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mas9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是自主探究性学习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目前,最佳的教学方法就是采用自主探究性学习,本文针对“情境-问题”这一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探究,以望能给同学科的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字:小学数学 情境 问题 教学模式
  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中心,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这就是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从“教”和“学”两方面来看,“学”主要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主要是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这看似矛盾的两者之间,实际上有很多紧密联系的地方,下面笔者就情境创设和提出问题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一、“情境-问题”的基本模式
  教师要本着“情境-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宗旨,重点把握该模式的核心,即把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当成教学活动的起点和目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设置一些具有探索性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出新的问题,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和新知识去解决问题,最后对所学知识和问题的答案进行总结,这就是“情境-问题”教学模式在具体学科中的运用,下面笔者结合实例来进行说明。
  例如,在教授异分母的分数加减法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情境,即在一块土地上,分成几个部分来进行植物的种植,1/2种梨树,1/3种李树,剩下的是过道。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1两种树共占土地的几分之几?○2过道和李树共占过道的几分之几?○3梨树比李树多几分之几?紧接着教师和学生一起来探究并解决问题。
  ○1
  ○2方法一: (学生说明做法)
  方法二: (学生说明做法)
  ○3
  以上三个问题都要由学生自己提出,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让学生总结解决本题的方法,并作出反馈和评价。
  二、“情境-问题”创设的原则
  在课堂中创设情境,一般都是虚拟和模拟两种情境,所以必须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探究性的原则、趣味性的原则和发展性的原则四个方面。
  科学性主要是指设计的情境内容、结构、表述三者都要科学;探究性则是要求情境的材料或者是设计的活动具有研究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趣味性是指情境的材料和创设的活动生动形象、有吸引力,有挑战性;发展性即创设的情境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巨大的平台,且发展的空间大。
  结束语
  在数学的教学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解决的,本文只是从一个方面进行教学方法的初探,其中还有不足。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教学的方法,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因材施教,进行教学反思,从而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其他文献
摘要:实施中的课程改革,让我们在机遇与挑战中和全新的理念同步成长。要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优化,就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关键词: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 有效性  自从新课程进入课堂教学后,我们感受到了新课程带来的新理念新思路,并亲身体会到了一些新变化。新课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真正统一起来,使每一位学生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  一、
【内容摘要】: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练习在小学教学中有着尤为重要的地位,必须精心设计。教师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班级的不同、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对教材里习题作适当调整、组合、补充,从生活化、层次性、针对性、趣味性、实践性原则,来进行练习的设计,以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字】:新课程 练习 原则  数学的练习是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重要
【摘 要】: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丰富反馈机制,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数学 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比传统教学手段有着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它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诱发儿童的情感共鸣,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走进数学课堂,无疑给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评价目标的多维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而笔试考卷作为其中的一元。虽然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但它依然是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手段。那么,在数学笔试命题的评价过程中,如何彰显课改的新理念呢?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有关理念和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 让数学命题注入浓浓暖意  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升华应是数学命题所追求的目标。要达成这一目标,
期刊
摘要:新世纪需要的是创造型人才, 数学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是我们每个初中数学教师任重而道远的一项重要使命。  关键词: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主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21世纪的教育主题,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时代给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数学更多联系实际,做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关键词: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学生身边的实际事例,结合这些事例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到学习材料与生活很贴近,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及其与生活的紧密结
期刊
[摘 要]:“世上最艰难的工作是什么?思想!凡是值得思想的事情,没有不是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歌德)。反思意识的培养是数学教学工作主要目标之一。通过对学生数学反思意识的培养可以促使学生深化对数学知识的领悟和理解,促进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提高,从而逐步完善认知结构,提升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关键词]:数学意识 反思意识 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最痛苦
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第10册第44~45页例6练习八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探索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  相除的商。  2.能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能列式解决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  较、分析、推理等能力;使学生在探索的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