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中华精神风骨与文史之美的少年读本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niel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年读史记(5册),张嘉骅编著,青岛出版社,2015年2月
  鲁迅先生说《史记》乃“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谓千秋美誉。文化学者余秋雨评价司马迁是“中国首席历史学家,又是中国叙事文学第一巨匠”,无疑也是超越时空的知音之言。质言之,《史记》不仅是一部为后世呈现了中华历史之美、文学之美的文史经典,也是一部关于中华传统精神、中华道德风骨的长篇史诗,蕴含着中华文化中独特的“诗与真”。
  对于这样一部经典的、用文言文写成的、文本和故事皆为繁复的文史巨著,如何让今天的少年儿童更好地去领略和接受它的精髓,同时又能不失其原典风貌与文史之美地予以“普及化”,使之变成文字简约、故事生动、深浅适度的“少年读本”,这对任何一位重述者都是一种不小的考验。这项工作不仅需要举重若轻的史学修养、采铜铸鼎的重述能力、删繁就简的文学功底,同时,对于中华精神与风骨的认识与理解,对于中国传统道义、人格魅力的辨识与认同,对于古典文化精神与现代美学标准的把握与寻绎,也是不可缺失的。简单的白话选译、故事改写、讲解,显然都还不足以向现代少年重新呈现这部伟大的原典的魅力。
  所幸的是,有如美妙的空谷足音一般,台湾著名学者、儿童文学作家张嘉骅博士为我们送来了一套令人耳目一新的《少年读史记》。这套《史记》少年读本,从原典文本中的“本纪”“世家”“列传”中精心挑选出了从尧舜到汉武帝时期的60个杰出人物的事迹,包括帝王、将相、世家公子、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以及辩士、刺客等,用清新、明快、优美的儿童文学笔调,重述他们的言行和故事,向少年儿童们呈现了一部前所未有的、再现了中华文史之美的《史记》少年读本。
  文心可雕龙,可雕虎,也可如王力先生所说,“龙虫并雕”。《少年读史记》里有一种贯穿始终的“文心”,就是再现司马迁在《史记》里所展现的道义和正气、史识与情怀。这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可贵的风骨与品格,用张嘉骅自己的话说,是一种属于“大器”的东西,也是今天的少年比较缺失,因而更需要去认识、认同、领略和拥有的东西。例如,在《舜的故事》里,他写了这样一段:“当一个人走投无路时,那就自己开路吧!”不知为什么,舜的脑海中突然闪现出这句话。这句话给了舜启示,让他振奋了起来。舜摸摸井壁,估量泥土的软硬度,然后拿起手上的铲子朝井壁挖去……他挖啊挖啊,连续挖了一整夜,未曾歇手。
  我甚至觉得,这样的文笔,是深得了鲁迅先生在《故事新编》里重述历史故事的精髓与神采的。我也很欣赏嘉骅的这段创作自述:“所谓的‘大器’,不是看你拥有多少的土地和财富,也不是看你说一句话能调动多少兵马,而是看你到底能不能处理好‘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并把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所产生的效益发挥到极致。”这正是他为少年读者重述《史记》、重新改写史记人物故事所秉持的崇高、开阔、明亮的“文心”。
  一部优秀的历史故事书,一定是诗与真俱在、文与史并美。司马迁的《史记》原典是一部集中华文史美质之大成的著作,而《少年读史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又给少年读者带来了一些全新的东西。如果你仔细阅读和品味,就会发现,这其中有新的想象力的发挥,有光明和公正的道义感与健全的人格魅力的展现,有对坚韧的意志和信念的礼赞,有对于人类共通的担当精神与勇气的认同与歌颂,还有对于古典美和现代美的敏感与融合。用清新明快的儿童文学语言、现代的视角与视野,重述着一篇篇有温度的、生动活泼的故事。60篇故事,也尽显了张嘉骅先生举重若轻、撒豆成兵的文学才能。《少年读史记》最初在台湾出版繁体字版时,被阅读专家们誉为“史学、文学、哲学、国学一次到位”,可谓中肯之论,名不虚传。
  张嘉骅是台湾嘉义人,他和他的儿童文学作品,留给我最早的感受是:他能从最混沌、最狭小,甚至最暗黑的空间里,去找到和打开可以透进光亮的缝隙,然后发挥出自己天才般的想象力,去搭建起一个故事的舞台,让那些你可能从来也没有看见过、也无从想象的、鲜为人知的人物、动物乃至怪物,去演绎他们各自的生命的故事,去讲述他们各自的生存的秘密。我曾在一篇书评里写到过,“他用一支生花妙笔,把这些故事演绎和讲述得那么幽默、好玩,怪味连连,妙趣横生,简直令人有点匪夷所思了!”现在,在他的《少年读史记》系列里,我再次感知到了他天才般的讲述故事的能力。《少年读史记》是一套温暖、明亮的少年历史读本,是一套用正能量的故事,给孩子们送去感动、启示和力量的书。
  (徐鲁/文)
其他文献
我们一直非常期待看一位英国的学者如何评价欧洲大陆的群众思想,麦克莱兰和他的《群众与暴民:从柏拉图到卡内蒂》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本。记得很多年前读社会心理学时,周晓虹教授所描述的社会心理学的三大源头:英国的本能主义心理学、法国的群体心理学和德国的民族心理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我们是从那时候才理解欧洲各国学术意识形态居然有那么明显的差异,以至于他们对于现代性人格的理解有着那么大的分歧。但当
期刊
