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失能老人照护现状及对策探索

来源 :今日湖北·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b332145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称为“失能老人”。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分析,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 洗澡6项指标,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2013年我国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达到3750万人,全国重度失能者已达393-655万。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的一项研究显示,至2020年,中国的失能老人将达到599万-674万。这些老人的养老、医疗、康复、日常照护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目前,养老体系建设缺乏政策支持和政府的监督,更没有专门针对是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机构,使得失能老人的照护称谓盲区;其次,我国还未出台专门的法律来保障失能老人的合法权益,这就是使失能老人护理体系的建设缺乏制度框架。
  (二)资源配置不合理、资金和社会支持不足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养老服务机构4.2万个,床位381万张。共有社区服务中心1.6万个,社区服务站7.2万个。相对3750万的失能与半失能老人来讲,现有的养老护理资源缺乏;而且很多公办养老机构不招收失能老人;由于政府对养老机构尤其是民办养老机构的资金支持不足,致使其收费比较高,大部分失能老人由于经济能力不济无法进入养老机构。由于社会关注度不高,相关的非营利组织或志愿者组织难以给予足够的社会关怀和支持。
  (三)护理队伍数量不足,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全国至少需要养老护理人员1000万人,但从业人员仅有22万,数量明显严重短缺。当下养老院里的护工多为50岁以上的农村和失业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护理培训,95%的护理人员没有取得国家养老护理人员资格证书,整体文化素质偏低,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工作时间长、强度大、社会地位低、工资少等原因使得护理人员具有临时性和流动性较大的特点,即使具备本科学历的专业人才也不愿意从事此项工作,进而导致社区养老服务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都难以提高。
  二、 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对策探索
  (一)完善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保障制度,构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机构
  长期照护行业是维护失能老年人生命尊严、支持家庭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公共事业,长期照护机构是公益性机构。国家政策应由支持养老机构调整为重点支持长期照护机构。由国家集中优势养老资源,重点支持和保障长期照护机构,充分发挥他们以专业服务造福于失能老年人的社会功能。 完善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保障制度,还需加大对失能老人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福利制度等制度的支持力度,建立统一的失能老人照护机构运营评估机制,使照护机构的运营补贴和运营状况挂钩。将《长期照护服务法》或《长期照护服务条例》尽快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规划。其内容应包括:长期照护机构的定义、设立、设施设备、资源配置、政府补贴、税收优惠、土地审批、金融支持、人才培养、管理提升、社区照护、居家照护、医疗保险、意外保险、法律援助等,将长期照护服务纳入法治轨道,引导中国长期照护事业健康发展。真正建立保障失能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政策法规政策体系。
  (二) 建立健全失能老人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
  应积极借鉴美、日等国先进经验,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失能老年人的独立于医疗保险体系以外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结合我国国情,先从商业保险起步,待成熟后再逐步向社会保险转型,使成为社会保险涵盖的一个重要强制性的险种。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就是借助社区医保这个平台,坚持“医养结合”的管理模式,依托老年护理机构这个载体,将失能、半失能等需长期护理的参保老年人医疗护理费,纳入护理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使失能老人得到专业化、规范化的长期照料服务,从而全面保障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同时减轻老年人经济负担和家庭负担。
  (三)提高照护人员的素质、提升养老机构照护水平
  我国急需建立一套失能老人照护培训体系,长期照护机构要明确失能老人分级,针对不同等级的照护确定相应收费标准;健全机构的照护服务项目和设施,使失能老人可以得到真正的长期照护和逐渐实现康复。
  (四)加大民间团体组织的参度、提高社会参与意识
  可以鼓励慈善、相关公益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来动员社会力量为保障失能老人的晚年生活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及资金方面的帮助。加强舆论宣传,加大个人志愿者的力量,为失能老人提供心理、精神方面的帮助。实现全社会尊老孝老、为养老事业服务的良好氛围,让失能老人生活得更加幸福。
  参考文献:
  [1]彭展琼.失能老人照顾者的社会支持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0.
  [2]王玉环,刘艳慧,黄方超.失能老人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0:25(10):80.
  [3]郭飚,尚少梅.我国社区失能老人健康管理现状及对策[J].中国老人学杂志,2012(32):3341-3342.
  (作者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如何将大数据的相关原理和理念,充分应用到人力资源领域,如何规避大数据带来的风险,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是我们将要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重要问
十里桃花rn来到普者黑,大多数人会急切地问,十里桃花在哪儿?rn从普者黑景区大门进来,有一处三岔路口,从三岔路口往普者黑村方向走,路边的桃林就会慢慢多起来.这里的桃花并非
期刊
作文的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评改是学生作文素养的体现,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交给学生评改作文的权利,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培养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的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学生评改作文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学生评改作文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科学技术地飞速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独挡一面地机会日益增多,对工作、生活进行总结,交流
近日,随友人一起畅游了位于靖西城外的鹅泉.手捧清洌洌的泉水,仰望巍巍群山,我看到了一抹夕阳,骄艳艳的,洒落在群山的尖顶之上!游兴正浓的时候,我突发奇想,自己依稀仿佛是看
期刊
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之一。通过实验可直观地提供给学生感性知识,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指让学生亲自做实验和观察各种实验现象,亲自体验通过实验进行的探索规律的活动;结合实验事实和实验过程,让学生认识化学概念和理论怎样形成的;结合典型的实验史实,让学生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过程;让学生通过
期刊
是先规范后发展,还是先发展后规范?和其他大多数产业一样,中国葡萄酒行业选择了先发展。然而,时至今日,随着中国的葡萄酒生产和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中国已经成为葡萄酒大国的情
针对我国房地产开发的企业信用管理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几种目前在各地运行的较好的模式,提出房地产开发的企业信用管理模式的构建思路,对实际操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
摘 要 本文通过与本校及周边地区多名高中体育教师的交流,就当前我区高中体育教学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几条可行性较强的应对措施,希望可以就此问题对基层体育教师有所助益。  关键词 高中 体育教学 现状 改革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方面的优势也逐渐被更多人所认识,但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下面我们就这一问题着重进行一下
【摘 要】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 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每堂课的练习,是完成教学任务,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必须引起足够重视。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得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 习题设计 探讨  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成长和实现教师自身发展的主要途径。有效的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开化县齐溪镇龙门村位于钱塘江源头,是钱江源国家公园内的一个小山村.过去5年,这个浙西小山村集体年收入上涨10倍,村民人均年收入翻了两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龙门人正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