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素数“诞生记”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olas6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月7日,数学界诞生了一个新的“生命”——第49个“梅森素数”,它被美国密苏里中央大学数学家柯蒂斯·库珀发现了。
  它是迄今为止最大的素数——“2的74207281次方减1”,有2200多万位,比3年前的“48阿哥”多了500多万位。如果用普通五号字体打印出来,长度将超过65公里。如果你想把它逐位读出来,按照中央电视台每分钟300个音节的语速,要不眠不休花上51天。
  那么,素数到底有什么魅力?值得数学家们废寝忘食地孜孜以求呢?
  素数是指除了自身和1,不能被其他数整除的数,比如2、3、5、7、11等,堪称数学中的“原子”,它们在密码学、计算机等诸多领域都得到了有效应用。陈景润老先生一辈子奋斗不已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一个关乎素数的问题。而“梅森数”是能写成“2的p次方减1”的形式,且p是素数的数。如果“梅森数”恰好是一个素数,则是“梅森素数”。
  自从17世纪法国数学家马林·梅森提出这个概念以来,为了寻找“梅森素数”的足迹,一代又一代的数学家们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在手算时代,人类一共只发现了12个“梅森素数”。而1952年,美国数学家拉斐尔·鲁宾逊使用大型计算机搜索,短短几个小时内,就找到了5个“梅森素数”。
  1995年,程序设计师乔治·沃特曼编制了一个“梅森素数”寻找程序,并将其发布在互联网上,发动广大网民共同搜寻“梅森素数”。这一项目,被称为GIMPS(互联网“梅森素数”大搜索)项目。
  截至目前,已有192个国家的60多万人使用120多万核的CPU参与了GIMPS项目。而2016年,第49个“梅森素数”露面,可算作给GIMPS项目诞生20周年的献礼。
其他文献
他是“95后”贾浩,在美国波士顿大学读书。波士顿有“美国雅典”“宇宙的中心”之美誉,这里大学云集,其中包括享誉世界的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这座小城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学子前来求学,中国不少家境显赫的人家也纷纷把孩子送到这里。不过,令贾浩感到不安的是,这些来自中国的“富二代”留学生更多是以开名牌跑车、在KTV纸醉金迷地聚会、高档商场购物、名胜旅行取代了应有的学习生活,还在互联网上竞赛似的炫耀着这些
印度一家名叫EnviGreen的公司研發出一种百分之百的有机材料,用这种材料做成的有机环保袋不仅能完全生物降解,稍作加工还能吃掉。  该创意来自EnviGreen的创始人阿什瓦·赫奇,这位25岁的印度小伙用了4年时间进行研究和试验,在尝试了各种材料后,终于发现用土豆、木薯、玉米、天然淀粉、植物油、香蕉、花油等12种天然原料做出的塑料袋,从外观到触感都像极了我们平常使用的塑料袋。  虽然这种袋子的外
“璇子:职业经理人/注册会计师/形象设计师”,当璇子看到招聘经理的目光终于停在自己的简历上不再游移,笑称她是“斜杠青年”时,璇子明白世界500强企业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她很得意自己名字后面的几道“斜杠”,那看似与应聘职位毫不相干,甚至有些风马牛不相及的斜杠标签,不仅向企业展示了自己擁有的多重身份,而且标注了自己生活的多元化。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斜杠”“斜杠青年”成了网络热门词汇。很多人认为“斜
俄国诗人叶塞宁曾在诗歌《花朵》中写过这样一句诗:或许你会想起我,就像想起一朵永不重开的花朵。而世上是否真的存在这样一种花,永无重开日呢?  答案是肯定的。在海拔4000米人迹罕至的南美安第斯高原,存在着一种巨大的草本植物,它的名字叫做普雅·雷蒙达,也叫做普雅花。普雅花的生长岁月足足有一个世纪那么漫长,但在这一百年里,它却只开一次花,花期仅仅只有两个月。至于我们是如何得知这一事实的,还要从一位旅行家
玉米快要成熟的时候,像盛宴一样。  玉米秸可以砍下来吃,它们一节一节的,据说像南方的甘蔗。那时,村子里再有见识的人,也没见过甘蔗,只听说跟玉米秸一样,去了皮,嚼一嚼,芯里甜丝丝的水分,便可以吐掉。玉米呢,可以掰下来,天天放在锅里煮了吃。秋天的玉米是糯香的,啃起来大约像有钱人家啃肉骨头一样,很带劲,吃得满嘴都是,也漏得满地都是。  玉米叶子青翠的时候,有南方粽叶的用处。母亲会将长长的玉米叶子洗干净,
曾在书上看到一句话:“上帝只偏爱奔跑者。”因为奔跑者肯上进,因为奔跑才能成功。  周星驰从“跑龙套”成为一代笑匠宗师,他主演的电影让人在笑中落泪,泪中又破涕而笑,他导演的电影也起到同样的效果。面对记者采访时,他却反复说:“我运气不好。”当你只看他的眼睛时,你很容易就会觉得,他的运气真的不好。他的眼睛不是颓丧,是一种很深的、如静水流深那般安静的绝望。他说,假如时光可以重来,他就不会那么忙,而会“干我
传说,古希腊佛里几亚国的国王葛第士,曾经用非常精妙的方式,在一辆战车的轭上打了一串结,被称作“哥顿神结”。他还预言,将来谁能打开这个结,谁就能征服亚洲。为了这个神秘的预言,很多人尝试了许多次,却没有一个人能成功地打开这个“哥顿神结”。  公元333年,亚历山大率领军队进入亚洲的一个城市扎营避寒,他也听说了这个神秘的預言,立刻满怀信心地驱马前去解结。可他尝试了很多办法都失败了。亚历山大不服气,在接下
郑州大学2013级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的“90后”在校学生林昌坤,在一次公益活动中,看到山区孩子吃不上热饭。返校后,他利用自己所学专业,发明了一种“神奇”饭盒,不仅解决了贫困孩子吃冷饭的问题,还获得了国际顶级设计大赛iF设计新秀奖。  在林昌坤小时候,退休的爷爷给他讲过一个故事:传说深山里有一股“快乐泉水”,人们只要喝上一口,就可以快乐地过一辈子。村子里有个自私的财主,日子过得不快乐,所以他很
挂面在手,挂念在心。  挂面是悄然伸展在江南風里的玉须,丝丝透香,缕缕闪光。  一碗清淡暖人胃,一生回味暖人心。  江南面早在唐代就显其踪,银丝一般晶莹剔透,纤细如丝,人称“须面”,及至元朝,“挂面”一词,江南人口耳相传,此一正名,传袭至今。  面与小麦相连,密不可分,一个是皮,一个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家住江南烟雨里,只是近年不见麦苗青、麦秆黄。记得小时候,麦是村里的寻常物,山林里,见缝
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期间,爱因斯坦从事科学研究非常投入,不修边幅、喜欢孤独,也不愿受任何无意义的事情打扰。他说:“从事精深理论研究本身就需要清静,科学家对工作环境的标准要求就是不受干扰,以便于全身心地投入。”岁月静流,更加加深了他对孤独的热爱与享受。越是如此,他越对那种喧闹的、没意义的或意义不大的应酬十分反感。他不愿让别人宣扬自己,尤其不愿意人家把他的照片登到报刊上,所以他对那些不知疲倦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