一、引子  2009年7月29日,山东冠县政府封禁了县城内全部21家网吧,并称这一行动是“为民办事,是切切实实地解决民生问题,做的是一件人人拍手称快的大好事”。然而有趣的是,随着《中国青年报》对事件的首次曝光和批评,包括《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扬子晚报》等多家官方和市场媒体都对此次行动表示批评,称其为“公权力的滥用”或“赤裸裸的权力暴力”。迫于舆论的压力,冠县大部分网吧在两个月后恢复了运营。 
期刊
在长篇小说越来越受到文坛内外广泛关注的今天,人们对于长篇小说的期待也会越来越高。但长篇小说的创作发展并不会因为人们的热切期待而随之逐年攀升。更为常见的情形是,因为介入创作的作者越来越多,发表的作品越来越多,长篇小说越来越呈现出总体样态丰繁而重头作品较少的情形。这也意味着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发展平稳,收获平实,将会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基本形态。  据从国家新闻出版有关部门得到的数字表明,2015年的长篇
期刊
在当今的记忆研究领域里,德国学者阿斯曼夫妇的研究格外引人注目,两人一个是古埃及学家,一个为英美文学教授,却皆以记忆理论而扬名学界。他们结合前人研究与自身所长,将文化、记忆、社会三个关键要素糅合起来,建构了记忆研究的重要理论———文化记忆(CulturalMemory)。  虽然文化记忆已经成为当下学界的热门议题,但国内尚缺乏系统的翻译和介绍,[1]就此而言,《文化记忆理论读本》(以下简称《读本》)
期刊
一、诺贝尔文学奖促使非虚构译介增温  阿列克谢耶维奇对战争、核灾难、个体境况与内心波澜的沉重书写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非虚构文学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这似乎是近年来非虚构写作持续升温并引发强烈关注的一个写照。在此推动下,虽然她的个别作品已经在前几年有了译本,但恐怕满足不了获奖效应和商业利益带来的市场空间,于是《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我还是想你,妈妈》《锌皮娃娃兵》三部作品重新推出中文版本
期刊
近期,青年学者杨庆祥的新著《80后,怎么办?》引发了学界的关注。这本篇幅不大的书除了收入同名文章的修订版外,又增加了作者对四位80后同龄人的采访,使得前半部分的理论分析更具有现实感。这篇《80后,怎么办?》的长文最早写于2011年,后来在《天涯》《今天》等海内外知名杂志上发表。这篇文章的特色是作者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对一代人的文化经验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既有对80后文学的细致体认,又有对当下社会
期刊
一、两大阵营之争与当代传媒新态势  自从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体问世以来,关于传媒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就一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从20世纪初至今,学界始终争论未休。20世纪40年代著名的“阿多诺—本雅明之争”,典型地体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圈的两种立场:阿多诺着眼于当时绝大多数影视媒介都被政府或大财团掌控的现象,认为影像技术必定会被统治阶级利用而成为统治者蒙蔽、欺骗大众的有力
期刊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文化研究在争议声中前行,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其“在教育领域取得了完胜,在科研领域也是如此”。[1]然而,文化研究的从业者,依然对这一领域的生存现状和发展前景表达出忧虑和警觉。在美国学者凯尔纳(DouglasKellner)看来,随着21世纪的到来,文化研究用来分析当今全球文化产业中的政治经济因素,激增的新媒体技术以及各种各样大众消费方式的任务日益紧迫,然而,西方文化研究的两大重
期刊
作为广东省精品文化工程项目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玉器通史》12卷本,于2014年9月由深圳海天出版社正式出版。该套书由陆建芳主编,按照时代顺序和古代玉器的自身发展阶段,分为“新石器时代北方卷”“新石器时代南方卷”“夏商卷”“周代卷”“战国卷”“秦汉卷”“三国两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辽金元卷”“明代卷”“清代卷(上)(下)”。撰写《中国玉器通史》的主编和各卷作者当中,有考古部门长期实践在
期刊
2006年于丹在“百家讲坛”讲述《论语》心得引起巨大关注,从此获得了惊人的销量、再版次数和此起彼伏的谴责之声。“于丹现象”成为一个争议不断的话题直到现在已将近十年。  博士们认为这是一场篡改和歪曲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原旨的“文化基因改造”,[1]李泽厚认为《于丹〈论语〉心得》是“是精英和平民之间的桥梁”[2]。论者们注意到“于丹现象”反映出“学术研究的专业需求与大众接受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3],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