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应创设生活情景,培养学习兴趣;采用直观形象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习兴趣;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学以致用,体验成功,激励兴趣。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兴趣;生活情景
  心理学上的兴趣是指一个人对于某种事物及某项活动的积极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对某一学科感兴趣,就会主动地、积极地去探索该学科的知识,并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学生才能爱学、乐学、会学、善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功课的前提,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起点,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育教学工作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应创设学生喜闻乐见、易于理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应用于生活。这样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使学生激情饱满地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去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体验出发,抽象出数学问题,创设生动、形象、有趣的生活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24时计时法的学习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写自己几点起床,几点去学校,几点吃饭,几点睡觉。然后同学之间相互比较,找一找共同点与区别。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经验创设符合学生的生活情境,使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这样便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中,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轻松快乐地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采用直观形象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直观、形象的东西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在平时的教学环节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教学。数学概念是抽象的,每一个数学概念和法则都是抽象概括的结果。数学被普遍认为是比较单调和乏味的,因为数学本身是非常严谨和讲究逻辑的学科,其内容安排不如语文那样生动形象,又没有科学那样直观易懂。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好,而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对生动、形象的事物容易记住,而对枯燥、抽象的事物毫无兴趣。在教学中多利用教具,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學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创设生动、逼真、形象的教学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和观察物体时,采用教具与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演示过程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去动手操作,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三、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如果没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那么学生对所学内容很难产生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1)教师要为人师表,尊重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严于律己,作学生的表率。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行教育。(2)教师要关爱学生,有一颗关爱学生的心,和学生成为好朋友,从细微处关心学生。“细微之处见真情”,对学生而言会产生一种出乎意料的喜悦,对老师的亲切感也会倍增。(3)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和学生和睦相处。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性格、爱好等,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值得信赖的朋友,自觉愉快主动地接受老师的教育,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4)要善于鼓励和赞美学生。渴望得到别人的鼓励和赞美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要求,孩子更是如此。这样便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习兴趣。
  四、学以致用,体验成功,激励兴趣
  学过的知识只有应用于实践才能彰显它的活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情境中,学习与运用相结合,进而实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当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某种成功体验时,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一次成功就会增强自信心,学生回答问题就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成功的感觉。例如,学习了“长、正方形面积计算”后,请学生计算如果给教室铺地砖,需要铺多少块地砖等等。又如,学习了“人民币的认识”后,安排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购物结账。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让数学快乐地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心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喜悦与快乐,真正做到好学、乐学、会学。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张春兰.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誗编辑 董慧红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在我国的高中教育中,数学教学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高中数学有其教学的复杂性,因此,只有在教学中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中数学教学中函数的单调性
目前在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中药制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可以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因此,人们就将许多的先进的生产技术应
<正> 一丁玲走上中国文坛,是以她具有独创性的短篇小说打动读者的;丁玲获得世界声誉,是以她的史诗般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赢得更广泛的国内外读者的。由于她在小说创作上的杰出成就,使得国内外的丁玲研究者,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她的小说的研究上,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切不可忘记,丁玲也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她写的许多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散文,以其真挚的深情、浓郁的诗意深深地感动着读者。她的散文,不但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应有足够的评价;就是对当前的散文创作,也有着许多重要启示。
变电运行作为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行业,其中有很多对技术性要求较高的问题,也有很多对技术性要求较弱但很复杂琐碎的事情,要保证电力安全稳定运行,必须综合处理好方方面面的事情,不能
<正> 刘心武同志的中篇小说《如意》、《立体交叉桥》发表后,立即引起评论界的强烈反响。其中以赞扬者居多,主要是赞扬小说对“人性美”的歌颂和它的“人道主义的思想倾向”。有的论者还就此引伸出了“人道主义的文学主张”,即认为,只有“用人道主义来充实和深化现实主义”,才能创作出最优秀的作品,才能攀登文学的高峰。这就涉及到了人道主义在社会主义文学中的地位、作用,社会主义文学的灵魂和指导思想究竟是什么等问题,是应该讨论清楚的。 一 《如意》讲述的是一位学校的老勤杂工的故事。老勤杂工石义海从小是“育婴堂”
摘 要:为了培养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优秀人才,职业教育电工专业必须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改革,构建与当代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本文针对职业教育电工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试图从建立项目导向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职业化专业技能训练平台、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构建一套新型的专业人才陈培养模式。  关键词:工作过程;项目导向;校企合作;专业技能训练;“双师型”;职教电工
初中阅读是初中生语文词汇积累、句型语法学习以及语感培养、内涵升华的重要时期。随着近年来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更重视在初中语文阅读上下工夫。初中语文阅读也是在考
朗香教堂的设计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20世纪最为震撼、最具有表现力的建筑。通过对朗香教堂的空间设计、形体设计和质感、细部的装饰和色彩处理以及光和影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领悟新课程的理念,对教学要进行及时的反思,结合现行的教材反思学生的困惑,反思教学中的疏漏和亮点,反思疑点。
<正>一 西山会议派是以张继、谢持、邹鲁等人为首的国民党内部的一个右派集团。1925年11月,他们因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召开非法的“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反苏、反共、反对国共合作,另立中央,故称之为西山会议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