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p16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汪晖著 中信出版社 2016年6月出版
  本書是作者对当代思想文化问题研究的代表作的结集,收入五个部分的作品:一、人物回忆;二、重要著作的序言;三、对当代中国社会和思想文化领域的研究;四、《读书》编辑手记;五、世界历史问题探讨。该书既呈现出作者的思想脉络,也使读者比较容易地追随作者的视野进入对当代思想文化问题的探寻。作者在本书中展开纵横两个方向的视野,而贯穿始终的,是对于二十世纪中国和世界的变迁的分析,是对于社会和历史复杂交错的动因的思考,是一个知识分子重新认识当代世界的使命感,是提出一种新的历史观的努力。作者以一个学者的角度,拾捡消失的中国时代记忆,探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迁背后复杂的历史动因。
其他文献
康有为人称“康圣人”,但他并非恂恂如也的谦谦君子,而是个踔厉激进、自视甚高、刚愎自用的大胆狂人,比如他对未来“大同世界”的设想竟然建议取消家庭,真是异想天开、惊世骇俗。这个敢想敢为的“疯子”,藐视某些道德绳墨肆意妄“伪”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此“伪”既有作假之指,也有虚伪之意。康有为铁板钉钉的“伪”撮其荦荦大者大抵有三。  其一,《戊戌奏稿》作伪。此书是戊戌变法后12年由其女康同薇经过搜集、整理、抄存
公元前506年,鲁定公四年,吴、楚两国交锋,新兴的吴国一举击败了老牌帝国主义楚国,楚军逃到柏举,觉得这样不行,再次回头,和吴军对阵,但再次被打得大败,继续溃逃,迎面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楚军傻了眼。  谁知吴国军队反而不进击了,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是这么说的:“困兽犹斗,况人乎?若知不免而致死,必败我。若使先济者知免,后者慕之,蔑有斗心矣。半济而后可击也。”  意思是:“困兽还知道拼死一斗,何况人呢?
在古代大家庭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那就是如何处理好家庭关系。处理得好,大家一起发财一起飞,处理不好,兄弟反目,矛盾不断。普通百姓如此,皇室更是如此。所以,古代的皇帝非常重视家庭关系。  皇帝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叔叔大爷、哥哥弟弟,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这门学问也被称为宗藩制度。  其实,站在皇帝的角度看——他首要的目的就是不让皇室宗亲搞事情,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因此,他只要把所有亲戚都圈养起来,喂得白
清代学者朱象贤曾在《闻见偶录》中写道:“大堂之前俱立一石,南向刻‘公生明’三字,北向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予考旧典,此名戒石。所刻十六字,乃宋太宗赐郡国以戒官吏,立于堂前。”   戒石所刻十六字,属于古代诸多“官箴”之一种。古代统治者为维护政权,特颁制“官箴”,用以劝诫规范官员,促使其公正用权,从政为善。殊不知,在宋太宗颁制之外,这十六个字的首创者却是后蜀国君孟昶。
晏子(名婴,字平仲),是春秋时期齐国宰相,历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40余年,在内政外交上都有建树,堪称一代贤相。孔子曾称赞他:“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晏子虽然才识过人,但是身材不高,其貌不扬。据《晏子春秋》记载,晏子曾经出使楚国,楚王见他个头矮小,接连三次要羞辱他,但是,晏子头脑灵活,能言善辩,他的巧妙应对,使得楚王自讨没趣,既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捍卫了齐国的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语出《华严经》,大意是只有坚守本心信条,才能德行圆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党员干部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行动指南。  不忘初心要对党忠诚。在浴血奋战的战争年代,绞刑台上高呼“共产党万岁”的李大钊,屠刀下写出“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方志敏,用生命诠释了忠诚。在和平发展年代,没有了血与火的考验,
五百年前的一天,一個六十多岁的老人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一定要弄明白啄木鸟的舌头是什么结构的。”这个老人就是世界上伟大的画家、发明家、科学家——达·芬奇。写这段文字的时候,他离自己生命终点的距离,已经非常近了。  人们认为达·芬奇之所以一生能有如此大的成就,主要源于他的天赋。可以说,天赋就是蕴藏在他头脑里的巨大能量;但将这能量完全发掘出来的另一股巨大力量,恰恰是他永不消退的好奇心
现代社会,幽默是每个领导者、管理者必备的主要魅力之一,没有幽默感就等于没有魅力。善用幽默的管理者比古板严肃的管理者更有领导魅力,更容易获得下属的认同与追随。很多成功领导者的实例都表明,通过幽默使自己的形象更人性化是使下属与自己齐心合作的关键。  毛泽东就是一位公认的幽默高手。他早在1929年为红四军干部制定《教授法》时,其第六条就规定:“说话要有趣味。”凡是与毛泽东交谈过的人,都为他那幽默风趣的语
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对世界范围内的战与和问题做出了新的判断,决定改变总体外交战略。在大体上理顺了中美关系之后,提出要缓和并改善中苏关系。但是如何才能使两个相互对抗已20年的国家重修旧好呢?  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勃氏绝唱”  1979年4月3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一项决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于1980年2月14日期满后不再延长。同时重申,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苏联“保持
1940年5月10日,纳粹德国闪击西欧,曼施坦因计划很快就让盟军落入陷阱。在比利时境内的英国远征军、法军处境凶险。然而,5月24日希特勒却下达了装甲部队停止前进的命令,直到26日晚这一命令才被取消。正是这两天的迟延让英国人上演了敦刻尔克奇迹……  怎么会发出这道难以解释的命令?究竟谁应该背锅呢?二战结束后,德军上下把责任完全推到了已经自戕的希特勒的身上。比如当时担任A集团军群司令的龙德施泰特果断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