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隙连接在心房颤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来源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he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又称为间隙连接或通讯连接,是哺乳动物体内多种细胞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细胞间通道.心肌的同步收缩功能需要细胞GJ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心肌细胞通过GJ传递离子、小分子代谢物和次级信息等,并为心肌细胞提供了低电阻传递途径,使其活动协调一致.由于细胞GJ的种类、大小、在细胞表面分布模式等的不同,细胞间连接通道的生物、物理特性也不同.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有关房颤的机制尚不清楚,但折返机制在房颤发生与持续中的作用已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同.GJ的重新分布和密度的改变可导致传导速度和各向异性传导发生改变,从而形成心律失常的折返环路,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其他文献
根据华南地区高温高湿气候特点,研究华南亚热带气温储存稻谷对其品质劣变的影响;利用冬季低温机械通风、仓顶水泥压盖泡沫隔热、胶膜密闭保温、双料隔热保温门、采取遮光网遮
目的 :研究氢氟酸烧伤中毒对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早期凋亡百分率和胞内游离钙浓度([Ca2 + ]i)的影响。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兔烧伤染毒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Annexi
目的 探讨慢性重型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菌株种类、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 对 16 8例住院慢性重型肝炎和肝硬化并发SBP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腰椎节段不稳定的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57例L4~5节段不稳患者作为疾病组,22例L4~5节段手术患者作为术后对照组,19例健康检查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拍摄正、侧位和过屈、过伸位X线片,CT扫描测量关节突形态,36例腰椎节段不稳患者行MRI检查,评价椎间盘退变情况. 结果前屈移位不稳患者关节突关节角方向偏向矢状,旋转不稳患者的椎间盘退变程度较轻,关节突全切患者存在前移不稳. 结论关节
目的探讨瞬间表达的CD40反义RNA对EB病毒转染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B淋巴细胞CD40分子表达、细胞增生以及免疫球蛋白(Ig)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人CD40反义RNA的真核表达载体CD40/pcDNA3,并将其转染入EB病毒转染的SLE患者B淋巴细胞中.应用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观察B淋巴细胞膜上CD40分子表达的变化;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观察反义CD4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体内不同功能区抗体的免疫应答及与HCV RNA浓度的关系.方法克隆表达丙型肝炎病毒不同功能区优势表位抗原蛋白(HCV-C、NS3、NS4、NS5和HVR1),建立单片段ELISA法检测抗HCV抗体,并以定量HCV RT-PCR法检测患者血清中HCV RNA浓度. 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体内HCV不同功能区抗体检出有较大的差异,HCV-C、HVR1检出最高,其次为NS3、NS4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 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 AMI)的最佳时机。方法 将 14 6例AMI接受 PCI治疗者分为四组。急诊直接 PCI组 (急诊组 ) 45例 ,溶栓后梗死相关动
目的:探讨胆管测压在胆道术后判断病情、改善食欲及指导医疗护理等方面的作用.方法:胆管内置管术病人46例,将术后胆道下端无梗阻的24例设为A组,其余22例设为B组.分别经胆管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