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写生活的“向光性”(评论)

来源 :当代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u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英这篇小说以“光之羽”为名,也许暗示作者意在从尘埃中开出花来,在暗沉的底层生活中发现光之所在。小说讲述了无妻无子带着老父独自生活的“我”(马瞭),在热心的苍蝇小店老板娘帮助下,相亲认识了离异后进城打工的郑洁。由此,郑洁和她的儿子乌冬以及好赌的前夫分别走进了“我”的生活,并渐渐揭开了“我”失去儿子、老父疯癫的前尘往事。小说中的人物都是生活在城市底层的人——“我”名义上是警察实际却只是个辅警,郑洁进城打工不仅要带着孩子还要时刻面对来自前夫的威胁,苍蝇店老板娘未到故事结束便已经黯然离开,还有始终隐在暗处的郑洁前夫、作为路人甲的出租车司机……
  作者的叙述姿态没有知识分子高高在上的启蒙批判,也没有贩卖廉价的同情,而是竭力贴近其叙述对象,以平视的方式观照并书写他们的生活。在阿英有节制的叙述之下,这些人物以一种极自然坦荡的姿态面对人生苦厄,他们固然无多少闲暇享受生活的悠闲、多彩,但也不过多吐露愁苦和伤痛,默默承受是他们独自时的姿态,互相温暖是他们对待彼此的方式。
  当然,作家不是上帝,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作家必须让光从人物的生活里生长出来,从他们的心灵中氤氲开来。一旦有失,这些光就会成为不自然的人工灯泡,作品就会在某种主流话语的照射下失真。
  小说中几次提到“光”的意象,一次是乌冬深夜去“我”家,“我”跟他互相寻找:“我只好又原地跃起。钥匙串抽打屁股,如一条碍事的尾巴。我举高一只手,仰头,发觉恰好位于路灯正下方。一蓬光线,花洒般泄下。”孩子的信任和快乐同时照亮了这两个人,“他嘎嘎笑,在我怀里打挺。我抱了很久,不出声,也没放下”。另一次是在“我”抓赌迷路之后,电话里乌冬告诉“我”岸上有一座石塔,塔尖有一盏长明灯。于是,在荒凉寂静的深夜,我在一系列意识回溯之后回到现实:“沟陡且滑,那道光线在天空弯曲,悠荡,鱼线般甩来甩去,渐渐抵近我。我甘愿被它垂钓。”这些光都其来有自,有绝对可靠的现实依据——路灯、长明灯;同时又充满象征意义,它们是来自同类的简单而真诚的关怀、温暖和爱。
  从表面上看,小说的叙述动力来自于对“我”婚姻的期待,小说在随后的演进中也始终沿着相亲、抓赌两条线索交错前行。但从更深层次来看,则是底层人物对稳定生活,对温暖人生的本能向往推动了小说的叙述。“我”、郑洁、老板娘,甚至半疯的父亲,还有些童稚的乌冬,都明确表达出了这种向往。
  《光之羽》似乎很容易被归到底层叙事一类文本。底层叙事的功绩之一就是通过文本将城市边缘人带进大众视野,为高歌猛进的现代化书写添上一抹沉重悲悯的色彩。但这种叙事往往基于作者(通常是知识分子)对底层的想象而不是直接经验,于是其中就不同程度地带上了作者自身的主观判断和道德臆测,从而呈现出对生活困境奇观式的消费和对底层人物道德化的表达。阿英对于这种叙事套路显然是有所警惕的。困境固然是人物挥之不去的存在底色,却不是作者着力铺叙的方向。小说中对人物困境的呈现多用曲笔,浅淡勾抹,留白无限。比如借老板娘之口讲述郑洁的经历,始终是在保媒拉纤的氛围中进行,只用淡淡的一句:“你都多久不笑了,是吧?”同情悲悯自在其中,何用大肆铺排煽情。而小说中“我”关于茶室的一段评说颇有底层对精英阶层审美进行调侃解构之意,也可见主人公们在生活困境遮蔽下内心的丰富与强大。
  人在城市中生存与乡村中不同,乡村是熟人社会,人们见面会打招呼,彼此攀谈,互相了解;而城市中的人,即使在小区、饭店长时间同处一个空间也可能不攀谈不交流,人在很多情况下是“匿名”的。而小说文本让人物从无名中凸显出来,发现并认同他们作为个体的特殊性。阿英在其作品中建构起了一个相对闭合的小型熟人社会,“我”、郑洁、乌冬甚至饭店老板娘,在相互对望中建立起对彼此的伦理期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抱团取暖”的渴望,一旦这种期待得到满足,他们就成功地从对方那里获得了安全感,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战胜了生活处境的荒凉与陌生,建立起对未来的信心与期待。
  米兰·昆德拉说:“(小说)去探索人的具体生活,保护这一具体生活逃过‘对存在的遗忘’;让小说永恒地照亮‘生活世界’。”来自他人的爱与温暖照亮困境中的心灵,小说则照亮被遮蔽的底层生活现场。基于此,这篇小说倒也的确堪以“光”为名。
  (吴媛,保定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天津师范大学博士生在读。有多篇评论文章见于报刊。)
  編辑:耿凤
其他文献
“播种了思想,就会有行动上的收获;播种了行为,就会有习惯上的收获;播种了习惯,就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     工作很多年了,还是公司最基层的小职员,但是隔壁屋的李某怎么就窜到了部门经理位置?我做的方案很漂亮,但是永远得不到老板的欣赏,同事们似乎也更愿意找其他人做方案。每个月的任务都完成得很好,但是年终评优始终就没有过自己,哪怕是提名,但是部门新来的刘美眉第一年就获得了最
