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k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意义
  数学是集逻辑推理性和思维拓展性于一体的综合科目,在小学基础教学阶段来说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并且對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也是有着重要影响的。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因此,他们的思想和意识还依然处于萌芽阶段,熟练于具象化思维方式的他们是很难理解抽象性较强的数学知识的,而学生一旦在学习中遇到了挫折,加之教师又不能及时的了解和帮助,那么久而久之必定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基于此,我们就需要对数学教学进行改革,摒除落后的教学思想,摆脱陈旧的教学方式,通过新式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学习的信心,让学生真正能够在学习中既收获知识,又享受到乐趣,为学生创造出一种十分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
  二、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一)摒除传统教学观念
  在落实新课标的背景下,要想让小学数学课堂呈现出一片新的教学面貌,那么首先就应当从改革教师教学思想入手,虽然新课程改革的脚步不断向前推进,但是我们也应当认识到,由于传统应试教学思想的根深蒂固,部分教师依然未从传统应试教学思想中摆脱出来,数学考试前大量应用题海战术提升小学生应试能力的现象屡禁不止,笔者不能否认,这确实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学生的数学解题和应试能力,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得到,此种做法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的个性和主体地位不能凸显,因此,笔者认为,实施教学改革的首要关键就是让小学数学教师转变落后的教学思想,让新课标思想深入人心。
  (二)让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连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这一点毋庸置疑,那么,教师在教学数学知识时,也就应当注意将教学工作与生活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生活实践中其实蕴藏着很多的数学信息和教学资源,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来讲,这也是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关键。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可以在教学的实践中,多与生活中的某个点或者某件事情相关联,让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共同性,与生活经历产生共鸣,如此,可以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得不再陌生和乏味,真正让学生爱上数学课,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扬起远洋的风帆,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水桶,或者是小学生喝水用的杯子等物品,让学生通过联想这些生活实物的方式,将数学问题转变到这些实物上进行分析,如此,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几何问题的解题思路,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三)引入合作教学,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及创新精神
  数学新课标还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通过实施小组合作教学,可以有效的达到这一教学改革目的。小学生一般具有喜爱交朋友、乐于与他人沟通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师实施小组合作教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在学习的通过收获更多的友谊,领略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不断开阔思路的实践中培养自身创新精神。
  例如,教师在教学“圆形的面积”知识时,为了让小学生明白圆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可以让小学生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探讨如何通过以往的知识验证圆形面积公式,如此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探索意识,经过一段时间的探讨、动手实践、总结等过程,学生明白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概言之,在新课标理念下,为了落实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数学教师可以从强化自身新课标教学思想,让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以及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等角度,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优化数学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可见,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学生想在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与不断优化,让沉闷的数学课堂焕然一新,似乎课堂活了,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践操作、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探索空间,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然而,如果我们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就不能只看到它成功的一面而忽视了同时存在的问题。  一、情境迷失方向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通过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帮助
期刊
P48 Unit 5 Dinner’s ready Part A Let’s talk 教案
期刊
现在的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部分具有题材广、体裁多、容量大、方法灵活的特点。它寓知识于音乐,在开阔学生音乐视野上发挥着巨大作用。欣赏音乐作品会涉及到文学、历史、地理、戏剧、舞蹈、风土人情等方方面面,还可能涉及到许多题材、体裁、风格等形式各异的内容。所以,要想上好这们学科,就要求音乐教师必须有良好的音乐文化素养,具备多元化教学的能力,而并不是简单的采用教师放音乐学生盲目聆听。音乐欣赏是一个科学的、系统的
期刊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朗读课文,理解千岛湖之美丽,感受到千岛湖岛上、湖中蕴含的勃勃生机和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  能力目标:以读促思,培养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語言美,体会举例子说明方法的作用;通过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欣赏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美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千岛湖岛上、湖中蕴含的勃勃生机和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  难点:体
期刊
【案例呈现】  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减法时,首先引导学生复习20以内的减法算式,然后,学生通过分组比赛:每人自编一道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算式。学生们热情高涨地编起算式来:  A组:32-25= 48-36= 59-12= 22-13=  B组:45-27= 32-12= 37-28= 39-48=  当B组的××同学刚说完,其他学生都喊起来:“老师,他编错了。” 39-48=这道题不够减,面对同
期刊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教师在教学时使用的教学方法不恰当  教师在上数学课的时候,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时候都是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不注重学生是否对这一知识点理解透彻了,很多学生没有真正地把握这一知识点,但是教师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也使得他们的数学成绩逐渐落后,这样的后果也导致了学生逐渐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也就导致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也不高。  2.仍然受应试教育的束
期刊
学生成长档案袋是记录学生学习成长的档案,在平时收集资料时,我总是要求学生把考得不错的试卷,优秀的习作,绘画以及各种活动的获奖证书等及时装入档案袋中。但在打开档案袋,让学生通过档案袋中的内容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时,却出现了尴尬的现象:鲜红100分的试卷被“弃置一边”,字迹工整的书法亦无暇顾及,至于那些闪光的获奖证书,更是“不闻不问”,倒是那几张不知被翻看了多少遍,略显破旧的图片、相片,让学生百看在
期刊
小学的数学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的教学内容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会运用到的知识,所以,把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掉,实际上就是在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因此,通过解决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能用够高水准的解决问题能力,并且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积累经验,使得学生能够形成一个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这就是我国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解决问题教学法的教学目的。  一、小学数学实践应用问题
期刊
从教这么多年,对于小学数学中出现的各种教学问题,应该说是很多,但要提到最多的,我觉得应该是小学生的计算。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知识,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弱与否,直接关系到他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因此,使学生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至关重要。那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如何改变多数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很弱的现状呢,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如何培养呢?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