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压呼气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期肺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6026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探讨正压呼气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期肺功能的影響。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山东省枣庄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呼气训练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呼气训练基础上,加用正压呼气训练。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分析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FEV1、FEV1/FVC、PaO2、SaO2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PaCO2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FEV1、FEV1/FVC、PaO2、SaO2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且PaCO2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压呼气训练在慢阻肺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状况,建议临床应用。
  关键词:正压呼气训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7-001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ositive pressure expiration training on lung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the acute phase. Methods  From May 2019 to May 2020, 80 patients with acut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dmitted to Zaozhuang Cancer Hospital in Shandong Provinc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egular expiratory training guidanc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ded positive pressure expiratory training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expiratory training. The pulmonary function indexes, 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 and clinical efficac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FEV1, FEV1/FVC, PaO2, SaO2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were all high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in the same group, and PaCO2 was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in the same group(P<0.05); FEV1, FEV1/FVC, PaO2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SaO2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and PaCO2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ositive pressure breath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It can help improve lung function and blood gas analysis. It is recommended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 positive pressure breath training;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lung function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由慢性肺气肿或慢性支气管炎逐渐发展起来的以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严重者可发展为肺心病等,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长期就医也会增加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大多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不能从根本上治疗该病,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正压呼气训练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重要的康复措施之一。正压呼气训练是在常规运动的基础上结合正压呼吸运动来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使患者掌握呼吸规律,促进自主、协调的肺部运动[2]。基于此,本文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山东省枣庄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正压呼气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期肺功能的影响,以期将其在临床中应用,现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9年5月~2020年5月山东省枣庄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4~82岁,平均年龄(61.93±3.64)岁。病程1个月~4年,平均(1.90±0.65)年。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3~82岁,平均年龄(62.57±4.79)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2.14±0.87)年。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X线、CT、血气分析、痰培养等检验,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②肺功能等级为GOLD3或GOLD4;③治疗前,与医院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肺结核、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影响COPD治疗和评估的疾病;②需要机械通气治疗患者;③依从性较差患者。
  1.3  研究方法
  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干预,包括吸氧、祛痰、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必要时均给予低流量吸氧。
  对照组进行常规呼气训练,包括缩唇呼气训练、腹式呼气训练、吹气球呼氣训练等,同时或者交替进行,1次/d,30 min/次,每周练习5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呼气训练基础上加用正压呼气训练,所用装置正压呼气训练仪器为Acapella Choice(四川天乐康科技有限公司)。步骤包括:①将阻力设为最低,适应后设为三档;②吸气量应大于潮气量;③紧闭双唇;④屏气2~3 s;⑤持续呼气3~4 s。从①到⑤即完成1次正压呼吸,每组完成后取下呼吸训练装置。10~20次/组,每隔2 h进行1组,每天进行3组。
  两组患者均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均持续训练6个月。
  1.4  观察指标
  1.4.1  临床效果
  呼气训练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包括:(1)显效:咳嗽、喘息症状及肺部喘息声消失,患者日常生活不受影响。(2)有效:咳嗽、喘息症状及肺部喘息声有所减轻,但未完全消除,对患者日常生活有轻微影响。(3)无效:咳嗽、喘息及肺部喘息声无缓解甚至加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2  肺功能指标
  呼气训练结束后,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一秒率(FEV1/FVC)。
  1.4.3  动脉血气结果
  呼气训练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结果,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行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并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功能和动脉血气
  两组治疗后的FEV1、FEV1/FVC、PaO2、SaO2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PaCO2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FEV1、FEV1/FVC、PaO2、SaO2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且PaCO2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见表1。
  2.2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是人类第三大死因。由于生理功能的逐渐衰退,中老年人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等疾病。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较重,患者肺功能、呼吸机功能障碍、肺顺应性、通气量呈进行性下降,主要表现为PEF、FEV1、FEV1/FVC等指标的下降[3]。另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长,易发生急性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4]。因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合理的呼吸训练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呼吸训练的意义在于帮助患者改善肺功能,促进排痰顺畅,在COPD急性期排痰的过程中,目前用的是化痰祛痰的药物,这些可以通过口服、静脉、雾化吸入给药等方式给药,祛痰药还会引起恶心呕吐、过敏等副作用[5]。目前提倡的物理祛痰方法有辅助拍背、辅助气管压迫诱导咳嗽等,但这些方法的祛痰效果不确切。而正压呼气训练是通过气流的振动使黏稠的分泌物变得疏松,并通过正压使气道扩张,通过呼吸道黏液纤毛的摆动将疏松的分泌物从气道底部推到顶部,更有利于排出咳嗽的分泌物[6,7]。
  正压呼气训练是通过呼气正压装置进行的一种呼吸训练。它的作用是:一方面,当在呼气过程中遇到阻力时,肺部产生正压,从而打开气道;另一方面,呼气迫使肺部分泌物离开肺泡表面,推动分泌物向上进入气管,最后咳嗽出来。从低负荷开始训练,期间指导人员对患者进行教育和指导,使患者尽快掌握训练要领。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正压呼气训练,观察组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提示正压呼气训练不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的肺功能有改善作用,同时对患者血气分析产生积极的影响。本研究所采用的正压呼气训练是在常规指导的基础上进行的干预。首先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正压呼气训练的目的和方法。通过对患者耐心讲解和认真演示正压呼气训练方法,有助于患者快速掌握正确的呼气正压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率和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慢阻肺急性期患者,在常规指导的基础上联合正压呼气训练指导及干预,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血气分析,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汝专,莫素莹,谭高小,等.呼吸运动锻炼的健康宣教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后期康复的指导探讨[J].临床检验杂志,2019,8(3):159-160.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264.
