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这样吗?

来源 :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ar14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存疑是个90后的年轻人,面临大学毕业找工作的难题。但现在的他却是一副憔悴的样子,这都源于他的存疑。从小张存疑的父亲便告诉他,做什么事都要小心谨慎为好。张存疑也是这样去做了,于是就养成了对任何人都不信任的习惯,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存疑”!
  张存疑在找工作时当然也十分小心谨慎,总是“存疑”。面对着人生方向的抉择与发展,严肃和紧张更是让小心的张存疑束手无策,甚至有些精神失常。但总有人会向张存疑伸出援助之手,这其中不乏真正好心的人。
  在一家小咖啡厅内,坐着张存疑和他的大学同学王刚。他们是大学舍友,两人四年间朝夕相处,十分熟悉。王刚为人很直白,没有什么疑虑,但对于张存疑的小心,王刚也深为了解。王刚与张存疑相约在一起,谈起了找工作的事情,王刚建议他和自己一起去不远的一家金融公司工作,并向他介绍了工资待遇及各种福利。张存疑对任何人都小心,这次他对王刚也起了疑心,“他向我讲了这么多好处,会不会想引我中他的圈套?他真的是想让我去那里找工作吗?”犹豫了许久,张存疑对王刚草率地说了句“我考虑考虑”。
  第二天,王刚果真去了那家金融公司应聘,回来时满面笑容,只说面试情况不错,又说让张存疑也去试试。张存疑表面是同意了,心里却全是怀疑,“真有这么好的工作机会吗?王刚这样强烈拉我去会不会是想从我这里得好处?”张存疑还是败给了自己的疑心。
  时间倏忽而过,很快大学毕业了。张存疑找工作的过程非常不顺利,一次次的应聘,却又一次次的因为他的过度小心而被拒绝。眼看着身边的同学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张存疑开始自暴自弃,在虚拟的世界发泄精力。
  一天下午,张存疑受不了父母的唠叨,一个人跑出来在路边郁闷地散步,路过王刚推荐的那个金融公司,王刚恰好也向张存疑走来。王刚看见了他,赶紧把衣裳整整,把胸前的工作牌收了起来。张存疑也看到了他,勉强地笑了笑,看着王刚打扮地整整齐齐,心里也挺羡慕。张存疑心里想:“这家伙一定是在哪边找到了更好的工作,现在快活着呢,只是不跟我讲罢了!”王刚也故意避开了工作的事情,与张存疑寒暄了几句便又去了。
  张存疑最终还是决定出来找工作,可是在家待了一年,许多公司都对他报以怀疑。终于,他想起了王刚向他推荐的那个金融公司。张存疑在门前整好衣裳,挺了挺腰板,迈了进去,他谨慎地打量着每一个人,好像每一个人都在欺骗自己。终于他来到了人事部经理處,他一进门就像往常一样低下了头,不敢直视面试官,却不断地打量着对面的这个人。张存疑觉得有几分面熟,那熟悉的脸型、熟悉的发型、熟悉的身型……终于他抬起了头,直视了人事部经理,他认出那竟然是自己的老同学王刚。
  王刚还是身着上次遇见张存疑的衣服,唯一不同的是胸前多了一个工作牌,工作牌上写着“人事部经理—王刚”。王刚笑了笑,看着一脸惊讶的张存疑,询问“你真的决定好找工作了吗?真的决定应聘我们公司吗?”张存疑看着对面那张熟悉而又陌生的脸庞,感觉到一股讽刺,沉默地又低下了头。
其他文献
面对世界和他人,选择相信还是怀疑?  这是一个悖论,常会陷入两难。我们无法选择相信,不经一番事前的思索,随随便便就选择相信,不是被蒙蔽就是被欺骗;我们不能选择怀疑,如果对周围一切都疑心深重,凡事要往极不堪处想,那样的人生也太过可悲。  赫尔曼言,“所有的极端与对立都告消失之处,即是涅槃”。  相信与怀疑亦是如此,没有答案就是最好的答案。这意味着你始终抱着开放的心态,没有放弃对美好的期待,也未曾失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上出现了一系列的衍生品。“网红”就是其中之一。  在《说文嚼字》中,“网红”被定义为“被网民追捧而走红的人”。与传统意义上的明星不同的是,“网红”的准入门槛低——只要你有一台智能手机,就能在网络上发表作品;只要被赞、被追捧,圈粉多,就能成为一名网红。可正因如此,让网红这个行业参差不齐,鱼龙混杂。既有用奇装异服博人眼球的,或者用低俗段子吸引观众的,不仅没有营养,甚至可能危害网络
白纸黑字夹杂着淡淡的墨香,思绪渐渐飘远……  残阳如血,昏暗逼仄的马厩里,我看到了他瘦弱的身影。身为一国之君的他如今沦落到在吴国当一个小小的马夫,可他却清楚,今日忍辱负重是为了来日光复故土。屋内悬挂的苦胆日日提醒他:忍耐,才能等来明天。“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终于,他一雪前耻,夺回了自己的荣耀。而我也通过他的故事明白了:虽然人生难免潮起潮落,但功夫从不负有心人,只要咬紧牙关不
