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是改进科研院所人事工作的有效方法

来源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986431230xingli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研人员及其工作具有不同于其他人群的特点,科研院所的绩效管理也有其特殊性。绩效管理的过程管理、沟通交流和协调个人与组织的共同发展等理念和方法,非常符合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能够有效地提升科研人员和科研院所的绩效水平。
  关键词:科研人员 科研院所 绩效管理 方法
  中图分类号:G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0-0104-02
  
  在探索科研院所人事管理改革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到行政管理体制的绩效考核方法不适应科研人员的个性及其工作的特点,需要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学习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过程中,感到《执行绩效管理》一书对改进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很有帮助,尤其是对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和科研院所的绩效管理启发很大。
  《执行绩效管理》是一部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策划组织,林泽炎、王维编著的关于如何进行绩效管理的好书。这部书对绩效管理的概念、流程和方法进行介绍,并结合相关的案例,提出了提高绩效管理的操作方法,是帮助读者全面掌握绩效管理的理念和实践的工具书。这本书不仅对绩效管理的概念和流程进行了明确的阐述,而且对绩效管理的意义以及正确实施绩效管理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深入的描述,对改进科研院所绩效管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 绩效管理是内涵丰富的过程管理
  
  本书对绩效管理的概念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提出“绩效管理是管理者为确保员工的工作活动和产出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而实施的管理过程。它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绩效管理的真正内涵在于其过程管理,而不是目标管理。……绩效管理是将集体和个人与公司的战略目标相连接,并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的手段来实现的过程。”[1]
  关于绩效管理的流程,本书作者认为:“通常,一个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的流程,主要由绩效计划的制定、绩效的实施、绩效的考核、绩效结果的反馈沟通和绩效结果的应用五个阶段组成。”
  (1)绩效计划的制定是绩效管理的基础 本书将绩效计划定义为:“管理者与员工共同讨论,就实现绩效目标的时间、责任、方法和过程进行沟通,以确定员工采取什么样的流程、完成什么样的工作和达到什么样的绩效目标。”强调绩效计划是关于绩效目标和标准的合约,并且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
  (2)绩效实施是展现绩效管理有效性的重要过程 书中指出,在绩效实施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对绩效表现进行追踪。……绩效追踪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持续的绩效沟通,二是绩效信息的收集。”“持续的绩效沟通是指管理者和员工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分享各类绩效相关信息的过程。”持续的、正确的绩效沟通,是提高绩效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措施。
  (3)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关键阶段 本书作者认为,“绩效考核的结果将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应遵循客观原则、明确化、公开化、单头实施和差别原则。除强调“直接上级”单头实施的作用外,还提出“绩效考核的实施者一般可以由五种人组成,即直接上级、同级同事、被考核者自身、直属下级、外界考核专家或顾问。”同时,作者还提出“绩效考核制度的分类分层设计”的考核方法,即“根据管理层级和岗位特征的不同设计绩效考核制度”,认为“考核对象的不同决定考核顺序的不同”、“不同职务类别考核周期不同。”对于绩效考核的有效评价标准,作者提出应“具有几个特点:符合实际、敏感、可靠、可接受并且实用。”
  (4)绩效结果的反馈沟通是绩效管理不容忽视的环节 作者认为,“绩效管理的目的不是绩效评估,而是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开展绩效反馈沟通恰恰是一个增强组织人文关怀和凝聚力、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在开展绩效反馈沟通这一环节中,绩效反馈面谈是最为关键的。在绩效反馈面谈中,管理者和员工双方会共同商讨存在的问题和制定相应的对策。”并且认为,“面谈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确定下阶段的改进重点和改进计划。”
  (5)绩效结果的应用是绩效管理的目的 书中提到:“绩效结果主要应用于绩效奖惩和绩效提升两方面。”并且指出:“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和发展。”认为绩效结果主要作用有:“薪酬的分配”、“奖金的分配”、“职务的晋升调配”、“培训教育”、“衡量招聘、培训工作的效果”、“个人发展计划的制定”等。
  
