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房的悲欢离合:原来父母的爱舍生忘死

来源 :知音(月末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vodsbsbsbsbs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对25岁的张小娴来说,是黑暗的一年。这一年,她面临研究生毕业,面临在重庆市主城区买房落户,面临着爱情开花结果……却没想到就因为买房,父母争吵,父亲张学钢失手勒死了母亲王兰花,被判处无期徒刑锒铛入狱。转瞬间,张小娴失去了亲人、失去了爱情,在命运的深渊里独自熬过了6年绝望时光。
  就在她的生活逐渐平静之际,2016年初,父亲罹患肺癌晚期需要保外就医的消息传来,她,会接纳父亲最后的时光吗?

噩耗袭来:一套房毁了一个家


  “你的父亲张学钢被确诊为肺癌晚期,请家属前来联系保外就医事宜……”2016年1月的一天,在四川省成都市一家智能设备公司工作的张小娴接到监狱打来的电话。挂上电话,张小娴忍不住瑟瑟发抖。刹那间,往事隔着那6年苦涩的光阴潮水般涌来。记得上次见到父亲,还是在6年前的法庭上,是父亲疯狂的罪行终结了她所有的幸福。
  6年前,张小娴的人生经历了冰火两重天。2009年9月,时年24岁的张小娴还是西南大学研二的学生,正与师兄林海宇相恋,憧憬着毕业后谈婚论嫁。林海宇是四川省成都市人,父母都是机关干部,家境優越,本人研究生刚毕业就考入了市直机关,前途光明。张小娴的父母则是重庆万州的下岗工人,父亲张学钢10年前来到重庆市朝天门码头做小生意,经营一个小书店,靠租书、卖书为生;母亲王兰花则租了个小门面卖副食。一家人就住在租来的一套小房子里,生活清贫。张小娴是这对夫妇唯一的骄傲与指望。母亲王兰花得知女儿找了个这么好的男友,一再要求女儿把男友带回家。张小娴一直没答应。被逼不过,便没好气地说:“家里这样窄,往哪儿带?”张小娴的话,让王兰花陷入焦虑。
  王兰花性格强势,在家里说一不二。要强的她一直以女儿会读书为荣,如今女儿马上研究生毕业,又有了条件优越的男友,她更希望女儿能顺利出嫁,过上人人称羡的好日子。可女儿说得对,自家这种情况,怎么好意思让准女婿上门!至少,得在重庆买套房,哪怕一套两居室。可王兰花侧面打听了一下房价,便心凉如水了。他们的钱,连首付都差一大截。这年国庆,正巧原来老同事的女儿嫁入“豪门”,王兰花回老家喝喜酒。婚礼十分奢华,婚车是奔驰、宝马开道。面对众人艳羡的目光,老同事眉梢眼角俱是喜意,却不忘恭维王兰花:“你家小娴肯定将来嫁得更好。”回到市区后,王兰花郁郁寡欢。如今,很多家庭结婚都讲究门当户对,女方家庭条件不好,也容易让对方瞧不起,更别提什么嫁入豪门。为了给女儿将来的婚姻“长脸”,王兰花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在年底前筹齐首付买套商品房。
  可是残酷的现实让王兰花沮丧,她只有把火发在一向“耙耳朵”的丈夫身上。“就是你不中用,挣不到钱。有本事你就在女儿结婚前买套房。”一回到家,王兰花立刻指着丈夫责骂。此后,她逼丈夫和她一起四处借钱,可受尽奚落冷遇也没借到多少。2009年年底,沙坪坝区一处新楼盘开盘,王兰花又带着张学钢很早赶去售楼部,可看到一套最小的两居室房价时,夫妻俩脚步沉重。他们走出售楼部时,竟意外地碰到了张学钢的老同学孙权。孙权说刚给孩子全款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小房子”,言语之间,这只是他资产的零头。王兰花羡慕又心酸:“你的零头,我们拼死也攒不到啊。”回家后,王兰花大声指责丈夫无能,穷得叮当响。她的难听咒骂也随之升级,张学钢在家毫无立足之地,脑子里一片空白,只剩下两个字响在耳边:“房子。”
