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w1988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具体特殊的教育功能与社会价值。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即是指社会对于美术教育功能的界定。明确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是美术教师针对性的开展美术教育的前提。因此,文章从美术教育出发,系统性分析了小学阶段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并指出了以美术教育价值取向为指导的具体教学策略,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价值取向;实施策略
  美术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截止到目前,美术教育已经被纳入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也成为高等教育的特定专业之一。任何食物的形成都具有特定的原因和意义,美术教育作为现代艺术教育的一种,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另一方面亦可以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形成科学正向的价值观。小学美术教育是我国大多数儿童学习美术的启蒙,美术教师必须加以合理引导,方能充分发挥出美术教育的应有作用。
  1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发展
  现代美术教育由来已久,已经经过了数千年的变迁与发展。美术教育的核心目標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和发展需求等紧密相关,并不是完全根本美术特点而随意设定。通过分析总结美术教育的不同发展阶段,可以发现,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一共经过了四个阶段。第一,美术技法论。这主要是指美术的技能性促使了美术教育活动的产生,因此,美术教育最初的价值取向应界定为社会对于美术知识、美术技能的学习,其主要强调美术教育中的绘画技巧、绘画方法等,并未指出教育活动的应有意义。第二,社会本位论。这一观点的产生有赖于班级教学制度的形成,通过正个社会层次上的班级系统性教学,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美术教育的社会价值,即美术教育应回应社会发展需求,并有益于社会进步。第三,工具论。即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工具。第四,本质论。与工具论存在较大差别,本质论认为美术教育应凸显自身存在的价值。
  2现阶段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
  2.1审美价值取向
  美术教育是我国当前艺术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向学生传达美的概念,并赋于学生以美的感受。学生也可在这一过程中亲身经历对于美的欣赏。因此,审美价值取向是现阶段我国小学美术教育的首要价值取向。生活中的美丽之处千千万,但是却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培养小学生对于美的欣赏能力为关键目标。春回大地,草木翻新,这都是自然界的美,这是一种自然美,而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鉴赏,通过一定绘画方法和绘画角度将其转化为美术作品,这则是一种创作美。
  2.2教育价值取向
  美术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活动,并被纳入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之中。因此,教育价值取向应是小学美术教育的最基本价值取向。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学习科目,其包含了许多的理论知识、绘画技巧以及人文知识,小学美术教育不仅能够将上述知识准确的传达给小学生,从而拓展其视野、培养其美术知识。另一方面,小学美术教育也能够通过作品分析与鉴赏,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有益于实现学生的综合培养和全面发展。
  2.3创新价值取向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各种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并带动了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变革。因此,现代社会最需要的人才就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小学美术教育主要包含两个部分的内容,其一是绘画作品欣赏与分析,其二则是美术创作。学生通过观察某项事物或自己的想象力,从某一视角出发,针对性的刻画出美术作品。这一过程学生将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基于自身角度进行艺术创造,必然会形成一定的独特性和创新性,长此以往,亦能够达到增强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效果。
  3小学美术教育的实施策略
  3.1积极引入美术作品或标本
  小学生正处于好动的年龄,好新奇较重,美术教师应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将美术作品或标本引入到课堂之中,从而加深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印象,激发小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另外,也有益于学生近距离观察作品,从而提高其审美能力。
  3.2采用多种美术教学方式
  为推动我国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教师应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情境教学与游戏教学等。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或模拟生活场景,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综合性、创造性的表达与创作,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为与创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4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对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发展、现代化的教育取向以及教学策略的分析,针对性的指出了审美价值取向、创新价值取向以及创新价值曲线个,这三者并不是孤立的,而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育者不能单纯地将它们区分开来,追求单一的价值取向,“各取所需,多元并存”是现今小学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必然格局。
  参考文献:
  [1]徐卉.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回归[J].江苏教育,2002(2).
  [2]孙晓林.课改十年,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 (10).
  [3]刘伟.试析人文教育在当前美术教育中的困境[J].艺术教育,2011(8).
