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旅游,有实力更“任性”

来源 :中国-东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Do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东盟共同体成立等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加快等宏观环境,让中国经济与东盟利益形成了越来越高的契合,获得了广阔发展平台。因中国—东盟关系不断深化而受益的领域,几乎涵盖双方所有合作领域,包括旅游合作。
  受益于顶层设计和宏观国际环境,未来的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将呈现新面貌。往返于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旅客,也将享受更加优质、更贴合自身需要的服务。
  让导游不再“缺货”
  目前,东盟国家的对华导游人才依然紧缺。
  以泰国为例,据统计,2013年全年,赴泰国旅游的中国游客达450万人次,而具有资质的泰国华语导游人数仅6千余人,如今这一情况仍不容乐观。培养服务人才成为东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其实,早在2012年2月,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就在广西民族大学和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挂牌成立,并依托两校承担面向东盟的旅游人才援外培训。同年3月,中国国家旅游局在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亦设立了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
  根据2015年11月签署的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升级版”,东盟将在旅游服务方面做出更高程度的开放,中国旅游技术人才进入东盟共同体旅游市场也将更为便利。
  这些接受过系统培训的高素质华语导游,了解旅游目的地和中国游客的行为习惯,不仅将有助于提升中国游客的消费质量,更能帮助中国游客了解、遵守在当地旅游的行为规范。他们还将为东盟长期的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积蓄后劲,对目的地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两国间的互联互通发挥积极作用。
  “2015年底东盟共同体建立之后,任何一个东盟国家的公民无需签证,即可在东盟范围内自由通行。”在谈及东盟国家的优势时,马来西亚驻华大使拿督再努丁·叶海亚曾向本刊记者这样说道。东盟共同体的建立,意味着不仅中国人可担当华语导游,东盟国家人员也可通过“申根模式”相互流动,到东盟共同体内的各个国家当导游。
  今天,可以在东盟各国内自由流通的人才,已从共同体建立前的8类增加至几乎全部种类。这将为老挝、缅甸等相对缺乏旅游人才的国家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提升这些国家的旅游品质,同时为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劳动力资源相对稀缺的东盟国家提供更大选择空间,进而通过优势互补缓解东盟内部旅游发展水平的不均。
  另外,2016年是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交流也将借此东风,举办活动,谋求更多务实合作,也丰富中国—东盟教育交流的内涵。
  让出行更加便捷
  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基建)对国家而言,是经济、民生、互联互通等方面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旅游行业,从旅客出发到返程,也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
  然而基建需要投入的巨额资金,让一些国家踌躇不前。据了解,多数东盟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没有新建铁路;部分农业为主的东盟国家,甚至在今天面临供水、供电等问题,其旅游资源的条件可想而知。
  而时下中国力主的国际产能合作,有望为东盟国家基建带来好消息。
  高铁合作便是国际产能合作中的典范。凭借先进的技术、优惠的条件等,中国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万隆高铁国际竞标中拔得头筹,使印度尼西亚在建造高铁设施的过程中,享受到较低的建设成本。预计雅万高铁建成后,旅客往返于雅加达和万隆的时间,将由3小时缩短至40分钟。除了高铁,中国在建材、人力等诸多方面也与东盟开展了广泛合作。
  另一利好来自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2015年成立的亚投行,旨在为亚洲基建筹资,促进亚洲基建的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亚投行投入运营后,将采取一系列方式为亚洲各国的基建提供融资支持。
  工程未动,资金先行。东盟对于基建的信心将会由于资金的到位而进一步增强,进而改善旅游服务质量,为游客旅行过程中的便捷、舒适、安全等要求提供保障,对提升旅游业附加值亦产生有利影响。
  与此同时,中国通往东盟的水、陆、空航线目的地范围,直至今日仍在不断扩大。2014年7月,中国开通了武汉至东盟四国的海上航线;2016年2月,广西北部湾—东盟海上丝路邮轮航线首航;截至2016年,广西南宁吴圩机场已拥有直飞泰国曼谷、普吉,马来西亚吉隆坡,越南芽庄、西贡,新加坡,印尼雅加达以及柬埔寨金边等80%左右的东盟重要城市的航线。
  据有关人士透露,航线的开辟除政策倾斜影响外,最直接成因还是市场的需求。
  中国对发展港口、旅游等合作的顶层设计高度重视。经贸、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已成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先导领域,多国政、商界要员和泛北部湾智库峰会的学者多次将旅游、港口等合作作为议题开展讨论,并达成多项共识。
  到东盟去“买买买”
  对中国消费者而言,东南亚旅游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兴起后,一直持续高温,部分目的地甚至有中国游客爆满的现象。2015年,中国游客继续领跑赴泰国的外籍旅客人数;在越南,2015年前往芽庄的中国游客达到18万人次,较上年骤增了5倍。未来,这些数字将更加非常可观,因为除了风土人情,东盟部分国家也将为游客提供更价廉物美的商品。
  目前,消费已成为中国GDP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游客海外购物的实力也有目共睹。随着东盟部分国家签署的TPP协议生效,这将使更多来自域外的商品以低价进入东盟市场。这意味着未来,东盟国家将成为中国游客购物的天堂。
  由于数量巨大、消费能力增强,中国游客也能为旅游目的地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为招揽中国游客,东盟也做出了相应的努力:泰国是较早开启对中国落地签证政策的国家之一,为消费者方面简化了赴泰国旅游的手续;马来西亚电子签证、对中国旅游团的免签政策也正在实施……
