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振兴背景下传统紫砂工艺的现代学徒制传承实践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wd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国家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当下,结合国家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部署,围绕传统紫砂技艺的现代学徒制培养项目的实践,从明确合作主体、融合课程体系、共享师资场地等方面,探索职业教育体系中传统技艺现代传承人培育的可行性。
  [关 键 词] 紫砂技艺;融合;现代学徒;传承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1-0058-02
  一、国家对传统工艺的不断重视
  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正是因为有了各民族的实践与探索才有了丰富多彩的传统工艺文化,风格特点显著的传统工艺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宝贵财富。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猛烈冲击和多元文化的相互渗透,民族传统工艺正经历着传承与发展的瓶颈,并逐渐被人遗忘。尽管我国自1997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在法律和法规的层面上进行了确定,但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而显得很无力。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又进一步发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
  出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为保护传统工艺营造了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然而我国多民族共存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又面临传承途径与技术更新的现实问题。2017年3月,文化部、工信部、财政部又进一步下发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发掘与运用工艺理念与元素,丰富题材与品种,提升水平与品质,培育工匠与品牌等多方面进行了规划,还明确“建立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将传统工艺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重点;加强传统工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和理论、技术研究;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和整體品质;拓宽传统工艺产品的推介、展示、销售渠道;加强文化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等十项主要任务”,较为全面地指出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的主要任务和具体目标,新时代背景下和多元文化影响下,我国传统工艺缺乏活力和生机,传承队伍也面临快速缩减,甚至随着艺人的老龄化逐年在消亡的现状来说,是我国传统工艺创新发展的新机遇。
  二、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
  近年,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指导性文件不断出台。纵观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
  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可以看出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关注与指导从宏观的规划到深入的政策指导,推动者职业教育改革往纵深方向发展。特别是2014年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和2017年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更是把产教融合和校企协同育人理念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坐落于传统陶瓷工艺历史悠久的陶都宜兴,且处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和内涵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在职业教育范围内,结合宜兴传统紫砂工艺的现代传承的需要,开展紫砂工艺的现代学徒制项目实践是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服务地方文化的探索。
  三、紫砂工艺现代学徒制传承实践
  宜兴西溪遗址和骆驼墩遗址等考古遗址的发掘把宜兴制陶史推进到了新石器时代。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独特造型法则闻名于世,其一系列经典、规范化的技艺和形态,曾经在世界文明史上熠熠生辉。然而,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的改革,私营企业的增加,海外华人的追捧和宜兴“紫砂名城”的效应,使紫砂器的销量空前增长,市场上出现无序竞争,以次充好,弄虚作假的现象,导致工艺水准下降和大量消耗原料的粗放式经营格局。此外,面临着脆弱的家族式、师徒式传承方式,加上从业者普遍知识结构简单、学历水平低、设计理念弱、存在太多固定的思维模式,以及新教育模式成长起来的年轻人面对更多从业诱惑,不愿意成为周期长、见效慢的传统紫砂技艺的传承载体等问题,越来越成为宜兴政府、陶瓷行业、陶瓷产业和职业教育改革越来越关注的热点。
  (一)多方参与,确立合作主体
  在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和传统紫砂技艺大师的参与指导下,按照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在职业教育允许的范围内,围绕传统紫砂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传统紫砂技艺现代传承人的培育等需求,由地处宜兴且有六十年办学历史的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和被誉为“艺术的殿堂、人才的摇篮”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共同开展传统紫砂技艺的现代学徒
  制培养项目,并且签订合作培养协议,严格按照《意见》“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要求,校企双方与学生签订三方协议,并共同制订联合招生的招生简章以及相应的学籍学分管理制度,充分明确了校企双方在项目实施和学生培养过程中的责任。
  (二)瞄准目标,融合课程体系
  针对传统紫砂技艺的现代学徒制培养项目的培养目标,校企双方共同在课程设置方面,根据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和传统紫砂技艺的制作流程分阶段的设置课程,通过素描、构成、装饰图案、书法等课程强化学生的造型基础能力,通过紫砂成型基础、紫砂手工工艺·圆器、紫砂手工工艺·方器、紫砂手工工艺·花器强化传统紫砂的技艺和对紫砂历史文化的认识与理解,通过陶瓷造型设计、3DMAX、现代陶艺、综合设计制作·紫砂等课程对传统紫砂技艺与形式进行新的设计和表现,通过茶道艺术、摄影技术、photoshop等课程拓展紫砂现代传承人的相关职业技能,对接紫砂现代传承人的培养目标。
  (三)配备师资,完善实训条件
  根据紫砂技艺现代传承人培养过程中师资情况的实际,联合紫砂工艺厂的紫砂大师,参与到课程教学过程中。传统技艺特色明显的课程由企业大师直接参与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像紫砂工艺厂研究员级高级工艺师张正中、华健、陆虹炜等都是在专业实践课程中直接与学生面对面,对于传统紫砂技艺的工艺流程、材料特性、形式表现都是非常直观的呈现,能够让学生加深对紫砂技艺的理解与认识,能够原汁原味地学习和掌握紫砂技艺,在后期的综合设计课程中由企业师傅和专任教师共同授课,企业师傅在紫砂技艺方面具体指导,专业教师在造型设计方面具体指导,实训场地也是由学校实训室的实践教学场地的项目模拟实训,到企业实训车间的真实生产场地顶岗实践的相互切换,教学中学生在“学生”和“学徒”间相互转换,教师在“教师”和“师傅”间相互切换。   (四)校企协力,作品商品转换