  [3]文雪峰,邹芝,叶现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中呼吸训练联合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121-122.
  [4]青壹莲,张婷,赵春娇,等.甩手运动配合缩唇腹式呼吸锻炼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内科,2015,10(6):784-786.
  [5]张海锋,张学鹏,杜幼芹.呼吸指数、氧合指数动态监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12):144-145.
  [6]谷瑞丽.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心肺康复训练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3):71-72.
  [7]赵双霞.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并呼吸肌疲劳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1):22-23.
其他文献
都说手巧的孩子更聪明!在6岁前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能让大脑负责精细动作的区域更活跃.此外,孩子们沉浸在动手操作中,其专注力和思维逻辑能力也会得到提升.那么,哪些玩具能有
期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称《指南》)中提到:“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支持和满足
期刊
泥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最朴素的礼物,对于农村幼儿园来说是自然又宝贵的教育资源一一泥巴的可塑性充分满足了幼儿园孩子的好奇心,他们在捶打、揉捏、堆运等活动中体验创作与劳
期刊
成人Still病(AOSD)是一种少见多因素自身炎症性疾病,以发热、皮疹、关节炎/痛、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升高等为主要表现。AOSD还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危及患者生命。最近一年,随着对AOSD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物的广泛应用,人们对AOSD有了更多新的认识。本文将对近一年来在AOSD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等方面的进展进行述评,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希望。
幼儿的天性是自由的,他们既喜欢自然界的花鸟虫鸣,也喜欢童话故事中的古怪精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也指出:“幼儿园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
期刊
摘 要:目的 观察中药序贯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对(PID)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8月就诊于重庆市合川区中医院门诊的盆腔炎性疾病(PID)患者80例,将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通过西医治疗(头孢呋辛钠、0.9%氯化钠溶液混合滴注;静脉滴注甲硝唑),观察组患者通过中医治疗,即症状发作期以大柴胡汤合猪苓散加减口服
摘 要:目的 研究临床质量控制运用至输血检验流程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滨州市中心医院收诊的150例输血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次序分为两组: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患者,常规组给予常规输血检验流程,观察组在输血检验中行临床质量控制,对比两组发生发热、溶血、凝血障碍、血型抗体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
近年随着屈光性白内障摘除手术及精准医疗理念的普及,人工晶状体的材质、形状设计和功能不断改良、更新和多样化。为统一我国人工晶状体的分类标准,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学组立足我国现状及实际医疗情况,经过讨论达成共识性意见,以供眼科医师及相关部门在临床和相关工作中进行个性化选择和管理,并为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指导和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1,57:495-501)
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置入Venus-A瓣膜后发生中/重度瓣周漏(PVL)的危险因素。方法该研究为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7年10月至2021年1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行TAVR治疗且植入Venus-A瓣膜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依据出院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测得的反流束长度与瓣环周长之比(院内死亡患者参考术中瓣膜释放后的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中/重度
“蛋网编织”活动是班级实施STEM课程的最初尝试,该活动由幼儿之前进行的“护蛋”活动延申而来.在“如何保护自己的蛋”的讨论中,幼儿想到了编织蛋网,于是幼儿们开始了“编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