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临床实践是医学教学工作中的重要阶段,是与学生将来工作最为接近的一个环节,如何在这一阶段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新性,激发学生对临床工作的兴趣是当今教学个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面对这一现状,为了更好的克服传统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缺陷,提高教学质量,将CBL教学模式引入到神经内科临床实践中势在必行。本文从CBL的特征入手,结合实践阐述了其应用优势,旨在为培养神经内科临床应用型人才提供宝贵的参考经验。
关键词:神经内科;临床实践;CBL教学模式;医学
随着人类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但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医学教学工作还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尤其是在近阶段,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步入工作岗位之后适应岗位要求,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逐渐朝着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为一体的综合性模式转变,这也是医学教育模式发展的必然所在。面对这种情况,将CBL教学模式纳入到神经内科临床实践教学势在必行,是提高学生岗位操作能力的主要途径。
1 CBL教学概述
为了更好的适应快速发展的临床技能培训模式以及医学知识的变化,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势在必行,是未来医学教育领域工作的重点所在。目前的神经内科医生已经不再是过去单纯的具备精湛的医学诊疗技术就行的,更多的是要实现患者身心健康,给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预防病毒的能力。但是过去的教学流程却一直片面的追求对学生传授医学知识,往往忽略了对学生沟通能力、心理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后无法与患者进行深入交流,给学生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而CBL教学模式的应用则有效的解决了这一现象,所谓的CBL教学模式就是以传统的问题教学法为基础,通过结合神经内科专业的病例、在独特的教学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生理需求而采取的综合性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是以患者病症为基础,以病例为前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化讨论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有利于促进新型临床教育的实现,并且能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日后更好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C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与其他的学科相比较,神经内科专业本身有着自身突出的特点,首先是这一专业专业性非常强,所涉及的专业内容也复杂、繁琐;其次神经内科专业的教学内容大多都非常的抽象,不易被学生直接掌握且难以描述,这种现象往往给学生造成怯阵心理;再次,神经内科是一门学科内容多的专业,这也让学生本身的实践操作时间少,缺少对一些模糊不清概念和病症的亲身感受。面对这种现象,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局限性就显得更为突出,这也为C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下面我们结合实际就具体的应用情况做了详细分析。
2.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择了某医院2013年至2014年实习的神经内科临床专业的学生作为主导对象,这些学生均是本科生,且全部都似乎女生,年龄普遍在22岁至2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3.8岁。在具体的教学中,对这60人采取了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了传统教学模式组和CBL教学组两组,每一个组都为30人。传统教学组的三十人在教学中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而CBL教学组的三十人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础上引入了CBL教学法,且这两组之间不存在年龄、专业以及成绩上的差异,有着一定的比较性。
2.2 方法
2.2.1 对照组的三十名神经内科临床实习的学生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具体的教学流程是:由专业课教师按照神经内科教学大纲要求在临床教学中实施讲解,然后让学生逐一进入到病房对患者进行病症查询,要求对患者的既往病史、临床体现等内容进行观察,然后又专业课教师对患者所表现出的特征进行归纳和讲述,并且指出学生诊断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指导。
2.2.2 实验组30名临床专业实习学生采用的教学方法为CBL教学法。(1)首先选择典型案例,让学生提前准备知识和早期接触患者的问题,与患者联系,询问病史和临床检查,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实践操作要点,难点,教师补充检查,并一一详细,学生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进行思考,为后续小组讨论拟出该病例分析要点和讨论提纲。(2)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多个阶段研讨,首先让学生提出病例中的重点、疑点、难点及问题,做到每个学生都发言,针对不同的问题教师进行逐一引导和点评。对于本病例涉及到的重点、疑难点和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阐明充分的论点、论据,最后由组织学生归纳众多观点和解释,提出初步结论。将学生分组结合病例系统讲解该类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教师则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最终学生对本疾病涉及的知识点达成共识,组内所有同学共享学习成果。(3)带教教师着重对病例总结归纳并解析,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讨论中遇到的共性的问题进行详细答疑。带教教师在对教学预期效果评价时一定根据检查结论判断此次病例讨论是否达到预期教学E1标。在CBL教学法中始终贯彻引导学生如何才能发现到问题、探索研究问题并能够找到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技巧。
2.3 结果
两组临床专业实习学生的考试成绩相比较:实验组神经内科实习学生的实践成绩(80.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内科实习学生的实践成绩(71.6分),两组临床专业实习学生的实践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专业实习学生的理论成绩(72.8分)与对照组临床专业实习学生的理论成绩(74.9分)比较相近,两组临床专业实习学生的理论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BL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有效的改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3 讨论
本教学宗旨在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自己在寻求答案过程中,历练学生使用互联网、专业知识论坛、馆藏文献检索等不同的学习辅助工具,在探究问题答案及组间的讨论过程中,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显着提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励学生之间学习经验借鉴、专业知识面扩展,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专业知识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BL)模式是基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模式发展而来的全新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模式比较,CBL教学法引入病例作为起点,建立问题为基础,将涉及到的其他学科基本知识点和临床病例有机地结合,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新的模拟临床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早期建立起临床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工作能力,在临床内科教学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Jane Jackson.Case-based learning and reticence in a bilingualcontext:perceptions ofbusiness students in Hong Kong[J].System,2013(31):457-469.