  不过,部分东盟国家在旅游服务配套上还有成长空间。据《越南青年报》报道,对越南芽庄市而言,中国人已成为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外国游客来源地,但该市却未做好接待中国人的准备。当地一名旅游促进中心的工作人员认为,当地政府尚未具备对中国游客的充分了解,尤其不知道他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喜好。据知情人士透露,芽庄当地绝大部分餐馆的菜单上,仅使用了越南语、俄语和英语。
  此外,今天的中国消费者对于旅游品质愈加注重,部分消费者偏好自助游,甚至高消费的旅行方式;同时,也不乏偏好“穷游”的消费者;不同的消费群体还存在不同的需求。因此,相关旅游目的地需结合当前宏观环境,紧密贴合消费者的需求,提供多样的旅游服务。
  在宏观领域,尽管双方的旅游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需警惕客观环境中的不稳定因素对旅游业的制约。中国与东盟双方要积极对话协商,增强安全合作,将各种国际问题对经贸、文化、民心交流的影响降至最低,将维系双边关系稳定的方式、方法固定成为机制,加深、加固彼此互信的根基。
  联系编辑:381094303@qq.com
  (本栏目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外宣办支持)
其他文献
第一届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2006)  主题:共建中国—东盟新增长极  议题:1.环北部湾区域合作的未来发展  2.环北部湾区域合作机制的建立与路径  3.环北部湾区域合作的启动与实施  主要成果:论坛发表了《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主席声明》,首次提出了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构筑“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深化和拓展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从而形成由“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两个板
期刊
China’s growing economic influence through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the newly operational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were key topics of discussion at the Asian Development Bank’s ann
期刊
“秀美南疆、浪漫滨海”。2014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6个城市的旅游管理部门抱团成立了北部湾“4+2”旅游联盟,以期通过6个城市旅游资源的整合,打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旅游品牌。  2016年7月15日下午,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传来了激动人心的好消息:会议审议通过,将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位于崇左市范围内的文化景观“申遗”
期刊
东盟计划升级基础设施,将提升区域联通水平  中国—东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对话会于2016年4月19日在中国北京召开。与会各方从不同角度,围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区域互联互通以及双方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进行了积极探讨。  老挝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萨斯安·方哈本迪:老挝的道路交通发展水平落后于其他东盟国家。老挝计划大规模升级国内道路基础设施,并将此作为一项长期计划,总投资额近60亿美元
期刊
数说中国—东盟旅游
期刊
迷人的沙滩、美丽的海岛、神秘的热带森林、东西合璧的历史文化古都······地处热带地区的东盟拥有众多风光秀丽的自然景观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点、民族风情,吸引了众多中国人前去旅游和投资。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旅游合作的发展,中国也通过旅游展、城市推介会等平台向东盟国家展示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在相互交流中促进双方旅游合作的多元化发展。  “借展出海”  开展旅游合作,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固然重
期刊
综合 Comprehensive  中国—东盟博览会越南展6月将在越南河内开展  6月16~18日,2016年中国—东盟博览会越南展将在越南河内举办,旨在为中越企业合作牵桥搭线,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了解越南贸易政策、市场需求及消费习惯,提升双边经贸合作水平。  据了解,此次东博会越南展设在越南国际会展中心,规模为150个室内标准展位;参展商品种类涉及食品加工、包装机械、工程机械及运输车辆、电子电器
期刊
东南亚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每年都吸引了包括中国游客在内的大批世界游客的光临。  在“东盟旅游论坛”和“东盟旅游部长会议”两大旅游协商机制的推动下,东盟内部旅游合作协调发展,对外整体竞争优势增强。在此背景之下,东盟也适时与中国开展了多项旅游合作,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把东南亚的好山好水推介到中国去,将更多的中国游客吸引到东南亚来”的旅游项目合作。  随着东盟共同体的建立,东盟旅游一体化也不断向前发展。面向
期刊
From 27 to 28 April 2016, ASEAN-China Centre (ACC) organized a tour for Commercial Counsellors and officials from the Embassies of Brunei, Cambodia, Lao PDR, Malaysia, Myanmar, the Philippines, Thaila
期刊
伴随时代的发展,游客越来越注重对旅游产品的感受、体验与享受,而不是一味追求“到此一游”的旅游结果。全球范围内,游客游览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过去“多线程、大而全”逐步转变为“主题化、小而精”,从走马观花式观光转变为休闲度假式享受。向来火热的中国—东盟旅游也在旅游行业发展大趋势的氤氲之下与时俱进,凭借自身丰富的旅游资源与旅游特色,迎合消费者的多元需求,不断创新旅游形式,其中“体验式旅游”、“医疗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