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的构筑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rnel_gdi_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它不仅能陶冶师生的情操,规范师生的行为,而且能够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同时,还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活力与灵魂,一个学校若缺乏校园文化,那么就如鲜花缺少水分的滋润一样,没有发展的潜力,缺乏生存的活力。
  校园文化对校园中每一个人的影响和制约正好与管理的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等功能相吻合,因此,我认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新型的学校德育模式。
  学校着力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校园品位。琅琅的书声,对联的诵读,无不充斥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丰富的读书活动,多彩的对联实践,无不洋溢着浓浓的书香。积淀起深厚的文化底蕴,营造出书香的校园氛围,已成为我校的特色活动。
  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漫步我校的校园,哲理故事制成竖牌矗立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名人名言张贴在校园的每一块墙壁,各种对联悬挂在校园的每一间教室。优美整洁的校园到处凸显出浓郁的文化氛围。这些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着我校的莘莘学子。
  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整齐光洁的道路交通,美观科学的教室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设施……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薰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感到舒心怡神,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對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种消极腐败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走进我校的教室,扑面而来的同样是浓郁的班级文化。富有特色的班训高悬教室的正上方,彰显每个班级的精神风貌。整洁一新的书柜装满丰富多彩的课外书籍,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生机盎然的花卉盆景点缀着教室的角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放松和休息。浓郁的班级文化也无时不在熏陶着每一个学生。
  强化外显文化的视觉冲击力和感召力,使学生经常受到美的熏陶,在思想上、情感上“如入云烟之中而为其所烘,如近墨朱之处为其所染”。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班级文化氛围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就象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的作用,就象这春雨一样。
  开展斑斓的书香活动。文化是一种隐性的东西,它必须依赖于各种载体来体现,并作用于人们的思想,起到教育作用。校园文化亦是如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校园文化强大的育人功能,有效地利用各种载体,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读书活动应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载体,读书活动能让学生在积极主动、振奋愉悦的情境中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的教育,增强了学校德育的时空效应和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以环境营造氛围,以活动提高素质。我校开展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书香活动。学校从对联中找到突破口,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领悟经典文化的精神,品味祖国语言的魅力。通过开展对联故事知多少、我与对联零距离、师生互动赏对联、对联演变看历史、众说纷纭话对联、畅游书海背对联等活动,增加了学生在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激发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学校以读书活动为着力点,充分利用学校一级图书馆这一校本资源,每天开放,学生实行自我管理。每学年开展“三会”、“三赛”活动,举办“读书节”,开展主题阅读,领略名人风采,走进科学宫,体验古诗文雨露,欣赏古典名著。十多年来,学校积累存放着一叠叠读书笔记,一张张精美的文摘卡,一篇篇动人的读书心得。
  通过活动,在校园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知识更新、思维活跃、综合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思想上的健康发展。
  提升厚重的文化底蕴。创设文化氛围,营造书香校园,让我校的师生们走进传统文化,畅游知识海洋,提高知识素质,提升文化底蕴。
  学校教师热情读书,积极充电,读名著、读经典、读教育专著,拓宽了教师的思维,开阔了教师的眼界,提高了教学的水平。每周摘录读书笔记,每月撰写读书心得,每年发表论文。全校教师发表的论文随笔的数量、质量不断提升。多读书、读好书是每位教师的必修课,更是每个教职工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们注重全方位的开掘校园文化活动的途径:(1)把升旗仪式、校会、晨会、班会、专题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常规活动;(2)把各种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有效载体,如学雷锋活动、祭扫烈士墓、“五四”青年节、社会实践活动、革命传统教育;(3)把家长会、家长学校、社区实践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的延伸部分。(4)把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各类活动做到班班行动,人人参与。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活动突现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增强了伙伴间的合作与团队精神,强化了实践体验,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了活动中锻炼人、活动中塑造人的活动目标。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又是行为主体,是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和组织者。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既可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及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多种技能,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还可以磨炼学生意志,提高学生组织管理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学生通过读书活动、对联实践活动,提高了表达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培养了学生乐于合作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动手实践能力。人文素质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校在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的基础上,应重点发展校园文化的内涵,发挥校园文化教育的陶冶功能,努力倡导四种风尚:整洁优美的校园文化,文明礼仪的精神风貌;勤奋好学的学习氛围;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学校只有坚持不懈的积淀文化的底蕴,创建书香的校园,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功效才能在学校充分发挥。
其他文献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是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中四基的基本内容。是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为今后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达到的要求。注重对学生进行“四基的培养”,是我们课堂的落脚点。如果这时教师还过分追求方法新颖、式样花哨的所谓创新课堂,其结果只能是学生看热闹、课堂无实效。因此我们在教学时,不仅要与时俱进,还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及认知结构,提倡既要
期刊
摘要: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对他们进行作文指导,消除他们对作文的恐惧心理,以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呢?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产生内在能力;二教给学生一些写作文的方法;三:提高学生作文练习的质量;四: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坚持写读书笔记。  关键词:兴趣 能力 方法 阅读习惯  一、热爱生活,激发兴趣  大多数的小学生很不喜欢写作,甚至到了
期刊
随着国家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育水平已成为各类学校所关注的大事,把信息技术用于教学已成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流。我校建立了一整套电教设备,要求我们充分利用,以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在这样的一种发展形势下,开展了各种教学软件设计的培训活动,以提高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为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提
期刊
在小学语文中,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学习兴趣是指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需求或企图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内在力量。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学习质量。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趣味性呢?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从在大量的教学实践来看,
期刊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带来了教育形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它已经成为一种对各科教育教学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教学手段。它能创造出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充满情趣和色彩斑澜氛围中比较轻松地接受新的知识,也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化繁琐为简单、化枯燥为有趣的目的,在各学科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教学内容以多种信息形式予以展示,充
期刊
基础教育改革进入到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成為教育发展新阶段的历史使命。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中小学班主任,不仅是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而且是中小学班级的主要管理者,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实施者,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领路人。  学校对班主任队伍建设新途径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校本式班主任工作室应运而生。班主任工作室是以本校一批有高素养、高能力的优秀班主任为“种子”,发挥他们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通过读书交
期刊
内容摘要:动机是英语学习成败的关键。了解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对指导英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是笔者通过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对动机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及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所作的粗浅论述。  关键词:动机英语学习动机激发  无论学什么,学习动机都是必不可少的,英语学习自然也不例外。中外语言教育学家们都认为动机是影响外语学习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之一。Jakobovi
期刊
很多教师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将学生简单的分成学习的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学习。其实不然,合作学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能够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互相帮助有所收获,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因为在现阶段的小学低年级教学都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教师在讲台上为学生讲解课本上的知识,学生自己记笔记并且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整个过程都是独立的,学生若是无法发现自己在学习上存在的缺点就很难进步,而合
期刊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人通过思维而达到理性认识,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思维活动的基础上。因此,思维能力是提升众多能力的基础。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注重问题情境引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  一、创设好奇性问题情境,打开思维之窗  好奇心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它能打开个人思维的窗,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教师要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
期刊
今天这个时代,很大东西都可以“代”,代购,代邮,代寄,代替做事已经成为很多人做事的共识,但是教师这个职业很难代替,学生的学习更难代替。教师是人类永恒的职业,但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对教师的角色作了精辟的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的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业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