摘 要:尽管国家出台文件,明确规定社会培训机构不得以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但幼小衔接补习仍屡禁不止。本文通过问卷、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调查了湖州地区幼小衔接补习现状,剖析了幼小衔接补习火爆的原因,提出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幼儿园-小学”双向衔接的初步构想。  关键词:幼小衔接 补习 现状 对策  1 调研背景  2018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
古语常言:“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有益,可如何求学,却鲜有评论。余愿仿效朱子论读书之三到,谓学习也有三宝,一曰好奇,二曰目标,三曰实践。三者兼而有之,学习自然水到渠成。  其一为好奇,广而涉猎,且不厌其烦,可称其为“打开学习之门的钥匙”。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曾说过“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保持一颗好奇心。”学习亦是如此,不论求学多么艰涩难熬,仍需保有一颗好奇心。试想,若非怀着对宇宙原理的好奇,牛顿岂会深
几乎所有的学校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的现象:成绩似乎带来了一条鄙视链,成绩好的同学总是更受欢迎,是璀璨又耀眼的明星,他们说的话似乎更可信,甚至他们在学校中拥有较高的“地位”。成绩差的孩子往往不受欢迎,他们似乎是懒惰而无能的,总是成为别人的谈资或为同学、老师所忽视。  学校就是个小社会,同学间会根据成绩的高低互相攀比;同样地,在社会中,人们会根据财富、权力、地位互相攀比。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过这
一片树叶从树枝上掉落,被裹挟于东西风之间,毫无办法。为了自我粉饰只好自我安慰,随波逐流,最终难逃坠落地面、被人践踏的命运。而另一个截然不同的形象——矗立在高山悬崖上的青松,在恶劣的环境下敢于和自然抗争,强大的生命力让它们有坚定的信念主宰自己的命运,令人由衷感叹。所以,信念坚定走自己的道路,在和生活的斗争中放出光和热的人,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这片可怜的树叶,自然让我们联想到那些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豪放為幼安称首,婉约以易安为宗!  她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奇女子;她有着柔情软调的心思;她亦有着慷慨激荡的灵魂。一生波折,有喜有悲,然而,即便山河变迁,那份才情却从未变过。她,就是李清照,是杰出的宋词代表人物之一。  不过十余岁,她是灵气非常的小女孩,一颦一蹙,一花一叶,将她青涩的少女心思跃然于纸上。又是日暮时分,又一次沉醉溪亭,全然忘却了归途,可年轻的少女哪会在意这些,惬意且自由是她的天性,不然为何
“我听见雨滴落在青青草地,我听见远方下课铃声响起。”耳边响起的是田馥甄的“小幸运”,但心里所念的却是对故人的哀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时,故人何在,烟水茫茫。此时此景,总使人忧伤满怀,虽然夹杂着一缕忧伤,但对我而言,清明时节能吃到外婆亲手做的青团就是个小幸运吧!  想起儿时,麦田穿上新裁的绿衣,湖面睁开惺忪的眸子,湖岸边满是嫩绿,有阵阵清香沁人心脾,透露了艾草的秘密……
何為“愚”?字典解释为“迟钝的,不聪明的”。长久以来,“愚”被人们认为是个带有侮辱含义的词。但我却不以为然:比起世人眼中贪功求名、趋利避害之“智”,与之相对应的“愚”绝非迟钝固执,而是真正的大智。  “愚”,有时呈现为不讲机心的坦诚。在乱世之中以圆滑之道来明哲保身或飞黄腾达,才是为世人称道的“聪明人”。但先贤们的坦诚与率直却演绎了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楚有屈原在“众人皆醉我独醒”时也要孤注一掷,上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