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的与时俱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xv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度是规范人的行为、调节人际关系的手段,是社会发展由可能到现实的中介。一般情况下,它主要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一些办事规程、行动准则以及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习俗等一些规范。由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处于不同性质的社会,统治阶级所代表的利益集团也往往不同,因而制度的内容及形式也会随之发生较大的变化。制度与社会发展的匹配性决定着社会发展的质量。根据社会历史变动适时地对制度进行调整,做到制度随社会与时俱进的发展,对于保证制度能够始终发挥其自身积极作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是十分必要的。
  制度没有绝对的好坏、新旧之分。通常情况下,对于制度的评判要联系它的社会历史性才能夠得出比较准确无误的答案。当一种制度不能够再维系社会稳定,不能够再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它必然会成为一种滞后性的力量,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与法国及其他欧洲国家社会现代化程度及发展程度的对比中,马克思看到了德国旧制度的陈旧与落后。因此,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马克思用了比较大的篇幅来阐释和批判当时的德国制度,并发出了“向德国制度开火”的呐喊。在马克思看来,虽然有些制度“低于历史水平,低于任何批判,但依然是批判的对象。”① “在同这种制度进行的斗争中,批判不是头脑的激情,它是激情的头脑。它不是解剖刀,它是武器。它的对象是自己的敌人,它不是要驳倒这个敌人,而是要消灭这个敌人。”②而且涉及对旧制度的批判时,应当采取一种“搏斗式的批判”,③ “而在搏斗中,问题不在于敌人是否高尚,是否旗鼓相当,是否有趣,问题在于给敌人以打击。”④
  那么,打碎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的力量来自于哪里呢?答案就是:人民群众。马克思指出,“应当让受现实压迫的人意识到压迫,从而使现实的压迫更加沉重;应当公开耻辱,从而使耻辱更加耻辱,”⑤以此来激起人民改革旧制度的勇气,使人民产生新的要求。
  马克思所阐述的这些观点无不反映了他对于旧制度的痛恨以及在现实的基础上打破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的愿望。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旧制度是没有出路的,它只能以悲剧结尾。因此,制度的制定一定要以现实情况和现实需要为基础,要努力做到“与时俱进”。
  可以说,制度的与时俱进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一环。
  以中国的经济体制为例。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当时相对落后的社会状况,在经济上,国家制定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政策,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这是我们党根据当时中国的现实需要作出的选择,在当时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实行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对于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迅速进入工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规模的扩大以及人民对物质文化需求的增加,单一的“计划经济”已经不能够充分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与此同时,政府对经济领域的过多干预,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束缚了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本应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失去活力。这些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弊端,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经济建设的进程。新的社会现实需要有新的理论成果来指导。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指出了当时中国经济管理体制中所存在的权力过于集中、经济行政结构庞杂等弊端,提出要让企业拥有更多的经营自主权。自此,中国的经济体制开始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懈探索。
  1992年,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一体制的确立,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教训、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以及把握当今时代特征和发展潮流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事实证明,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国家经济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0年,中国的GDP超过日本,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样的成就和经济制度与时俱进的调整与改革是分不开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统筹布局,谋划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带领全体中国人民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转变,为我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体制保障。
  制度的形成应同时代的发展趋势保持一致,需根据时代的发展及要求来进行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实现社会历史大发展的目标,不断地向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前进。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93,410.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页。
其他文献
摘 要: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与预防措施的制定对于我国交通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成因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措施。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道路交通事业规模不断扩大、汽车拥有量不断增多,但与此同时,城市道路交通事故也在屡屡出现。城市道路交通事故会对人民造成生命威胁、财产损失,相关管理部门应对交通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十分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极大的丰富了社会群众的精神生活。若想充分发挥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价值,就需要群众文化工作者深入到群众中,以此全面了解百姓需求,从而贴近百姓需求的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笔者针对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贴近百姓需求开展群众文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互联网营销模式不断专型和发展,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促进营销模式的转型是必然的趋势。本文主要分析新媒体营销转型的方法和策略,并通过企业、客户以及新媒体等角度出发,实现整体利益的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新媒体营销;策略转型;跨界营销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并影响着社会,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交流方式。对于企业而言,传统的
期刊
摘要:贵州财经大学日语专业《基础日语》课程从授课方法到考核方式上均根據日语专业国家标准的教学要求设计,以能力为导向,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辨及创新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基础日语》的授课内容及考核方式均符合外语习得的自然规律和重视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的要求。在整个教学与考核过程中,学生是中心,教师起引导作用。探讨多种考核方式在日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日语教学质量具有重
期刊
摘要: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注重知识体系的建构;STEM教育旨在融合个学科自然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本文从在中午物理学科中以科技制作作为抓手实施STEM教育的必要性、利用物理科技制作推进STEM教育的优势、以及物理科技制作的教学安排和实践效果等进行观点的阐述。  关键词:STEM教育;物理教育;科技制作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
期刊
摘要: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并未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要求,教师教学中不能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声势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则可有效改善上述问题,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声势律动;音乐教学;应用;  声势律动主要是肢体动作与音乐艺术高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其与传统的音乐教学相比,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声势律动可以生动直观地
期刊
摘 要:智慧机场建设是一个长远且综合性的工程项目,这不仅是对机场情况有了很深的了解,也是将学科、经验、技术充分融合的一次尝试。区块链技术作为当前社会中的前沿技术,机场人员必须努力掌握各方面的技能,建设应用区块链的机场系统,从而加快智慧机场的建设。文章主要介绍了区块链的现状、价值,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在智慧机场建设中的优势地位。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和类比分析法对区块链技术在智慧机场运行中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并
期刊
摘要: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旨在于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落实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人格品质与思想境界的全面发展。在这种形势下,中职体育教师也对课程教学产生了新的认知,即通过构建多元化的体育课程,将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与体育品德融为一体,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目的。  关键词:中职体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分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教学方法做了简单调整,经过实践操作后,在学习中收到了明显效果。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研究  ExplorationofTeachingReform  JiangManXi'anInstituteofTransportationEngineering710300  Abstract:Basedontheactua
期刊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本该是举国欢庆、合家团圆的春节,卻由于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医院中,并未有足够的防护措施的医生冒着被传染的风险救治病人;街道上,免费接送患病病人的出租车司机三三两两地在空旷的街道上行驶;火车里,一批批志愿者奋不顾身,冲向前线;屏幕前,老师按时上岗,为学生保驾护航;病床上,虚弱到无法说话的病人仍然坚强抵御病魔。仿佛在这个春节,最感动人的不是家人的陪伴,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