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阿鲁蒙古伊苏特部贵族祖源考述

来源 :清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tongy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元末期的蒙古伊苏特部作为“阿鲁蒙古”㈨重要一员,归附清朝后伊苏特部未被设立在外藩蒙古札萨克旗行列,其主体最终被编人满洲八旗。因此,从清代官修文献《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以下简称《王公表传》)及佚名《蒙古黄金史纲》等清代蒙古文史籍中找不到有关伊苏特部诸贵族的信息。反而,《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以下简称《通谱》)、和《八旗通志初集》(以下简称《初集》)等有关八旗的官修文献不仅对其立有较为详细的列传.
其他文献
清朝统一新疆后,在各地陆续设立五处义仓。乾隆四十八年起,大部分义仓相继裁撤。新疆建省时,在地方官的倡议下,再度兴设义仓,并根据该区情况,逐步在各乡镇广泛设立义仓。本文通过梳理清代新疆义仓相关档案资料,来探究义仓与当地社会的关系。
咸丰七年,胡林翼在湖北推行漕务改革,将漕粮一律改折征收,以漕折银解部。这改变了漕粮征收本色之定制,调整了不合时宜的收支结构。咸同年间,各省纷纷效仿湖北,重订钱漕章程,此为"第二次耗羡归公"。同治末年起,湖北在漕粮折征基础上,每岁由招商局采买海运米三万石。甲午战后,漕折银转用于外债、赔款之急需。19世纪后半期的漕运制度之剧变,反映出漕务运作中核定成本、依赖市场的程度大为加深,不计成本的"贡赋逻辑"逐渐被取代。
19世纪之前,由于中西交通的不便,出访欧洲的中国人少之又少。一般以为,明清之际最早到达欧洲的教徒是郑玛诺,他也是第一位中国籍耶稣会士。之后比较著名的还有跟随比利时传教士柏应理(Philippe Couplet,1623-1693)赴欧的沈福宗,跟随法国传教士梁弘任(Artus de Lionne,1655-1713)赴欧的黄嘉略,跟随意大利传教士艾若瑟(Antonio Francesco Giuseppe Provana,1662-1720)赴欧的樊守义,还有跟随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Matteo Ripa
文章以浙江松阳石仓阙氏所藏家族宗谱、文书为核心,通过梳理其中隐藏的人口与经济信息,考察其家族人口行为和其人口行为背后的经济驱动力。为所谓马尔萨斯式的中国生育模式提供一个反例。文章的研究表明,阙氏家族可以根据经济情况的好坏调节其生育行为,从而使生活维持在一定的水准之上。由此可见,在一个辽阔的国家内部,也许的确存在着所谓“无节制”的生育。但也同样存在着如同石仓阙氏一般极具现代性的人口生育模式,马尔萨斯式的中国人口模式并不能一概而论。
期刊
文章通过构建企业创新生产函数并引入国际人力资本流动因素,对中印两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并重点考察了国际人力资本流动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技术创新主要来自高研发投入和以FDI技术溢出为代表的国际技术扩散,而印度则更多地依赖国际人力资本流动引致的技术创新、内需及制度方面的政府支持,以FDI为代表的国际技术扩散对其技术创新作用甚微。印度在国际人力资本流动推动技术创新方面比中国更具优势,中国技术创新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印度依靠人才国际化推动创新的模式相比潜力相对不足。
期刊
在梳理图书文献中各种实例后,本文认为《律例馆校正洗冤录》虽是官书,但它并非不可挑战的常规。在继承元明以来活用《洗冤录》的脉络下,清代的检验知识和制度,其实比过去认为的更有弹性。例如利用案例、使用坊间著作来补充官方的不足;仵作也有一定的发挥空间,不只是单纯的机械性操作。官方与民间著作,官员和仵作,案例,无论是在知识或制度层面,这些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口语学习在基督教在华传教士的传教生涯中占据重要地位。美国长老会传教士经历了对“中国口语”想象的破灭,进而认识到宁波土白与其他口语形式的巨大差别,并开始投身于宁波土白的学习。传教士立足宁波地方社会,自觉将学习重心完全倾向土白学习,并创造了罗马字注音体系和汉字拼写体系来书写宁波土白。传教士因应新形势,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口语考核形式,在提升口语学习效率的同时,吸收了官话的口语风格,并成功将汉字纳入口语学习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