  周末,张小娴从学校回来了,王兰花又跟女儿谈起了买房一事。张小娴虽然埋怨妈妈没钱就不要瞎折腾,可那眼里藏不住的希冀,刺痛了张学钢的心。第二天,张学钢低三下四地打电话找到孙权,说尽了好话,孙权才勉强答应借10万给他。2010年1月5日,按照约定的时间与地点,张学钢夫妇欣喜地在银行等了大半天。谁知,孙权不但电话不接,人也不见。而他们为了怕错过,一直站在银行门口。寒风里,夫妻俩忍饥挨饿,从早上一直等到下午银行下班,孙权还是踪迹全无。
  从希望到绝望,王兰花怒火中烧,忍不住指着张学钢的鼻子,当街责骂:“你一辈子都没做成一件正事。等娃结婚后,我就跟你离婚,你最好死远一点。”她的声音又高又尖,引起了众人的侧目与围观。张学钢尴尬地装着打电话逃走了。当天晚上,张学钢不愿回家,独自在书店发呆。这些年来,书生气重,性格内向斯文的他一直被老婆埋怨,下岗后挣不到钱,更让王兰花看不起。但张学钢觉得王兰花虽脾气不好,对这个家却尽心尽力,结婚20多年来一直忍让着她。一家人似乎也习惯了王兰花对张学钢的颐指气使。可是,当街的羞辱却触碰了张学钢男人的底线,让他屈辱生怨。当晚8时30分,哪知气恨难平的王兰花又追到书店责骂丈夫。听着妻子口中吐出一串又一串的辱骂,想到下午路人的嘲笑与轻蔑,怒火瞬间淹没了张学钢的理智。就在王兰花背过身时,他一把掐住妻子的脖子。那一刻,他只有一个念头:掐住她的脖子,让她再不能骂了!他闭着眼睛,咬着牙,一辈子的憋屈彻底爆发……
  看到王兰花慢慢瘫软的身体,张学钢这才恢复理智。他惊慌失措地夺门而逃,直到第二天凌晨2点,他借着酒胆将王兰花的尸体背到附近小区偏僻处放下。5个小时后,王兰花的尸体被清洁工发现并报警。警方很快锁定了张学钢,并将他抓捕。噩耗传来,张小娴惊呆了。她第一个念头就是警方搞错了,母亲死了,还是软弱的父亲杀的,这怎么可能?可看到戴着手铐的父亲被警察押着来指认现场,投射给她的眼神是惊惶绝望时,张小娴的天塌了。

消弭怨恨:原来父母的爱舍生忘死


  2010年3月,在庭审时,张学钢对所有罪行供认不讳,还一心求死。张小娴坐在最后一排,看着憔悴不堪、满脸泪水的父亲,愤怒和痛苦的她很想冲上去责问父亲,为什么要毁了这个家,毁了她!
  父亲被抓进看守所后,张小娴曾多次申请探视,想问清缘由,张学钢却坚决拒绝探视。2010年5月,张学钢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押送到重庆监狱服刑。张小娴去监狱探视,张学钢始终拒绝,坚决不见女儿的面。而张小娴在命运的跌宕里,也越来越积蓄了对父亲的怨。血案发生后,她瞬间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一时之间,张小娴一家都成了邻里议论的对象,各种流言蜚语纷至沓来……更让她无法承受的是,男友林海宇在此时选择了逃避,说自己的父母难以接受,还说他是机关工作人员,如果有个这样的岳父会影响晋升……最终,张小娴黯然与之分手。那时,张小娴真的觉得自己熬不过去了:虽然是穷家小户长大,但她一直是父母手心里的宝,亲戚朋友口中“别人家的孩子”,被宠出了一身傲气。可没想到,居然是父亲,把她打回到尘埃里。张小娴整夜失眠,不愿见人。父亲被判刑后,她更是大病一场。所幸,她的导师和好友对她不离不弃,师母把她接到家里养病,细心照顾她。张小娴最终振作起来,研究生毕业后,她选择去了成都。   到成都工作后,她没再去监狱看望父亲了。起初也写过几封信过去,可父亲一封也没回过,仿佛世上已没有他这个人了一样。转眼6年过去了,独在异乡打拼的艰难,让她尝遍了世态炎凉。她想到这一切,都是父亲的冲动造成的,就恨父亲,恨得痛彻心扉。她觉得,她一辈子不会原谅父亲了。然而,监狱打来的这个电话,却让她的双手颤抖:父亲要死了,他竟然要死了!他怎么能要死了!民警电话里的话又在她脑海里回荡:“张学钢本人提出放弃治疗,不要求保外就医。可我们还是希望家属能把他接回家治疗!”张小娴失声痛哭,积攒多年的满腔仇恨也变得绵软无力了。她一遍遍地问自己,要接父亲回家吗?一闭上眼睛,母亲的模样便浮上眼帘。她真能彻底放下,去原谅父亲吗?
