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稻瘟病抗性基因Pizt和Pib培育江苏粳稻稻瘟病抗性新品种

来源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xj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瘟病是对水稻生产具严重威胁的真菌病害,培育聚合多个抗稻瘟病基因的抗病品种是防控该病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以优质、高产、感稻瘟病的中间材料L0为受体亲本,与携带Pizt和Pib基因的粳稻品种武运粳21号杂交,经分子标记及系谱选择、抗性鉴定和农艺性状鉴定,获得6个不同类型的稳定株系.苗瘟及穗瘟抗性鉴定表明,含不同基因组合的抗性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携带Pizt/Pib的L5株系抗性频率与武运粳21号相当,显著高于仅携带Pizt或Pib的株系.将L5株系参加江苏省中熟中粳淮南迟播组中间试验,最后审定定名为扬粳3491.该结果表明利用粳稻中广泛分布的广谱抗病基因Pizt,再聚合其他染色体位点的抗性基因,可有效地提高江苏粳稻品种的稻瘟病抗性.这一研究还表明利用分子标记选择可快速实现多个抗病基因的聚合,有效缩短水稻抗病育种进程.
其他文献
为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对黑色素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利用差速超速离心法提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Western blot方法鉴定外泌体形态、粒径和蛋白质;利用CCK-8法、细胞划痕试验、Transwell试验检测不同浓度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对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呈杯托状,平均粒径70 nm左右,表达标志性蛋白CD63和CD9.不同浓度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对黑色素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有促进作用,且呈时
为考察Hp感染慢性胃炎与胃黏膜菌群的相关性,根据13C呼气试验结果将慢性胃炎患者分为Hp感染阴性组(无感染组)和阳性组(感染组)各3例,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胃黏膜菌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Hp感染组中变形菌明显高于无感染组,而厚壁菌、拟杆菌等显著低于无感染组;在属水平上Hp感染组中螺杆菌、链球菌和放线杆菌极显著高于无感染组,而沙雷菌、unidentified-Chloroplast和不动杆菌极显著低于无感染组;在种水平上Hp感染组有幽门螺杆菌,而无感染组则是粘质沙雷菌;Alpha和B
为查明某养殖场鹌鹑大量死亡的原因,采集病死鹌鹑的脏器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测定疑似细菌的耐药情况,并进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病死鹌鹑剖检病变主要表现为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肾脏肿大;分离菌株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呈无色、半透明菌落;能发酵赖氨酸和β-半乳糖苷;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培养和多重PCR(mPCR)试验确定其为鸡白痢沙门菌;该菌对苯唑西林等6种抗菌药耐药,呈现多重耐药性;气囊接种鹌鹑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9.5×105 cfu.这一研究说明鹌鹑的死亡是由鸡白痢沙门菌引起的,为鹌鹑的种群防控净化提供了理论依
为探究羊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的生物学特性,对3份送检病死羊的肺脏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将分离到的3株菌株分别命名为P1、P2和P3.3株菌株经多杀性巴氏杆菌特异性基因kmt PCR扩增阳性,随后检测荚膜血清型、多位点序列分型、18种毒力基因、药物敏感性和致病性.结果表明:3株分离株均为荚膜血清型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1和P2序列型均为ST131,P3序列型为ST320;3株菌株的毒力基因各不相同,P1—P3均携带毒力基因RpoB、OmpH、ToxA、NanH,P
为制备鼠抗鸡膜联蛋白A2(ANXA2)多克隆抗体,检测ANXA2蛋白在鸡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先构建鸡ANXA2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ANXA2,将其转化入大肠埃希菌中进行诱导表达;采用切胶纯化和切胶免疫小鼠的方法制备鸡ANXA2多克隆抗体,然后利用该抗体检测ANXA2蛋白在4周龄SPF鸡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鸡ANXA2重组蛋白His-ANXA2在IPTG终浓度为0.1 mmol·L-1、诱导时间为5 h的条件下表达量高.通过切胶纯化和切胶免疫方法获得了具有较高效价和特异性的鸡
将不同生长阶段的芍药籽制成饼粕,经不同酵母发酵后,比较发酵前后产物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抗氧化活性、总还原能力、蛋白质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综合评价抗氧化活性变化;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分析发酵前后的成分变化.结果表明:芍药籽饼粕成分随芍药生长时期的延长而变化,30 d时富含白藜芦醇苷、白藜芦醇、ε-viniferin,60 d时以白藜芦醇苷为主成分,90 d时以suffruticosol的同分异构体为主成分.芍药籽饼粕经3种酵母发酵后,抗氧化活性均有所提高,其中扣
以2011-2012年全国北方片花生区域试验的9个品种在16个试验点的产量数据为材料,利用基于GenStat的GGE Biplot双标图法分析参试品种的丰产、稳产和区域适应性.结果表明:全国北方片花生16个试验点可分为3个类型区,在3个类型区表现最好的4个品种分别为P09-2、开农172、粮花2号和青花1号.在9个花生品种中,P09-2、开农172和粮花2号在区域试验中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且适宜种植的试验点较多.开农172丰产性和稳产性均居参试品种前3位,是花生生产上具有推广价值的品种,适宜在河南、
施用缓释尿素部分替代普通尿素是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重要措施.在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适合小麦作物高产稳产的普通尿素与缓释尿素的适宜配施比例尚不明确.通过大田试验,在前茬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以不施氮为对照,研究普通尿素与缓释尿素不同配施比例(10∶ 0、5 ∶ 5、4 ∶ 6、3 ∶ 7)对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尿素与缓释尿素配施比例为5 ∶ 5处理小麦产量、氮肥表观利用率、籽粒及植株含氮量最高,分别比常规施用普通尿素(10 ∶0)处理提高9.02%、8.40%、5.41%、7.94%.在
为探究红凤菜一年中总黄酮、总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抑制α-淀粉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收集2019年1-12月的12份红凤菜,以95%乙醇提取,得到12份提取物.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月份红凤菜总黄酮和总酚含量;以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采用ABTS和DPPH法,评价不同月份红凤菜抗氧化能力;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采用α-淀粉酶抑制试验,评价不同月份红凤菜抑制α-淀粉酶活性.结果表明:红凤菜1、2、12月总黄酮和总酚含量较高,抗氧化能力和抑制α-淀粉酶活性较强.这一研究提示红凤菜更适合在1、2、12月药用及食用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水稻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迫切需要开展基因组功能的研究,其中突变体的获得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构建水稻突变体库是挖掘优异种质资源、分离并鉴定基因功能最直接的办法.概括了几种早期常用的突变体库构建方法,重点介绍了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创制突变体库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