耕耘的过程很漫长    宋志远,吉林大学生创业第一人。  念高中、读大学、就业,这是很多人的发展模式。可是,宋志远却没有走这条老路。  上大一的时候,他就想到了将来自己不能只是读完大学后就简单地就业,而是要创一番事业。大一那个寒假,宋志远和同学们商量,拿出自己的压岁钱,合资进入股市,为自己赚取一些创业资金。  在炒股过程中,宋志远不光关注国内股市,同时发现远在美国的纳斯达克股市,网络股却“鸡犬升天
电影情节风起云涌,职场动态变幻莫测。体验大片震撼,感受职场魅力。《职业》杂志盘点出本年度最受职场人士欢迎的8部影片,让我们一起在光影的天地中享受职场中的酸甜苦辣。   职场智慧的境界与感悟:《功夫熊猫》  产地:美国,导演马克·奥斯本、约翰·斯蒂文森  火热指数:★★★★★  剧情解读:在小镇举行的比武中,熊猫阿宝鬼使神差成为了龙战士,得到龟仙人带领,前去跟浣熊师傅学艺。五大高手的绝技已让阿宝瞠目
编者按:职场无小事,或无心插柳,或细节定成败。在这个庞大的行为与力的作用系统里,个人极尽施展之能事,也许卑微与徒劳,但心里却藏着一个高傲的梦想,于是上班这件事永远不乏精彩纷呈的解读,喜怒哀乐天天上演。《职业》联手人气最旺的职场社区——搜狐就业频道推出全新专栏“上班无小事”,每月为你呈现最热职场话题和最时尚职场生存方式,敬请关注。你可以登陆http://learning.sohu.com/jiuye
● 61% 的人表示将更加努力地工作  ● 33.3% 的人希望业绩提升50% 以上站在  ● 22.2% 的人期待雇主在“工作环境/ 企业文化”方面做出改善    新年的门槛前,迈出2008年职场的第一步,职场人是心怀憧憬,是波澜不惊,还是惴惴不安?一如2006、2007 年,《职业》杂志再次联合智联招聘推出“2008 职场人新年愿望大调查”,忠实记录职场人的新年希望和心情。  是梦想还是奢望?
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很多求职者通过参加职业培训提升就业力,从而使自己在求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智联招聘特别进行了“职业培训与就业力调查”,在为期两周的调查中共有 6000余名职场人参与。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否亲身参加过职业培训,超过八成的职场人都认为职业培训对于就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八成职场人认可职业培训    此次调查将参与过职业培训与未参加过职业培训的人群进行了分别调查,两个人
加薪,是困惑职业人最多的一个问题。员工永远都不会对薪水感到满意,而老板永远对员工的要求比付给员工的薪水要多得多。如何让老板知道自己的心思,如何让老板觉得该给你加薪了,如何让老板认为给你加薪绝对值?加薪前要先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揣摩一下老板到底在想些什么。  小华大学毕业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总经理助理,三年内积累了大量的管理经验;之后在一家管理咨询公司担任项目主管,并在这个时间里取得了国内某知名高校
数字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也得以改变。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持续发展,数字媒体技术解决了一般文字数字化的问题,从而使电视节目进入比语言更复杂的视听新世界,对电视的栏目包装设计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厨艺栏目几乎和电视节目同时出现,多元化的元素让现在的厨艺栏目更加好看,不再是单纯的烹饪节目,一些明星或者厨师在节目上分享自己的真实生活,让其圈粉不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
投资哪行,都不如职业投资来得实惠。好的职业就像不动产投资,只会增值、很少贬值。究竟从事什么职业才能不被年龄“淘汰”,越干钱越多呢?    有关调查显示,医师、古玩鉴定师、审计师 /会计 /出纳以及教师、律师、科研工作者、精算师、技术工人、咨询顾问、建筑设计师等 10大职业被认为是“越老越值钱”的金饭碗职业。     医师: 治病+保健最赚钱  居首位的“医师”职业,其收入水准一直被人们所羡慕。医生
目的与意义:氮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元素,其主要以硝酸根(NO3-)的形式被植物所吸收。嫁接作为克服土传病害,消除连作障碍的一项有效技术措施,在西瓜生产上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关于嫁接西瓜氮效率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南瓜砧木为材料,研究砧木对西瓜接穗氮利用效率的影响,并探讨其中的生理机制。  材料与方法: 以西瓜‘早佳’8424为接穗,南瓜‘青研砧1号’为砧木,进行自嫁(西瓜/西瓜)和异嫁(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