  就在张小娴百般纠结时,闺蜜陈华从重庆到成都来看她,知道她父亲的事后,对她说:“孝心不可等待。是他给了你生命,他对你的生恩养恩不能抹杀。你看我,想叫一声爸,却没得叫。”陈华的父母都已去世,她知道陈华对亲情的渴望,或许不久以后,自己也要跟陈华一样成为孤儿了。想到这个的瞬间,张小娴的心揪得发痛。是啊,只要父亲在世,哪怕他罪迹斑斑,哪怕他不跟自己联系,自己就不是“孤儿”。张小娴终于下定决心接父亲回家。
  2016年1月20日,张小娴赶到重庆监狱时,张学钢已因病情严重被送到重慶市第五人民医院肿瘤科救治。张小娴赶到病房外,隔着玻璃看着病床上的父亲,原来记忆中中等身材的他,不知何时变得如此瘦小。他似乎已经听任死神召唤,声音微弱地对看守民警说:“早晚都是一死,别救我了。不如让我早点解脱。”民警陈林劝慰道:“你的女儿已在办理保外就医手续,准备接你回去。”张学钢挣扎着吼道:“让她走,我不出去,死也死在这里。”
  怒火夹杂着心痛袭上张小娴的心头,她猛地推门而入,恶狠狠地说:“你以为我想救你啊,你死了,我就解脱了,在这世上一个亲人也没了!”说完她放声大哭,张学钢的眼角也沁出了泪水……2016年2月初,张小娴终于办理好保外就医手续,来到肿瘤科接父亲回家。主治医生告诉她,如果张学钢积极治疗的话,2年生存率还是很高的。现在的关键问题是,病人要配合治疗。张小娴黯然不语。接出父亲后,张小娴想把他带到成都去,可张学钢死活不去,说他不能拖累女儿,不想讨女婿嫌弃,要回农村老家。张小娴忍无可忍:“有你这样的杀人犯父亲,谁愿意娶我?”听了她的话,张学钢静默良久,突然发出一声悲鸣,用手疯狂地捶打着自己,激动地说:“都是爸对不起你,对不起你妈,我该死啊!”
  随后,张小娴带着父亲回到了万州老家。然而,故地早已物是人非。五年前,张小娴的祖父母相继过世,乡间的旧宅年久失修,后墙都垮了。无奈,张学钢只能跟着女儿再次回到成都。

把情留住:走出深渊用爱注解人生


  张小娴租住在成都二环的一处居民小区,两室一厅的房子,收拾得很干净,却透着没有烟火气的孤单。张学钢内心酸涩难言,佝偻的身子缩得更低了。最初的时光,隔着六年的分离与失母之痛,张小娴对父亲没什么好脸色,话都很少跟他说。
  每天,张学钢也一直躲着女儿。他身体好一点的时候,就早早起来躲在厨房里给女儿熬粥、煎鸡蛋、拌凉菜,把丰盛的早餐摆在餐桌上。女儿起床后,他自己躲进卧室。精神状态好一点后,他去市场给女儿挑最新鲜的鱼,煲好汤后用保温盒装了,让张小娴带去公司做午餐……张小娴没有跟父亲多说话,却在尝到第一口鱼汤时潸然落泪:虽然六年没喝过了,这汤却真真切切是父亲的味道,只有爸爸才知道她不喜欢姜的味道,不喜欢黑胡椒。
  一天晚上,张小娴加班,回家晚了。走到小区楼下,偶一抬头,看到父亲站在阳台上,一边咳嗽,一边向下面张望着。她心里一暖,眼就热了。张小娴决定付出一切努力挽救爸爸的生命,她提出带父亲到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找专家会诊。张学钢坚决拒绝,说他是个罪人,这个病是个无底洞,不值得她这么做。让她把钱留着买房,早日结婚成家。
  张小娴流泪了,第一次向父亲说出了自己内心的忏悔:当年父母之间的悲剧,她也难辞其咎。其实,她很清楚家里的经济情况,知道父母买不起房。可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她对母亲执意买房的行为默许甚至怂恿,才让母亲越来越偏执,导致了悲剧的发生。“爸,妈妈的死,我们都是罪人。所以这些年来,我其实早有能力买房了,却在购房签约时放弃了。我不想买一处没有你们的家。”张小娴跪倒在父亲面前,泣不成声。张学钢也哭了,杀妻之后,这是他第一次酣畅淋漓地落泪,他连连发誓:“爸爸会好好活着,和小娴一起好好活着。”
  不久,张小娴带父亲到医院检查,可专家告诉她,目前张学钢的癌细胞已经转移,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很低,主要治疗方法是化疗结合中医药治疗,让症状得以减轻。父女俩最终达成一致,用药控制病情,保持好心态在家养病。张小娴告诉父亲:经过这场灾难她才发现,房子并不是幸福的前提和保障,她不会再买房。先努力工作,以后会去环游世界。张学钢也支持她不买房,努力工作好好享受生活。可他要求女儿,房子可以不买,但婚必须要结。他要把女儿交到一个好男人手里才放心。
