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绍兴和议后,形成以秦桧为中心的相党,唯"赞成和议者"为是,"反对和议者"为非,党同伐异,其所进行的党禁,酷烈之程度超过以往任何之时。文士作用于此,惟恐避祸而不及,因此,"守节"欲进,已成为无法可及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文士内部开始分化,一部分人直接加入到"中兴谀颂"的行列中;另一部分人则抽身隐退于江湖。文士的这两种命运的不同归宿,标示着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