到1973年病逝,终生为幼儿教育事业不辍耕耘,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30年代,张雪门与陈鹤琴被我国幼教界并称为“南陈北张”,受到广泛尊重与认可。1917年,张先生在自己的家乡宁波鄞县(现鄞州)创办
作为第二届北京市西城杯一等奖获得者,我承担了面向全区各工作室骨干教师展示活动的任务。对于这次活动,我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多次与幼儿互动,了解孩子们的已有经验和兴趣,一次次设计调整活动方案……活动当天,场面热闹非凡,专家、骨干教师纷纷到场,而且还有来我园参观的几十位新加坡客人,他们的到来,不仅使孩子们开阔了视野,同时也为我们的活动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源。回想起这一幕幕场景,真是让人难以忘怀,然而更让我
一迭声的“坏了坏了坏了……”伴随着胡忠铭巴掌拍在脑门儿上的声音,把徐一帆从厨房里震了出来。  “怎么了怎么了怎么了?”仿佛配合演出似的,徐一帆也是一迭声地问胡忠铭。  “发错群了发错了……这破微信……”嘴上絮叨没停的胡忠铭,手指头慌慌张张地在手机上点来点去,终于匆忙而审慎地摁下了“撤回”键。  “那赶紧撤回啊!光坏了坏了的有什么用?”徐一帆觉得不过是发错微信而已,多大点儿事儿,至于这么慌乱吗?  
[摘要]本文试图探讨如何通过采取自愿学习、自能学习、自创学习这种三自递进的学习方式,有序列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使学生终身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三自递进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教学实践中发现:自主学习能力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已日益重要。笔者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摸索了适合数学自主能力提升的“三自递进”学习法。所谓“三自递进”学习即自愿学习、自能学习、自创学习。  自愿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