  听了父亲的话,张小娴一阵缄默,长吁短叹起来。在张学钢的多次追问下,张小娴才向父亲吐露:她有一个男性朋友李明涛,是从事职业教育培训的老师。从四年前起就一直追求她。可父母的情感悲剧,在她内心留有阴影,使她害怕迈入婚姻生活,所以未答应对方。张学钢开导女儿:不要因为父母婚姻的不幸,以及曾经的爱情挫折,就放弃如今真诚的小李。为了给女儿把关,他还要求见李明涛一面。看着眼前的李明涛虽相貌平平,但举手投足沉着稳重,很有男人的担当,张学钢非常满意。他诚挚地说:“我对不起小娴和她的妈妈,小娴因为我吃了很多苦,希望你能心疼她,照顾她。还希望你能接受我们的教训,如果你们不想在一起了,千万不要勉强、不要动气,你只要通知我,让我接她回家。”在父亲颤抖的声音里,张小娴泪如雨下。
  李明涛也被张学钢的父爱打动了,答应与张小娴好好交往。2017年3月,两人幸福地步入了婚姻殿堂。结婚后,李明涛像对待亲生父亲一样帮着妻子照顾岳父。张学钢去医院化疗,他忙不迭地跑前跑后。化疗后的张学钢走不动路,李明涛就背他上车。病友们都夸这样的女婿难得,张学钢幸福满溢。
  可现实生活难免也会磕磕碰碰。2017年8月,李明涛没有跟妻子商量就辞职了。他原本内向,有事爱闷着。张小娴知道后,非常生气:“这么大的事你都不商量?你辞职了想干什么?”李明涛闷声说:“领导老找茬,我干得不痛快。”张小娴大吼:“你那么喜欢自由,我给你自由!”李明涛被激怒了:“你是不是就像你妈一样强势?”说完甩门而去。张小娴一时愣在那里,半天没有说话。张学钢在卧室听到了女儿与女婿的争吵,他开门出来,给女儿倒了一杯水,说:“小娴,家和万事兴。如果当年不是我和你妈常年争吵,我们这个家还在……”他告诫女儿,人在内心烦躁时,总是把气撒在离自己最近、也最爱自己的人身上,这是最愚蠢的做法。半小时后,张学钢出门拎回了卤菜和4瓶啤酒,他打电话叫回女婿,并对女儿说:“娃,矛盾不要过夜,凡事都摊开了说。”在父亲的要求下,张小娴主动向丈夫道歉,李明涛也向妻子解释说他已经有更好的单位邀请了,夫妻俩一下子就和好了,并答应父亲和睦相处。
  2018年2月,张小娴有了女儿笑笑。看着父亲张学钢抱着外孙女喜极而泣,她的内心一片安宁,这个新生命的诞生,预示着一家人新的开始。她决定尽全力维持父亲的生命,等孩子稍大些,就带着父亲和女儿一起去环游世界……这曾经伤痕累累的家庭,终于有了新的幸福走向。
  (因涉及隐私,文中除张学钢外其他人物均为化名,相关信息均做了技术处理。)
  编辑/周莉
其他文献
吴小丁在乡下读小学时,有一次,教室里的一块玻璃窗户被大风刮落,摔得粉碎。到了冬天,北风从那缺了玻璃的窗户呼呼地灌进来,同学们都冻得难受。那天上课时,天气实在太冷了,大伙儿只好拼命地跺脚取暖。老师皱了皱眉头,叫大家要克服困难,不怕寒冷,认真听讲,停止跺脚。老师当然是有威信的,同学们都渐渐安静下来。吴小丁忍不住说了一句:“老师,这寒风太厉害了,过一会儿大家还是会冷的,得让学校把窗户补上才行呀!”  老
30多位日本老兵穿戴整齐,或拄着拐杖,或坐着轮椅,来到中国驻日大使馆。  他们大都八九十岁,女士们白发苍苍,男士多已秃头,但都精神抖擞,腰板挺得笔直。一位身着军装,胸前别着十多枚中国奖章的老人还兴致勃勃地和老友叙旧。他们有个共同身份——日本籍解放军战士。  这天是9月25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正为日本籍解放军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颁发仪式。中国驻日大使孔铉佑表示,日本籍解放军为
