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谣言传播浅析

来源 :记者观察·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z0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立足于信息时代的网络背景,从谣言的传播机制、谣言的类型、特点出发,以“德国留学生遭遇撒坦教”造谣事件为例,分析研究了谣言传播的现状,并进一步提出了治理谣言传播的对策,为净化网络环境作出了积极的思考。
  关键词:网络谣言;传播机制;治理对策
  谣言,是古老的传播现象之一。早在一千多年前,《汉书·郊祀志》中的捕风捉影以及《史记·张仪列传》中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就描绘了谣言的轮廓。有些著名的谣言甚至流传至今,令人信服。“尼斯湖水怪”就是较为典型的其一,该谣言从1400多年前流传至今。谣言对大众群体的生活与心理都有一定的影响,而在信息时代,以网络谣言为主体的谣言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需要我们去研究、解读,并且进行思考、应对。
  一、网络谣言的定义
  普罗大众有关谣言的理解是没有可靠来源令人怀疑的多人传播的信息,或者是一种更为简单的理解:谣言就是虚假的信息。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第43次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网民数量逐年递增,网络普及率高,网民使用手机连接互联网占大比例,并有多种方式连接互联网如使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和电视。
  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大推动新媒体走向时代前列,大众主要靠购买纸质报纸、观看电视节目来获取更多消息的时代已经过去,博客的出现、微博的兴起、微信的推出以及各类新闻视频软件的层不出穷都推动着新媒体发展。互联网连接方式的多样化,尤其是移动媒体的广泛使用,促使了自媒体时代到来。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内容只要可以连接到互联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传播者。网民规模的逐渐扩大加上手机网民规模占网民规模的完全主体地位导致了网络信息的爆炸呈现,不仅数量多、速度快且范围广。这些都是网络谣言发酵的温床,网络谣言得以迅速发展。
  “德国留学生遭遇撒坦教”造谣事件起因于一则在2018年2月自称在德国留学的女生@Detplus向微博大V认证号@大欧洲吐槽君和@不科学酱的求助投稿。该女生称自己现居德国杜塞,并于近期怀疑自己被邪教组织盯上,报过警但无果,该事件一经发博已经被转发近10万次,众多网友都尽力帮助女孩提出建议,并联系中央共青团以及领事馆。
  驻德领事馆的工作人员也在第一时间联系了当地警察,却发现警方没有该女生的报警记录,中国驻德领事馆对此事件进行了彻夜跟进。可在事件发酵的第二天,投稿者@Detplus突然现身,称整件事情只是自己一时兴起的恶作剧,也在道歉后对微博账号进行了注销。
  2018年9月初,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发布了对北京某公司烟台办事处罚款九千元,限期责令整改,几个微博的实际操控人每人罚款一千元的处理结果。
  “德国留学生遭遇撒坦教”造谣事件就是一起典型的网络谣言,在网络媒体中滋生,在互联网社会中汲取广大网友的关注作为养分快速成长成为一个骇人听闻的“狼来了”的故事。转发量超十万毋庸置疑该事件在社会中的传播能力,事件发展呈现出来的种种疑惑以及投稿者的道歉都让人清楚地认识这是场谣言。
  二、网络谣言的传播者及其类型
  根据发布网络谣言目的的不同网络谣言传播者主要可被分为以下几大类:
  一是为试图威胁我国内政的不法分子,这类传播者主要传播有关政治的谣言,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子虚乌有的谣言来蛊惑大众,通过舆论来影响我国内政。
  二是为谋求经济效益的求利者,其中包含为销售产品而造谣的营销者。有网友称“德国留学生遭遇撒坦教”造谣事件是“一场教科书级别的零成本高收益营销手段”,以完全零成本的情况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度和高收益。这场“惊心动魄”的造谣事件策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求大众的点击量,其造谣者是典型的谋求经济效益的求利者。
  三是为试图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个人或团体,其中包含不清楚事件传播影响力进行无意识网络谣言造谣的个人。2011年重庆突发的针刺惶恐就来源于重庆某大学学生皮某某的一则发帖,这则发帖快速地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主观上,皮某某只是想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却进行了网络谣言的造谣并传播,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网络谣言传播途径及媒介
  网络谣言是以网络传播为主,主要是依托互联网的数字产品,与口口相传的人际传播以及传统媒体的大众传播相互交错进行传播,移动媒体占据网络谣言传播媒介的主体,一方面手机用户量大,另一方面手机用户接入互联网占比高。微博、微信是网络谣言传播的主场,用户量大、信息流通速度快。众多小视频软件也是网络谣言传播即将占领的一大平台。
  “德国留学生遭遇撒坦教”造谣事件传播途径主要为网絡传播,通过在微博及微信公众号上的传播达到了十万转发量,起初该造谣事件只引起小部分微博公众号粉丝的注意,通过这些粉丝转发等各种传播方式达到了十万转发量、六万评论数的传播效果。
