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遮蔽”的屈原: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六部屈原题材剧作

来源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p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沫若创作于1942年的历史剧《屈原》,基本奠定屈原的现代形象.事实上,郭剧之前,已存在的六部以屈原为主角的现代剧作郭沫若独幕诗剧《湘累》(1920)、王显廷独幕剧《怀沙》(1929)、高佩琅六幕话剧《屈原》(1934)、止戈二幕话剧《抱石投江》(1935)、侯枫三幕歌剧《屈原》(1936)、茨荪独幕剧《汨罗江畔》(1939)塑造了别样的屈原形象,然而多未被学界关注.对这几部作品的作者、剧艺及屈原形象等进行考析,一方面可为屈原形象研究提供新的面向;另一方面亦可考察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如何借屈原发抒情感、确定自我身份的戏剧实践.
其他文献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经途径,是对西方文化输出的回应和超越.“一带一路”背景下疫情常态化时期中国跨文化传播既面临挑战,也不乏新的机遇.共情理论或可成为跨文化传播的新视角,有助于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跨文化传播“文化折扣”和“对空言说”的窘境.跨文化共情传播要以主体间性理论为支撑,以能激发共情的内容为基础,以合适的共情传播媒介为依托.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全面展开,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中草药理疗对外交流与传播恰逢其时.为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中中草药理疗文化的对外传播,从法国释意派口译理论的视角出发研究认为,中草药口译应准确把握信息传递主旨这一关键,采用多种方法做好中草药口译.
科幻乌托邦是乌托邦思想发展的一种当代形态.从科幻文本作为未来的对应物这个角度来说,它具有多重复合结构,这些结构在不同的观念形态中展现出来.首先是理念型简单结构,科幻文本折射了某种程度上的实际未来;其次是主体性复合结构,主体(观察者)成为"未来"的塑造者;再次是文化复合型坐标结构,展现了文本与实际时间、空间的多元折射关系;最后是复杂的真实物,展现了多元视野下形成的科幻文本与未来时间的多元复杂关联,并且这一关联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结晶体,展现了一种虚拟之物成为更为真实对象的动态塑造机制.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明显增多,安全困境加剧、发展难题凸显、国家治理面临的一系列综合性难题与困扰在不断涌现.如何有效应对各类安全挑战,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对的新的挑战.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发展形势和发展实践,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对党的领导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必须不断增强党的领导制度优势.以党的政治制度优势为统领,持续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增强制度供给,提高制度执行力;依法推进治理过程,提升治理效能;防范化
为定量描述我国碳市场交易风险,分析碳交易市场中收益率的波动性,选择2016年1月-2021年3月湖北、上海、北京、广东四所碳交易试点的碳交易价格和碳交易收益率为研究变量,并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平稳性检验、ARCH分析以及GARCH分析.结果 表明:湖北碳交易收益率具有显著的波动集聚效应,上海碳交易收益率具有较低显著的波动集聚效应.湖北碳交易收益率和上海碳交易收益率在受到较大的收益率波动时较易出现大的收益率扰动,且其中湖北碳交易收益率受到波动后扰动效应最大;北京碳交易收益率和广东碳交易收益率在受到较大的收益
作为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普利策戏剧奖的美国非裔黑人女剧作家,苏珊·洛丽·帕克斯独特的身份使她能以“非裔黑人”的女性眼光去看待她所处的西方文化,以切身的经历去讲述非裔黑人的“属下”形象,《强者/弱者》中便涉及社会、生活、文化、教育、种族等多个方面.透过后殖民主义理论的视角不难发现,剧中人物的妥协或抵抗、沉默或发声均具有重要意义:既展现了美国非裔所处的艰难处境,又成为他们寻求出路的有效尝试.帕克斯试图用文学探索后殖民时期如何在东西方文化之间建立由对抗到对话的新型关系.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是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只有当科技成果成功转化为经济效益时才能更好地发挥助推作用,为此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总体水平与西方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存在转化效率不高、转化能力不强、科研人员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因此应该采取强化政策引导、推进市场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技术转移机制等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数量与质量,更好地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电影《荒野猎人》中,印第安人常呈现为原始野蛮的形象,有的则被表现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备非凡野外生存智慧的高贵人,两种形象体现了美国不同历史时期主流文化对印第安人的刻板印象.电影也试图采用多样化的表征方式,颠覆早期的固定模式,但流行文化的特点决定了电影在多样化过程中会迎合观众的消费心理,从而顺应主流文化对印第安人的想象.
威廉斯认为他同时代的道德哲学家们对道德的理性主义假设是一种谬误,为此,他试图构建一种基于“羞耻”的情感主义伦理学.一方面,威廉斯深入考察了古希腊伦理思想中的羞耻文化,并与现代道德哲学中的“罪责”进行对比,尝试将道德的基础建立在“羞耻”这一人类普遍的道德情感之上.此外,他进一步将“羞耻”推广到公共生活领域,围绕社会正义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试图证明“羞耻”亦是公共道德的重要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情感往往非常复杂,“羞耻”与“罪责”两个概念所涵摄的话语空间并非像威廉斯所强调的那样
社会信用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是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从内涵上来看,社会信用既是在社会实践中不同个体或组织以相互约定的方式建立的社会关系、也是在社会信用主体与社会信用客体之间达成的具有普遍约束性的道德伦理准则、又是通过制度形式实现利己与利他相统一的社会规范、还是基于相互信任对未来行为作出的事先约束.从结构上来看,社会信用按构成要素,可分为社会信用主体、社会信用客体、社会信用中介;按内在层次,包括言语层面的信用、制度层面的信用、道德层面的信用,按时间维度,可分为共时态的信用、历时态的信用等.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