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习题教学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anggu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多数教师认为,高中的课堂时间十分宝贵,课堂教学应当用来讲解知识点,关注学生不能充分掌握的要点,就忽视了在课堂中对学生习题的讲解,将数学练习安排在学生的课后学习中。由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不高,无法达到任课教师的理想效果。所以,任课教师需要重新考虑学生习题练习的安排。本文将针对高中数学如何合理安排习题练习展开讨论:
  一、课堂关注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高中数学的重点、难点非常多,有些知识点的难度已经超过学生的理解能力,所以任课教师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来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点。但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言传身教,单靠教师的理论引导,学生很难对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点产生共鸣,并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觉到吃力,便会渐渐失去学习兴趣,更不会利用课后的时间来学习数学,对课堂内容难以理解。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后,就会导致成绩下降,因此,任课教师要将相关知识点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的教学中充分理解、掌握数学知识,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后巩固时提高学习效率,完成相关课程的安排。
  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之所以无法完全理解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讲的内容,是因为课堂教学中是纯理论的教学,学生在短时间之内无法大量消化相关知识点。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是学生不仅能够充分掌握课本内中的知识点,还能够将课本知识点与生活相结合,学以致用。因此,任课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以及将相关知识点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任课教师可以将知识点的讲解与典型例题的讲解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既能够学习相关知识点、难点,也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充分掌握相关例题的做题方式,在理解做题方法的过程中也是加强巩固课本内容的过程,这样学生就可以很轻易的接受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掌握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
  二、多媒体展示完整解题步骤,保证解题方法与步骤统一
  数学解答题注重的并不只是题目的答案,解题过程中的重点步骤也反映了很多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完备的数学逻辑思想,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点通过思维的衔接将答案一一写出。因此,在数学解答题中每一个步骤都有相关得分,如果学生想要在数学考试中得到满分,就要注重每一个答题步骤的严谨性。因此,任课教师也需要关注学生解题步骤的完整性。
  由于高中阶段的课堂教学时间十分紧张,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繁冗、复杂。大多数任课教师在讲解相关例题时,只注重对学生解题思路的讲解,引导学生对相关题目的解题方法有所了解就戛然而止,并不深度考虑学生对步骤严谨性的分析,并将步骤的完整性练习交给学生课后完成。学生在课后不仅要用大量的时间完成各科老师安排的作业,还要复习各科老师上课所讲解的内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果不高,学习兴趣不强,就不能够完全保证学生能够达到任课教师希望学生在课后补充完整的步骤练习的目的。因此,需要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时,将完整的解题步骤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既能够充分掌握知识点,又能够掌握完整的做题步骤,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理解。
  现代教学模式中,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仪器。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向学生展示典型例题的完整解题步骤,让学生在听任课教师的讲解的过程中,能够看到完整的步骤展示,也能够促进学生大脑的运转,帮助学生加强记忆任课教师讲解的内容。同时,任课教师将完整的步骤展示出来,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掌握情况,整理课堂笔记,方便课后加强巩固。
  三、适当难度的思考题为学生开拓眼界
  一套完整的数学试卷不仅有基础题,还有中等难度和高等难度的题目。如果学生希望在考试中得到高分,就要保证基础题目不出错,中等难度的题目保证正确,高等难度的题目可能做对的态度。大多数任课教师为了保证班级大部分学生的成绩能够稳定,在日常的教学中注重基础题目和中等难度题目的训练,忽略高难度题目的训练。其实,越是高难度的题目,越能够将多个希望考查的知识点一一联系起来。如果任课教师能够利用好高难度题目的讲解过程,可以通过对高难度题目的讲解,为学生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点。同时,高难度题目也具有创新性,之所以具备高难度水平,是因为题目本身与平时学生接触的题目不相同,所以学生见到新型题目时会觉得不习惯,无从下手。因此,任课教师利用好讲解高难度题目,能够让学生广泛接触新题型,从而在考试的过程中遇见新的题型时能够有所心理准备。
  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安排学生训练和讲解高等难度的题目也是一种训练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好方法。本人认为,可以在一段时间段的知识点讲解后安排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对高等难度的题加以研究。此时任课教师需要注意,不是要布置作业给学生让学生必须完成,而是留下一道思考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思考,完成的人有奖励。这就是奖励机制对学生动力的鼓励作用。这样学生会对这一阶段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能够对所学知识产生充足的兴趣。
  四、学生自主讲解练习题,提高理解能力
  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还可以通过学生自主讲解题目时观察出来。教育学家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形”。意思就是学生只有从内心真正理解了知识点,才能够在语言表达和作业完成中表现出他对知识点的理解。因此,如果任课教师希望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相关知识点,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作业、习题的讲解,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能增强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本人在日常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因此在讲解试题时,都是先通过对他们试卷的掌握情况,挑选出这一题目掌握情况比较好的同学,再对他关于这一试题的理解进行交流,一道题目如果有多个方法的话也会同时讲解给他。这样在讲解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这一题目的理解,也能够在学生讲解时增强他的学习信心和兴趣,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界首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课堂上老师明确了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时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原则,课下我再次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其配平方法进行了总结。1.观察递推法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从反应物或生成物中
期刊
一、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因素  1.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是主要因素。如相同条件下Mg、Al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大小关系为v(Mg)>v(Al)。  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  (1)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减慢。(2)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减慢。(3)温度。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减慢。(4)催化剂。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这是为了使课堂学习充满活力与生命力、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而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新课标下的课程教学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生成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实际条件,立足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在课程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延伸教学目标、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准确捕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困惑,并灵活地加以运用,使之成为教学的典型素材,从而指导教学.高中数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学科,需
常见的实验探究模式: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要想正确解答探究题,就要搞清楚探究方案设计的思路方法、
期刊
概念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核心,其占据着数学教学不可逾越的地位,我们可以认为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数学知识学习的源泉和根本.哥伦比亚大学华裔数学教授张寿武先生说:“数学归根到底是玩数学概念,而不是数学解题的技巧,概念越高深、掌握得越扎实,解决数学问题越方便!”但是从教学实际来看,教师往往对于概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对于概念教学的理解也有偏差,用大量的解题来替代概念教学,通过解决类似题型或者举一反三来
有机物的同分异构问题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也是同学们书写较为棘手的问题。现通过几道例题探究一下该知识点主要命题形式。一、同分异构体知识点总结1.同分异构体概念辨析:(1)
期刊
在高中化学中,作为重点及热点的知识点——反应热的计算,部分同学经常出错。下面通过易错点剖析,希望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易错点一: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典例1黑
期刊
课程标准对新时期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诸多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本文对新课改背帚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进行浅谈.并从提出了有效对策,以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整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内学有所得,各展其长,充分发展个性。教师的教法必须根据学生的学法而定,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之一,体现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推理以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在科技和经济高速发展的21世纪,数学被使用在世界上不同的领域中,包括科技、工业、医学和经济等,所
摘要:八年级时,学生开始系统地接触和学习物理课程.实验作为构成物理学的重要基础之一,教师应该高度重视,精心安排教学课程,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实验在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