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宇:真心办学的企业家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ieD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明宇
  紫琅职业技术学院董事长,江苏江海科教集团公司董事长,紫琅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董事长,紫琅奥马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南通市政协委员,江苏省江西商会副会长,《民办教育》编委会副主任。
  
  他是一个贫家子弟,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一位不凡的、热衷于教育事业的企业家。从贫家子弟到企业家,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与艰辛,从企业家到学校的校长,他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但是一心献身教育事业的他,从来没有倒下过,因为那份责任心、事业心在支撑着他,直到他办学成功,直到现在……
  他就是紫琅职业技术学院董事长陈明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全国各地涌现出了很多成功的企业家,而陈明宇就是其中之一,但是与其他企业家不同的是,他不仅在成功地经营自己的企业,而且还一心一意热衷于教育事业,他是一位真心办学的企业家。
  带着由衷的敬佩与好奇,记者走近了他——紫琅职业技术学院董事长陈明宇。
  
  只有读书,才能跳出“农门”
  
  回忆早年生活,陈明宇淡淡地说:“我朦胧的童年没有程琳歌声中‘小摇车’的陶醉,没有‘妈妈无字歌’的旋律。少年时代,我在野草丛中,稻田埂上,在猪圈中,牛背上,被‘粗放地经营’着”。他出生于江西九江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懂事后的记忆就是家里穷,连饭都吃不饱,更谈不上穿新衣过年了,他仅有的记忆就是饿!“我读初中的时候是住校,每周只有三至四斤米,腌菜、酱菜下饭,几乎就没有饱的感觉。”陈明宇忆苦思甜。
  在他13岁时,父亲离开了人世,这对于本来就贫穷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陈明宇面临着失学的风险。由于家庭困难,母亲一个人不可能养活这个家庭,按照惯例,陈明宇需要学徒做工,有人提议让他学做一名泥瓦匠,来帮助妈妈养家。即将辍学的现实像一道晴天霹雳袭击了陈明宇,他不想学泥瓦工,他希望读书,1978年高考已恢复,他希望能考出去,那么渴望汲取知识的营养,他顿感失落、彷徨、无奈。儿子的这种情绪变化没有逃过母亲的眼睛,母亲深深地知道——孩子渴望读书。
  当时农村教育非常落后,学习的氛围很不好,农村人大多数不重视不挣钱反而花钱的“读书”,很多家庭有条件的学生都放弃了学业,早早务农或出去打工挣钱,因此,在那种状态下,陈明宇学一门手艺对于当地人来说是理所当然的。可为了让陈明宇能够继续读书,善良而纯朴的母亲,毅然选择了改嫁,她只想满足孩子的心愿。“咱们家里很穷,你要想读书,就好好读,努力考大学,做个有出息的人”,母亲改嫁时对陈明宇说了这样一句话。泪水默默的浸润了母子的眼睛,谁也没有再说什么,幼小的陈明宇懂得了母亲的意思,并将它深深地印在了心里。
  不愿过穷苦生活的陈明宇,非常珍惜母亲千方百计为自己赢得的这次学习机会,他开始发愤读书,力争为改善自己和母亲的生活而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考上了大学。如今,他母亲已80岁了,他早已把母亲从贫苦的农村接到了身边,安享幸福的晚年。
  一个贫家子弟,依靠个人奋斗、才华和机遇,一步步成长,直到现在成为两家公司的董事长,一所成功职业大学的创办者。总结自己的人生时,陈明宇认为当时贫苦的农村孩子如果不读书,不可能跳出农门,更难有出头之地,这为他的教育情缘打下了基础。
  