  四、网络谣言危害性大
  (一)网络谣言易损坏国家形象
  2018年4月,有外媒报道称中国将在瓦努阿图建设军事基地,同年8月,有外媒报道和一些自媒体称中国将出兵叙利亚。这些无稽之谈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和平友好的国际形象有损,不利于我国和平外交国际形象的树立。2017年11月,网络曝光北京市朝阳区一所幼儿园,涉嫌医生猥亵儿童,以及与军人相关的内容。这类网络谣言不仅损害了我国军人形象,也极大地诋毁了我国的国家形象。
  (二)网络谣言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
  有关于艾滋病的网络谣言极易引起广大群众的惶恐,而各种有关艾滋病的网络谣言让人防不胜防。2018年5月,网传湖北黄石大治出现艾滋病患者见人就扎的骇人听闻的事件;2018年7月,网传无锡多家娱乐场所里有人将艾滋病人血液滴入顾客水杯中;2018年9月,网传四川达州艾滋女为报复社会在一个月内感染了60人;每一年都有多起有关艾滋病的网络谣言在网络上掀起一番“腥风血雨”。这些网络谣言的传播都在侵蚀社会稳定的围墙,摧毁着社会信任,引发社会恐慌,扰乱正常的生活秩序。   (三)网络谣言还会对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造成威胁。
  房价问题一直是我国人民非常关注的话题之一。2018年3月,某房产销售公司工作人员黄某声称海南房价即将上涨。这条房地产谣言诱引了一些信谣者去抢购房源,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利益。
  近年来大量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谣言也在不断侵害着人民的权益。
  五、我国网络谣言的治理对策
  网络谣言作为互联网信息时代社会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现象,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以及大众个人生活都会造成或多或少的不良影响,网络谣言的治理已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网络法制管理
  2013年,国家开始出台与网络谣言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同年9月,网络谣言的点击、浏览及转发数量得到了明确的界定。这对网络谣言的治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5年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中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就标志着网络传谣正式纳入刑法,能够有效地抵制网络谣言的产生及传播。
  2017年6月1日《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对网络攻击、网络诈骗等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加大打擊力度的建议在同年12月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提出。有关网络谣言的专项法律的实施,提升了网络谣言治理能力,加强了网络谣言治理力度。
  随着网络谣言的法制管理不断巩固,为打击网络谣言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持,这也为网络环境的治理提供了最夯实的奠基。
  (二)提高网络谣言管控能力
  我国政府不仅在对于网络造谣传谣的法律法规上有所建树,近几年更是联合传统媒体、网络公司进行网络治理工作,利用信息科学技术手段和政府、网络公司的公信力来有效扼制网络谣言的传播,在网络谣言传播的过程中,建立起隔绝网络谣言传播者和网络谣言接收者的屏障。2018年8月,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正式启动,该平台由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主办,由新华网承办。
  (三)提高公民网络素养
  网络谣言传播者中的很大一部分是网络谣言的接收者。网民作为网络谣言的主要接收者,一方面他们拒绝相信网络谣言,另一方面他们正在减少网络谣言的传播。因此,打击网络谣言的一个重要主体是广大网民。“德国留学生遭遇撒坦教”造谣事件中的传播者大多都是谣言的接收者,这些传播者在发现自己被“消费”,为网络谣言传播推波助澜后,也对自身进行了反思,作为抵制网络谣言重要主体,公众要不断的提升自己,擦亮双眼。
  六、结语
  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增加和公众接入互联网的方式的简易,网络谣言传播现状的愈加严峻,我国已经建立和完善了有关网络谣言传播的法律法规,但是面对更为复杂的网络谣言传播来袭,还应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网络谣言法律法规。我国现阶段是政府为主体进行网络谣言治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府公信力却也降低了网络谣言治理的效率。
  理想化的网络谣言治理是在完整的网络谣言治理法律法规下,政府进行引导,主流媒体积极辟谣鉴谣,公众自主拒谣抵制网络谣言。我国对于网络谣言的治理正在探索中前进,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抵制网络谣言不会停歇,净化互联网环境刻不容缓。
其他文献