老爷子住一楼,每天骑一辆带后挎斗的电动车,带着他的两条狗出去遛弯儿,很大声儿地和邻里们打招呼,突突突地走了,又突突突地回来……  两条狗對早上的节目比较感兴趣:吃硬早点,一斤手把肉和一壶奶茶。老爷子喝茶,两条狗吃肉,隔了大厅的玻璃,吃得、喝得津津有味儿。一顿早餐一般要吃到上午十点左右,中午就啥也不用吃了。  下午呢,老爷子就带着狗到街心花园去遛弯儿,回来就烫烫脚,一个老人、两条老狗,呼啦地喝上一口
关于普京的助理弗拉季斯拉夫·苏尔科夫,西方媒体给他贴过很多标签——“克里姆林宫的灰衣主教”“俄罗斯的马基雅维利”“普京理论体系的缔造者”……其中最简洁而准确的可能就是“普京的文胆”。其实这些标签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这个素来低调神秘的男人,20多年来一直受到普京倚重。  2019年2月11日,就在俄罗斯总统普京即将发表年度国情咨文前夕,苏尔科夫在俄《独立报》上发表了一篇长文《普京的长久国家》,提出
1982年,中篇小说《人生》出版发行,一时间轰动全国,作家路遥因此成了名人。出名之后,很多以前帮助过路遥的人来找他拉关系、求他办事。但他毕竟只是个作家,认识的人并不多,一时间无法满足亲友的所有要求。于是有人埋怨他出了名就忘了本,没有人情味儿。  面对亲友的埋怨,路遥很苦恼。于是他托家人给朋友们带话,说并不是他不愿帮忙,不报恩,而是他能力有限,听起来“名声大”,看起来“面子大”,事实上没实力。打官司
满门英烈  1929年8月30日,午后的上海。天,阴沉沉的。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笼罩在一片血雨腥风的气氛中。一位英气逼人的青年男子高唱着《国际歌》,高声呼喊着“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蒋介石”“中国苏维埃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迈着沉重却无比坚定的步伐走向刑场。他就是彭湃,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农委书记、中共江苏省军委书记,就义时,年仅33岁。  就在彭湃牺牲前一年,即1928
野村晋吉夫妇,在东京闹市区开了一爿“野村理发店”,夫妇俩起早摸黑,拼命干活,好不容易才积攒下26万日元。  这天一早,晋吉刚打开门,就见从外面进来一位男顾客,五十多岁年纪,脸色较黑,长相难看。他对晋吉的热情招呼不理不睬,一声不吭地走到镜子前坐下,然后打了个哈欠,就闭上了眼睛。  晋吉平时有个习惯,喜欢推测顾客的职业,而且猜得很准。可今天,晋吉左瞧右瞧,怎么也判断不出这位顾客到底是干什么的。越是猜不
来自上海的医生萧然,从小被妈妈要求长大后学医,因为他妈妈认为他们家在医院没有关系,他爸爸患癌后才很快去世。等到萧然成为一名医生后,事情的发展,真的能如他妈妈所愿吗?  托“关系”拯救绝症的姨父  2020年7月1日,萧然妈妈给他打电话,说他姨父被诊断出肝癌晚期,已经不能开刀了。  萧然出生在上海,爸爸在他上幼儿园时因患肝癌去世。“要不是因为在医院里没有关系,你爸怎么会那么年轻就走了?”这句话,妈妈
御医传人  清咸丰年间,京城太医院有个御医叫做吴轩清,擅长拔毒祛伤,无论痈疽恶疮、箭毒刀伤,都能药到毒除。有一回,咸丰皇帝去西山狩猎,遭歹徒暗算,左肩中了支毒箭,从马上摔下来,昏迷过去。  现场顿时一片慌乱,就在众太医束手无策的时候,还没有名气的吴轩清查看了咸丰皇帝的伤口,明白这箭头抹了蜘蛛毒,若不迅速拔毒,轻则残肢,重则丢命。只见吴轩清镇静地打开药箱,从玳瑁瓶里倒出十多颗小药丸,一半捣碎了敷在咸
兰博基尼警车、ATM机吐黄金、狮子豹子当宠物……这些,是迪拜让世人很容易联想到的画面。  据说,动作明星成龙在迪拜拍摄电影《功夫瑜伽》时,迪拜王子免费提供包括布加迪、法拉利、宾利等品牌在内的共70多辆豪车,让他想怎么撞,就怎么撞。迪拜公主还把自己的宠物狮子借给成龙,陪他在市区飙车。最后,人没晕车,狮子反倒吐了。  迪拜土豪的这类新闻,时常见诸报道。可他们还有一个奇特爱好,却突破了常人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