  2 深入理解绩效管理是用好这一工具的前提
  
  要想正确、有效的实施绩效管理,就必须对绩效管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本书不仅明确阐述绩效管理的观念,还将其与其他管理方法进行了比较,从而提出:“绩效管理不是简单的目标管理,而是特别强调持续的沟通、反馈,甚至强调辅导的过程,以帮助企业和员工提高实现工作目标的能力。”并且对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别,指出“绩效管理是经理和员工的对话过程,目的是帮助员工提高绩效能力,使员工的努力与公司的远景规划和目标任务相一致,使员工和企业实现同步发展。这是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面’。而绩效考核是对员工一段时间的工作、绩效目标等进行考核,是前段时间的工作总结。它只是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点’。”
  绩效管理作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受到国内企业的追捧,同时,在政府机关和科研单位也有较好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绩效管理之所以能够产生良好的管理功效,是因为它能够在促进员工绩效提升的同时,提高了组织的绩效水平,从而实现双赢。本书认为,“绩效管理的意义,概要而言有如下几点。(1)促进企业使命的达成、远景的实现;(2)通过提高员工的绩效水平来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3)提供一个规范而简洁的沟通平台;(4)疏通员工职业发展渠道;(5)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
  但是,绩效管理也不是一用就灵的灵丹妙药,要想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功效,正如本书指出的,要遵循五大原则。一是常规性原则。“绩效管理的实践不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还是企业各级管理者的日常工作职责,对下属做出正确的评估是管理者重要的管理工作内容,绩效管理的工作必须成为常规性的管理工作。”二是客观性原则。“绩效管理在对员工进行评价时,应当以‘测’为主,以‘评’为辅,注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强调以数据与事实说话,避免主观臆造和个人感情色彩的影响,以使整个管理过程尽可能做到客观公正。”三是开放性原则。“管理双方应该明确绩效管理的标准、程序、方法、时间等事宜,使绩效管理公开化和透明化。”四是沟通性原则。“在整个绩效管理过程中,管理双方要开诚布公地进行沟通与交流。”五是发展性原则。“绩效管理应当着眼于公司员工的学习与发展,强调员工能力的提升。”通过“制定员工学习发展计划,并进行指导与检查,确保员工‘实际能力’与‘所需能力’相符合,从而通过个体绩效的改善提高部门的整体绩效。”
  