  
  办学,在失败与成功之间
  
  珍惜自己学习机会的陈明宇心中一直有个梦想——做一个有用的人,后来他慢慢悟出了他的未来方向——创办学校,为更多的孩子提供更好的读书条件。大学毕业后,陈明宇先是选择了去学校教书。1987至1994年,他被分配到湖北,在中学从事教学及党政管理工作,担任过中学党支部副书记兼副校长,1993年获得了“湖北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1994年,陈明宇毅然投身民办教育,他,一个农家娃,没有任何背景,孤身一人,其间遇到的重重困难可想而知,但是拥有办学梦想的陈明宇都挺过来了。“很多‘下海’的人都追求经济效益,我也不例外,但是我也想多挣一点钱,多发挥我的个人价值,能够进入市场的大潮中,能够创业。但是当事业做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很多原始的念头都发生了改变,我认为人生应该要以事业为重,我要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我希望做一些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陈明宇的教育情缘,让成功后的他积极投身教育事业,不断地创办学校,上海、珠海等地都有他的办学踪迹,小学、中学、职业大学,他都曾涉猎,他不为盈利,只为能够给予像他一样渴望读书的孩子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机会。
  “我的办学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上海和珠海时,我创办过多所中小学,20世纪,90年代民办中小学有办学优势,但是没过多久公立中小学的条件很快超过了民办,跟公办竞争可以说我没有任何优势。”2003年前后,珠海的民办学校普遍发展不顺,陈明宇的学校也不例外,当时由于生源危机,学校面临倒闭。“我不能倒下,我倒下了,其他几所学校也将倒下,不但不能为社会作贡献,反而会因学生、家长的纠纷为社会造成负面的影响。”正是陈明宇这种负责任的态度,这种事业感、责任感支撑着他,让他直面困难,寻找解决方案。
  陈明宇深思了创办中小学没有竞争力的种种原因,推敲了自己的办学初衷——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在深思与推敲之中,他发现他所办的中小学的学生都是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其基础都比较差,要想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很不容易,而没有教学效果,就没有品牌,没有品牌学校就没有生命力。这些富家子弟拥有很多读书的机会,这与他为穷苦孩子创办学校的初衷也不一致。为了他的梦想,他放弃了自己创办的中小学。
  陈明宇情结民办教育,志在为更多的孩子提供受教育机会,志在科技开发,弄潮于江海涛头,矢志不渝。1997年,在全国著名的教育之乡——南通,他创立了江海科教开发有限公司,致力于教育产业和高科技实业开发。在积累了一定资源和实力后,1999年他以超前的思维、超人的胆识,适时抓住教育发展的良好机遇,大胆投资,创办了南通第一所民办高校——紫琅职业技术学院。至此,他走上了成功的办学之路。
  
  育人,要凭良心
  
  记者在与紫琅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的聊天中感受到,他们对这个学院非常满意,对陈明宇非常尊敬。尊敬一个人,有时候是因为其权力让人畏而生敬,有时候是因为其人格魅力、个人魄力,让人爱而生敬,陈明宇属于后者。他的一位老员工,这样向记者描述他:陈明宇为人诚恳,做事认真又细心,即使再繁琐的事情,他都会耐着性子把事情有条不紊地处理完,即使教师们误会他,他有委屈,也不会轻易地发脾气,他这种宽厚的修养,使他的人缘非常好,几乎没有教师会不服他。每学期开学前,他都要亲自为全体教职工作一场报告,宣传他的办学理念和治学方略,深得员工的赞誉。中国有句古话“政通人和”,他的个人修养与魅力,让全校所有教职工信服地跟着他一起奋斗,无疑这是一个人最大的成功。
  这位老教师对他的评价如此之高并不是毫无缘由的,他的办学理念与宗旨给了人们最好的回答。
  经历过办中、小学的一次次挫败,陈明宇对紫琅职业技术学院倾注了更多心血,他为学校定下的办学理念是“学生有出路,紫琅才有出路”和“一切为了学生的就业和发展”;他为学校定下的办学宗旨是“真心办学、良心育人”。就是这简单、朴实、实实在在的两句话赢得了教师的认可和不悔的追随。
  资金投入和感情投入是陈明宇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的最好见证。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民办高校,其中不乏打着办学旗号,来谋取暴利的,但是陈明宇为自己,也为员工,提出了真心办学的理念,他要告诉社会和政府,他是真心办学的。“我不仅要求自己凭良心办学,而且我要求老师凭良心教学。”凭着良心育人,良心是最好的教育,他将自己经营企业得来的资金,收取的所有学费都投在了这所学校里,办学至今,从未拿走学校的一分回报,真正做到了不以办学为盈利目的。
  紫琅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很多都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陈明宇安排工作人员为每一个家庭困难的孩子办理国家贷款,对一些家庭条件特别困难的学生,允许其缓交学费,甚至减免其学费。“办学至今,我们已为困难学生减免了近千万元的学费。”陈明宇如是说。
  这就是他的资金投入,除了资金投入,他还投入了其他民办院校的办学者不曾投入的感情。为了学习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他选送28名教师赴德国学习。“政府并没有要求我这样做,教育部门也没有要求我这样做,我是自己真心地想将这所学校办好,想提升学校的师资水平,让我的教师能够感受到他们在紫琅能够获得事业的成就感。”陈明宇自豪地说。
  种下梧桐树,自有金凤凰,陈明宇给予教师足够的信任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很多本应享受天伦之乐的老教师也来追随陈明宇办学,他们说:“这个董事长让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人格魅力,他提倡的理念,他的办学实践让我们信服。”
  