[2]文凯,廖和和,袁泉,等.浅析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4,15(4):749-750.
[3]吕健.关于当前神经外科I临床教学中的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4(1):96-98.
关键词:神经内科;临床实践;CBL教学模式;医学
随着人类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但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医学教学工作还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尤其是在近阶段,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步入工作岗位之后适应岗位要求,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逐渐朝着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为一体的综合性模式转变,这也是医学教育模式发展的必然所在。面对这种情况,将CBL教学模式纳入到神经内科临床实践教学势在必行,是提高学生岗位操作能力的主要途径。
1 CBL教学概述
为了更好的适应快速发展的临床技能培训模式以及医学知识的变化,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势在必行,是未来医学教育领域工作的重点所在。目前的神经内科医生已经不再是过去单纯的具备精湛的医学诊疗技术就行的,更多的是要实现患者身心健康,给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预防病毒的能力。但是过去的教学流程却一直片面的追求对学生传授医学知识,往往忽略了对学生沟通能力、心理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后无法与患者进行深入交流,给学生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而CBL教学模式的应用则有效的解决了这一现象,所谓的CBL教学模式就是以传统的问题教学法为基础,通过结合神经内科专业的病例、在独特的教学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生理需求而采取的综合性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是以患者病症为基础,以病例为前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化讨论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有利于促进新型临床教育的实现,并且能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日后更好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C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与其他的学科相比较,神经内科专业本身有着自身突出的特点,首先是这一专业专业性非常强,所涉及的专业内容也复杂、繁琐;其次神经内科专业的教学内容大多都非常的抽象,不易被学生直接掌握且难以描述,这种现象往往给学生造成怯阵心理;再次,神经内科是一门学科内容多的专业,这也让学生本身的实践操作时间少,缺少对一些模糊不清概念和病症的亲身感受。面对这种现象,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局限性就显得更为突出,这也为C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下面我们结合实际就具体的应用情况做了详细分析。
2.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择了某医院2013年至2014年实习的神经内科临床专业的学生作为主导对象,这些学生均是本科生,且全部都似乎女生,年龄普遍在22岁至2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3.8岁。在具体的教学中,对这60人采取了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了传统教学模式组和CBL教学组两组,每一个组都为30人。传统教学组的三十人在教学中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而CBL教学组的三十人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础上引入了CBL教学法,且这两组之间不存在年龄、专业以及成绩上的差异,有着一定的比较性。
2.2 方法
2.2.1 对照组的三十名神经内科临床实习的学生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具体的教学流程是:由专业课教师按照神经内科教学大纲要求在临床教学中实施讲解,然后让学生逐一进入到病房对患者进行病症查询,要求对患者的既往病史、临床体现等内容进行观察,然后又专业课教师对患者所表现出的特征进行归纳和讲述,并且指出学生诊断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指导。
2.2.2 实验组30名临床专业实习学生采用的教学方法为CBL教学法。(1)首先选择典型案例,让学生提前准备知识和早期接触患者的问题,与患者联系,询问病史和临床检查,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实践操作要点,难点,教师补充检查,并一一详细,学生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进行思考,为后续小组讨论拟出该病例分析要点和讨论提纲。(2)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多个阶段研讨,首先让学生提出病例中的重点、疑点、难点及问题,做到每个学生都发言,针对不同的问题教师进行逐一引导和点评。对于本病例涉及到的重点、疑难点和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阐明充分的论点、论据,最后由组织学生归纳众多观点和解释,提出初步结论。将学生分组结合病例系统讲解该类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教师则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最终学生对本疾病涉及的知识点达成共识,组内所有同学共享学习成果。(3)带教教师着重对病例总结归纳并解析,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讨论中遇到的共性的问题进行详细答疑。带教教师在对教学预期效果评价时一定根据检查结论判断此次病例讨论是否达到预期教学E1标。在CBL教学法中始终贯彻引导学生如何才能发现到问题、探索研究问题并能够找到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技巧。
2.3 结果
两组临床专业实习学生的考试成绩相比较:实验组神经内科实习学生的实践成绩(80.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内科实习学生的实践成绩(71.6分),两组临床专业实习学生的实践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专业实习学生的理论成绩(72.8分)与对照组临床专业实习学生的理论成绩(74.9分)比较相近,两组临床专业实习学生的理论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BL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有效的改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3 讨论
本教学宗旨在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自己在寻求答案过程中,历练学生使用互联网、专业知识论坛、馆藏文献检索等不同的学习辅助工具,在探究问题答案及组间的讨论过程中,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显着提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励学生之间学习经验借鉴、专业知识面扩展,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专业知识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BL)模式是基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模式发展而来的全新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模式比较,CBL教学法引入病例作为起点,建立问题为基础,将涉及到的其他学科基本知识点和临床病例有机地结合,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新的模拟临床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早期建立起临床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工作能力,在临床内科教学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Jane Jackson.Case-based learning and reticence in a bilingualcontext:perceptions ofbusiness students in Hong Kong[J].System,2013(31):457-469.
[2]文凯,廖和和,袁泉,等.浅析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4,15(4):749-750.
[3]吕健.关于当前神经外科I临床教学中的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4(1):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