  3 绩效管理能够提升科研人员和科研院所的绩效水平
  
  通过对《执行绩效管理》的绩效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学习,联系科研工作特点和研究所人事工作的实际,感到绩效管理非常适合科研人员管理工作,对提高科研人员和科研院所的绩效水平很有帮助。
  (1)绩效管理是适应科研人员及其工作特点的有效管理方法
  1)科研人员特点及其绩效管理
  由于科研人员除具有一般人力资源的特质外,还在内在个性方面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需求层次高,成就欲望强;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勤奋学习,求知欲强;参与度高,个性突出。因此,科研人员的管理工作,要探索尊重他们个性特点的适宜的管理方法。绩效管理方法在绩效计划的制定、绩效实施和绩效结果的反馈沟通三个环节中,十分尊重被考核人,通过双向交流充分体现人性化管理精神,能够较好地满足科研人员的个性特征,不仅促进了科研人员的绩效产出,还为其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也使绩效管理的效果得以充分发挥。
  2)科研工作特点及其绩效管理
  科研工作的特殊性突出表现在:工作过程难以监控、劳动成果不易直接测量和评价、绩效表现的后滞性、更紧密的团队协作工作方式等。[2]科研院所的绩效管理应充分考虑科研工作的特殊性,提高管理工作的针对性。绩效实施的持续沟通与绩效信息的及时收集、实行绩效考核的360度全方位评价等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科研过程难以监控和劳动过程不易测量的问题。同时,强调被考核人的直接上级在绩效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绩效管理中不断的沟通,有力的保证了科研团队的正常运作,进而促进科研人员及其团队绩效的提升。
  (2)绩效管理能够有效改进科研院所的人事工作
  1)考核方法的不足及其改进
  目前,大多数科研院所的绩效考核方法沿用职工年度考核制度,存在许多不足:以工作业绩评价为主要目的,缺乏影响绩效的原因分析引导和绩效改进的措施探讨;以研究室领导为主的考核者,不利于发挥课题主持人的直接上级评价作用,不利于科研人员绩效与组织绩效的整合,影响整体绩效的提升和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的准确性;过于统一的考核方法和指标,不利于个体绩效的差别性评价;科研人员参与度低,缺少科研人员的自我评价机制,降低了科研人员对绩效计划、考核结果的认同度,影响绩效管理的效果。因而,要想提高科研院所绩效管理的功效,必须按照绩效管理正确的流程,坚持绩效管理的原则,改进科研院所的考核工作,实现整体绩效的提升。
  2)绩效管理的缺陷及其完善
  近几年,科研院所正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绩效管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总体而言,在绩效评价与管理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用绩效考核代替绩效管理,只着眼于工作结果的测评,忽视了科研人员绩效计划的制定、工作过程的跟踪和控制,放弃了绩效监督和持续改善的管理;只注重考核结果,忽视绩效管理过程和对于绩效结果产生原因的分析,缺乏对绩效结果的深层次解剖;绩效考核的周期设置不尽合理,对不同的考核指标均采取一年考核一次,不重视平时的考核和与科技项目相对应的考核,既不利于科研人员随时调整绩效状况,也不利于大成果、原创性成果的产生;未将科研人员的绩效成绩、不足和改进方向认真反馈给本人,既降低了绩效管理的功效,也使科研人员对绩效考核产生神秘感,容易引起不满和对立情绪;没有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职务晋升、培训发展、生涯设计、薪酬分配等激励措施紧密挂钩,影响了绩效管理的作用发挥。由于存在上述问题,使科研院所绩效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绩效管理观念,统一领导干部和广大科研人员的思想;不断探索适宜的绩效管理方法,稳步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改革,努力提高科研人员的绩效水平,促进科研院所整体绩效水平的提升,实现组织目标。
  科研院所实行绩效管理是一个发展方向,必将对提升科研人员和科研院所的绩效水平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当然,在实践中还应根据科研院所各自的特点,不断探索符合实际的绩效管理方法,充分发挥其功效,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林泽炎,王维.执行绩效管理.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2] 李巨光.科研人员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人力资源管理,2009,7:48-49,53.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电影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一直拘于常规拍摄模式的纪录片也有了许多新的突破。除了在制作技术上有所突破外,在拍摄手法以及视觉元素等方面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大胆尝试,其中,越来越多的充满导演个人风格的记录片进入大家的眼球,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官和情感体验。超低成本的投入,与众不同的剪辑,突破常规的拍摄手法,一人分饰多角,导演兼演员兼编剧兼摄影兼剪辑的一体化影片。造就了充满
期刊
摘要:商品流通的一般环节就是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然后进行下一轮的进货与销售,从本质上说,品类管理的一般思路就是就是对物资流通的管理和销售,这里面涉及到货物销售的时间差控制与物资流通的控制,在管理当中要做到“具有合理数量的储存,发挥最大效益的控制,及时有效的物资流通,合理有序的储存管理”等几个方面,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要做到商品的前后衔接,防止断层与过度剩余,同时要及时了解生产经营状况,采取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发展,我国企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全新时代,与发展相伴而来的是商务谈判越来越多。本文对商务谈判中讨价还价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运用讨价还价策略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商务谈判 讨价还价 策略  中图分类号:F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0-0021-02    商务谈判是指不同利益
期刊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0-0032-01    九江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九江大旅游’发展战略,按世界级的要求打造九江旅游品牌,实行高起点规划、全方位推进、多元化投资、高水平开发、优质化管理、多样性展示,形成了以庐山为龙头,以城区为依托,以6大功能旅游区为基础的旅游发展格局。武宁县地处庐山西脚,人杰地灵,不仅人文底蕴深厚,还有着独特、丰富的山水资源、
期刊
摘要:利用对135位来自不同地区民营企业员工的实地访谈和有效问卷,实地调研了民营企业履行员工社会责任的履行现状,对问卷的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民营企业存在着大量与SA8000标准不符以及违反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的地方,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作严重超时、工作环境恶劣、社会保障缺乏、侵犯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对员工的成长与发展不够重视等方面。  关键词:民营企业 社会责任 SA8000  中图分类号:F
期刊
摘要:本文在阐明高校教学与科研是一个矛盾统一体这一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协调解决高校教学、科研面临的矛盾问题。作者认为,建立高校教师团队是解决科研与教学矛盾问题的有效途径;应从合理组建教师团队、树立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科学定位、搞好协作、建立团队内部激励机制、加强团队成员间的联系和沟通等方面搞好教师团队建设;应从支持和鼓励教师团队建设、对教师的要求因人制宜、注重教师团队考核、积极创造教师团队
期刊
中图分类号:F12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0-0072-02    股权投资是企业经济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在资本市场得到发展以后,股权投资成为一些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因此必须重视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以期对我国企业的交易活动提供指引。    1 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改进部分    1.1 初始投资成本确定的改进?  新准则虽然仍要求按初始投资成本对投资
期刊
摘要:为适应数控技术发展需求,针对机电类应用型本科数控技术方向人才培养的特点,对数控技术方向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及知识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制定出一条既符合数控技术方向人才发展趋势,又考虑本校教学软硬件环境实际情况与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之路。  关键词:数控技术方向 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内容 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0-0
期刊
摘要: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背景,以分析在集体林改条件下要求森林警官处理、应对私人权属林地管理、金融犯罪侦破、邻里纠纷解决、环保案件处理等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为基础,提出了森林公安非常可能成长为环保领域的武装执法力量;森林公安应走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化发展道路;森林公安必须加强职能建设;根据不同区位森林公安工作的实际需要针对性的培养提高森林警官的能力素质等关于中国森林警官教育培训的几点相关思考。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传统的人事管理思想和人才激励措施在地勘单位市场化改革趋势中已不能很好的满足地勘单位的市场化进程和地勘经济的发展,所以如何解决各地勘单位技术人才断层,激励技术人才,增强他们的归属感,保持技术人才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壮大,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已成为维持各地勘单位竞争优势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地勘安徽总队技术人才存在的危机和技术人才激励机制的建立为例,管中窥豹对地勘单位技术人才激励机制的建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