摘要:暖综治愈节目《奇遇人生》《妻子的浪漫旅行》《漫游记》《我们是真正的朋友》《周游记》《青春的花路》等都通过展示世界各地的异域风情、美食特产、民俗民风,让嘉宾置身于陌生的环境中去展示人性的光辉、感情的交流、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故事,给受众带来新鲜自然的收视体验。本文着重以国内的新型旅游节目为个案例进行分析,从中探寻暖综治愈路线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技巧。  关键词:新型旅游类;自然发生;治愈路线
期刊
摘要:常用于预测性事件中的策划型现场报道有其自身的特点,出镜记者在了解这类报道特点的基础上,辅以适宜的报道技巧则有助于其出色地完成现场报道。本文在分析策划型现场报道特点的同时,试以蒋林的个案总结此类现场报道的技巧,以供学习与交流。  关键词:策划型现场;报道特点;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技巧  预测性事件的报道是将事件发生的全过程予以报道,电视新闻媒体报道与事件同步进行,大多使用在大型活动的直播中,事先
期刊
摘要:2020年1月以来,一场疫情深刻改变了全球体育的面貌,职业联赛全面停摆,线下赛事全部暂停,在严防人群聚集的前提下,原本火热开展的群众体育活动也被大大限制,让体育“大年”变成了“淡季”。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里,各家媒体尤其是专业体育媒体不得不面对一次“无米之炊”,共同思索如何吸引受众、怎么完成内容生产的问题。  关键词:新闻传播;解构重塑;二次创作;热点追踪  非常时期的体育报道,在“断炊”的情
期刊
摘要:新媒体时代,提升报纸版面的整体编辑水平,需要转变与创新报纸的版面编辑思维,进一步满足受众对于阅读的需要,让受众能够获得最佳的阅读体验,进而实现完善报纸版面的编辑目的。本文以《丰都日报》版面编辑为例,简要阐述了报纸版面在编排设计时的基本原则,针对报纸版面在编排时的设计常识,并对于报纸版面的编排设计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关键词:报纸;版面编排;提升策略  一、报纸版面在
期刊
摘要:随着新媒体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越来越深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越来越广泛,这样就对传统纸质媒体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新闻编辑作为新闻素材的采集、编制和整合者,在新时代新闻媒体环境的变革下,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本文首先对新时代发展下新闻编辑行业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然后就如何提高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讨论,以期能够为纸质媒体行
期刊
摘要:新媒体时代,纸媒市场日益萎缩。但是,不少老年类报纸如湖南长沙的《快乐老人报》、广东广州的《老人报》、浙江杭州的《浙江老年报》、山东青岛的《老年生活报》等报业集团所属的老年类报纸积极转型,热情拥抱新媒体,迎来了发展的“第二春”。本文就全国老年报业市场逆势上扬现象作了深入思考。  关键词:四个思维;融合发展;老年报;启示  目前,新媒体发展方兴未艾,而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式微,有的甚至告别了历
期刊
摘要: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报纸等传播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整合发展,实现了“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良好效果,进发出的是新生的传媒力量,信息的传递正通过融媒体平台实现实时、快速、有效的共享。在此种时代发展背景之下,如何实现传统的传播媒介——广播电台的创新型转型和突破,值得我们深深思考。本文将浅析融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电台发展策略研究。  关键词:传统媒体;融媒体时代;创新
期刊
摘要:在现如今我国科技水平空前发展、国民经济显著提高的现在,人民群众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设计多功能广告厕纸盒是针对于现如今在媒体资讯得到空前发展,广告传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的环境下,为厕所狭小空间设计的具有播放广告功能的产品。这种设计促使广告的传播效果显著提升,并能够同时减少公共厕所厕纸的消耗。本文针对于多功能厕纸盒的使用场景、功能设计及基本功能等进行研究并介绍产品的设计思路与商业模式,为我国
期刊
摘要:2017年末“佛系”一词进入人们的视野后迅速升温,衍生出“佛系青年”“佛系追星”“佛系乘客”“佛系学生”“佛系恋爱”等一系列网络流行语。这种“佛系语言”不仅限于网络空间的虚拟传播,更扩展到面对面的现实交流使用中去。本文首先借助语言模因分析“佛系”走红的前提和条件,然后运用符号解码机制对其进行解读,指出以“佛系”为例的网络用语流行背后其实是。草根阶层话语权的逆袭”,草根文化崛起的同时带来风险和
期刊
摘要:随着当下媒体环境的变化、机制的变化、平台的变化,新闻报道方式变得不一而足,新闻平台的个性化特点对素材的要求也趋于不同。通过一些独特的选题视角,让新闻产品变得喜闻乐见起来,进而借助全新的传播方式,打造正能量宣传,才能在众声喧哗中,让党报报道这股清流传播得更宽广、更连绵、更久远。  关键词:媒体融合;平民视角;小切口  环境的变化、机制的变化、平台的变化,让新闻报道方式变得不一而足,新闻平台的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