  
  发展,要有特色
  
  如今的紫琅职业技术学院占地650亩,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累计投资近4亿元,在校生9000多人;设机电工程、汽车运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建筑工程、生物技术、应用外语、艺术、工商管理八个系。另外,开设了众多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生源遍布江苏、河南、贵州、江西、辽宁、四川、上海及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学校已初具规模。学院现有教职员工近500人,已经初步形成一支以教授、博导、博士、副教授为专业带头人,硕士、“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
  但是,这些对于陈明宇来说还远远不够,这些只是基础条件、硬件设施和人力资源,学校要获得进一步发展就要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就要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一毕业就能就业的学生。
  陈明宇凭借办企业的优势,让学生的一些实训课程在自己的企业完成,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到自己企业实习、工作的机会。其中他创办的紫琅风力发电机公司的员工,一大半是紫琅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学生,每年还有几十名学生在公司实习。由于紫琅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实训课程安排得数量多、质量好,很多学生的技能成长得非常快,近百家企业纷纷与紫琅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校企合作的关系,这些学校吸纳紫琅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实习,并支付实习工资。提到学生带薪实习,陈明宇非常自豪,“现在很多企业不愿接收实习生,即使接收也不会支付工资,而紫琅的大多数学生享受着带薪实习,因为这些企业信赖紫琅,认为紫琅的实习学生已经能独当一面地工作。”
  近年来,在陈明宇的带领下学院更是同德国展开合作,计划未来几年内还将选派50名教师赴德国培训,学习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技能。10月18日,中德(紫琅)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揭牌,紫琅成为国内第一所有资格颁发德国本土职业资格证书(IHK证书)的院校,这将大大提升紫琅职业技术学院的职业技能教育水平。
  陈明宇认为,该中心的成立必将加快紫琅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的步伐,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进程,更有利于吸引德资企业来南通投资,有利于紫琅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人才高质量就业。“长三角地区的德资企业有几千家,但是他们对中国职业院校的学生不是很满意,因为那些学生还需要到德国去学习才能真正上岗。现在我们跟德国合作,按照德国的模式培养学生,我们的教材、设备都跟德国模式相匹配,培养出来的学生德资企业能够直接使用,德资企业非常愿意与我们合作,而且将来会引来更多的德资企业落户南通乃至长三角地区。”
  陈明宇创办的紫琅职业技术学院,本着“一切为了学生未来就业和发展”的办学思想,力求“立一等品格,学一等技能,创一等事业”的培养目标,使学生人人都有就业的本领和就业的机会,让家长对子女的投资有回报,让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能就业,将来有能力创业。自2003年至2008年6届毕业生,98%的学生均能在毕业时就业,就业率在江苏省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
  陈明宇认为这是对社会最好的回报。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为完善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和生态有机种植体系,提升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水平,助推陇药高质量发展,甘肃省陇西县在省农业农村厅的全力支持下,按照“产地道地化、种源良种化、种植生态化、生产机械化、追溯信息化、产品品牌化、发展集约化、管理法制化”的“八化”目标,坚持“绿色、道地、生态、有机”发展理念,推动中药材产业向绿色化、生态化、有机化转型升级。  陇西素有“千年药乡”“天下药仓”和“西部药都”之美
8月12日-16日,烽火科技“新烽火新选择”九省巡展河北站在石家庄市隆重举行,来自河北移动、联通、电信等多个运营商单位的客户和专家应邀亲临展车。值得一提的是,烽火网络于16日
以某大型国有企业数据传输为例,介绍如何实现数字电视与数据共纤传输,在实施的过程中应用了EPON和波分复用技术以及交换机、收发器、SDH的配置方法。
2020年3月13日,中国农科院组织召开支撑生猪恢复生产研讨会,发布了《规模化猪场复养技术要点》2.0版等3个升级版技术方案。会议总结了2019年9月中国农科院面向全国发布的规模
气体辐射特性参数的确定是求解辐射传热问题的关键,指数宽带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对其进行求解,但该方法计算过程复杂,求解速度慢,不适于在线应用.针对加热炉内的烟气成分CO2和
复旦大学6月13日发布一项研究成果说,成年猕猴和人类的大脑中存有神经干细胞和新生的神经元,为人类脑损伤后神经再生带来新的希望。据介绍,由神经干细胞“制造”的神经细胞也叫
[摘要]工学结合的重要性已为职业教育界充分认可,但如何真正实现工学结合,目前已成为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建设是高职教育实施工学结合的重要突破口,有利于在职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提高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基地建设 工学结合 突破口  [作者简介]黄宏伟(1971- ),男,浙江金华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党办、院办主任,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
运用我国沪深A股2002~2012年的收益率数据,分别构建股权分置改革前、改革中及改革后的股票关联网络,实证研究了网络在外部扰动情形下的稳定性.研究发现,从股票收益同步性及关联矩
在蔬菜生产过程中,正确使用微生物农药,可以起到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呵护蔬菜生长的作用。不过有些菜农却认为,微生物农药相比化学农药价格高、防效不好,产生这种认识的主要原
对1Cr18Ni9Ti板材进行球磨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研究剪切变形方式下深度方向的组织演变.结果表明,剪切变形可以在1Cr18Ni9Ti中诱发表面纳米化,其过程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