其他文献
摘 要:符号学是来源于西方的,此次进行中国传统春节的符号研究于我来说也许是一种尝试,但这是符合规律的。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说:“人类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符号化的过程。”春节是我们中华文化最重要特征之一,将春节作为一种符号研究,是一个十分新颖的切入点。整片文章从符号学的思考方式出发,探究能指和所指在传统春节文化活动和图形符号上的体现,抽取最具代表性和象征性的传统春节图形符号样式和民间艺术形式进行研究。
期刊
摘 要:本文在对博物馆藏品数据库建设的重要性分析基础上,对其在博物馆藏品管理中的具体建设与应用进行分析,以促进博物馆藏品信息化管理提升。  关键词:藏品数据库;博物馆;重要性;应用  藏品数据库建设作为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发展的关键和基础因素,对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发展以及管理水平提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当前,我国一些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发展中,对于藏品数据库建设重要性认识越来越深刻。藏
期刊
摘 要:意大利文艺复兴为中世纪晚期的欧洲人民带来曙光,也为欧洲艺术重启新的篇章,艺术上的突破在绘画风格上尤为显著。影响绘画风格转变的是艺术家的观看,文章从文艺复兴的先驱乔托到文艺复兴的奠基人马萨乔再到文艺复兴盛期的大师达﹒芬奇三位伟大艺术家的观看主题和方式分析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风格的发展与变化。  关键词:文艺复兴;绘画;风格  经历了一千多年漫长的中世纪,一种起源于意大利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解放运
期刊
摘 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儿童教育关系着每个孩子的个人发展,紧系着一个民族的命运,影响着未来国家的总体素质。视觉艺术素养已成为儿童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儿童读物的插画是培养儿童视觉艺术素养最直接载体,优质的儿童读物可以吸引儿童的阅读兴趣,引导儿童的认知、审美、人生观、价值观。文章从中国儿童读物传统媒材到当代儿童读物媒材进行剖析,对不同媒材表现进行探究,对儿童读物插画创作提供更多思路。多元媒材儿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民族音乐教育传承和发展中强调鉴赏和认识中国内涵深邃、品种丰富、类型多样的民族音乐,既是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继承的一种需要,也是新时代跟踪和认识中国民族音乐新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主要介绍了民族音乐学核心价值观——文化相对主义音乐价值观及其视野下的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文化相对主义音乐价值观;民族音乐学;民族音乐教育 
期刊
摘 要:表演艺术的本质体现在,以人(演员)表演,表演的是人(角色),表演给人(观众)看。作为戏剧艺术的特殊主体,演员集创作主体、创作材料于一身,而且又是创作成果的最终体现者,即三位一体。演员以自己的整个实体作为舞台角色的载体,这是戏剧表演艺术的特殊性所在,也是演员的困惑与难题。  关键词:话剧;表演;论证  剧本中的人物若要成为角色,便必须经由演员的身体与动作才能使之复活。由此形成演员的两个“自我
期刊
摘 要:魏晋南北朝之后,由于佛教美术大规模地传入中国,对中国原有艺术的审美取向、艺术风格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期间,许多绘画、雕塑名家投身于佛教美术的学习和创作中,不断将外来佛教美术样式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创造出了符合时代审美需求的风格与样式,既是对它之前先秦、 秦汉美术的总结又是对它之后隋唐美术的开拓, 起了转折与通筋舒络的作用。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佛教美术;绘画;贡献  一、佛教艺术
期刊
摘 要:话剧《茶馆》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保留剧目,他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本文试从人物设定、舞台道具、舞美设计等多个方面阐述了笔者对于林兆华导演在1999年排演的新版《茶馆》中所展现的舞台美术创作的理解。  关键词:茶馆;林兆华;舞台美术  引言  话剧《茶馆》和北京人艺的发展血脉相成,老舍先生在1956年为北京人艺创作了三幕话剧《茶馆》,全剧以老北京裕泰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
期刊
摘 要:写意人物画是中国人物画在一定发展阶段产生的表现形式,是中国人物画的一个分支。它们起源相同,好像孩子是另一种父母生活的延续。造型和写作是写意人物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如何处理笔法与造型的关系一直是制约写意笔法发展的瓶颈。 因此本研究以写意人物画的造型与笔墨关系为切入点,对其两种手段进行深入研究探析, 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真正理解写意笔法的本质,为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奠定基础。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通过对油画的学习,欣赏各位名师的画作,我发现本人对于风景油画的写生和创作非常感兴趣。因此,本文主要从创作的构思与题材的选定,创作过程两大方面简要介绍我创作《夕阳.枯树.荒屋》的过程和感想。  关键词:风景油画;创作;《夕阳.枯树.荒屋》  一、创作的构思与题材的选定  风景油画的创作是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过程。所以我将油画风景作为我创作的一部分。主题确定了之后,接下来就是素材的选择,我翻看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