  对该项目中单元课程教学的评价,联合企业师傅、专任教师、行业专家形成评审专家团队进行综合评价,保证学生在项目培养过程中成绩的客观性,企业在对学生成绩的评定过程中具有一票否决制。单元课程的教学成果,即课程中的学生作品,由企业针对性地选择成为企业商品进行生产,又或是企业的订单由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一起带领学生进行设计,提供设计方案和制作作品,这样学生作品和商品之间的转换,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不断创新的积极性,更能够提升学生对市场需求、企业需求的认识,为毕业后进入企业就业做好前期的铺垫。
  四、紫砂工艺现代学徒制项目意义
  (一)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结合宜兴地方传统紫砂行业的现状,紫砂技艺发展的困境以及传承队伍整体水平较低的情况,“由陶而生、因陶而兴、为陶而荣”的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要求的推动
  下,在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的指导下,开展紫砂技艺现代学徒制培养项目,深挖传统技艺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搭建载体为技艺传承助力,深化改革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作培育传统紫砂技艺的现代传承人,为紫砂技艺从业者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活力,是产教融合、协作育人的实践与探索。
  (二)系统研究紫砂技艺
  在紫砂技艺的现代学徒制项目实践过程中,具有较高学历水平和研究能力的专任教师与企业师父、行业大师有了近距离的
  接触,对传统紫砂技艺的制作要点、知识结构和能力需求等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与企业师父共同编写《紫砂手工工艺》教材的基础上,同时对紫砂的历史文化、技艺特点、矿源考察、经典佳作、代表人物等,有了一系列较为完整的整理和研究,并且通过现代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网络课程资源、虚拟实训空间、展品鉴赏、代表人物事迹等对传统紫砂技艺有完整的数字化呈现,通过信息技术进一步推广传统紫砂技艺。不仅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理解并且喜爱这门工艺,而且能够弘扬和推广紫砂文化。
  (三)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無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传统紫砂技艺的现代学徒制培养项目,积极探索和寻求传统紫砂技艺结合“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教育中实施与开展的可能性,是对宜兴传统紫砂工艺现代学徒制传承方法与途径的一种探索,为宜兴均陶堆花工艺、宜兴彩陶工艺、宜兴美陶工艺以及我国其他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结合当下文化部、工信部、财政部下发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具体部署,对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传统陶瓷工艺新人和促进陶瓷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有着直接的实践意义。对我国有着深厚历史沉淀和经典形态样式且面临“人在技在,人无技绝”困境的众多传统手工艺来说有一定的借鉴和应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国钦.地方高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16(4):77-81.
  [2]徐艺乙.当下传统工艺美术的问题与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14(3):29.
  [3]文化部,工信部,财政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Z].国办发[2017]25号.
  [4]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Z].教职成[2014]9号.
  编辑 张 慧
其他文献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更是学习英语的主要任务之一,能够阅读英语原著,查阅外文材料是大多数英语学习者的共同愿望,因此,阅读教学一直受到相当的重视.
期刊
王佐林,医学博士、齿学博士,同济大学长聘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牙组织修复与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五届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口腔科医师分会第一、第二届会长,《口腔颌面外科杂志》主编及十余本杂志编委等。同时,还担任国家卫健委口腔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口腔种植学》主编,国家卫健委口腔医学高级职称教材《口腔种植学》主编,全国高等学校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十三五”规划教材《口腔种植学》副主编,国家卫计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涵盖着丰富的设计元素,而这些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东方文化的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现代服
摘 要:美术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是幼儿表达内心世界最直接的一种方式。美术活动是一种造型艺术,是培养幼儿创造精神的最好的课程之一。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在幼儿美术教育中,解放孩子的思想,使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身体,使他们能动;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尽情的玩,尽情的画,说出他们对现实世界的精彩神奇的
进入21世纪,世界珍稀名贵鱼类--鲟鱼的生境一再告急.联合国在今年年初警告说,目前很多鲟鱼种类正面临着“严重的数量骤减威胁”.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WWF)近年来也不断呼吁,必
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的理论创新.根据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思想,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与实践联系,和谐社会是
新课改环境下的物理课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物理学习的高效性和教学目标,对于教师和高校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以学生为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培养学
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保证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当下的小学教育工作,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是一项重要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