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跑技术教学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in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为了确保短跑技术教学的高效开展,确保学生正确、规范的短跑技术的掌握,本文就从短跑起跑姿势的教学、加速阶段的教学、途中跑阶段的教学以及冲刺阶段的教学等几个方面入手,针对短跑技术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短跑教学 起跑姿势 加速阶段 途中跑阶段 冲刺阶段
  短跑运动的动作结构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如果在开展短跑教学的过程中,因为短跑运动的动作结构简单就掉以轻心,学生一旦形成错位的动作定型后是很难改变的,不但会对学生短跑运动成绩的提升产生消极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的提升。因此,为了确保短跑技术教学的高效开展,确保学生正确、规范的短跑技术的掌握,本文就针对短跑技术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一、起跑姿势教学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短跑的起跑姿势,从最初的站立式逐渐发展到了如今的蹲踞式起跑,如今在现代短跑运动中,运动员采用的普遍是蹲踞式起跑的姿势。之所以要采用蹲踞式起跑的姿势是因为,在采用蹲踞式起跑的姿势来起跑时,运动员的重心低,需要克服的阻力就相应的比较大,而根据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在克服较大的阻力时,运动链中各个关节的肌肉虽然是同时用力的,但是其中大关节总是最先产生活动的。由于大关节肌肉的生理横断面较大,因此,产生的肌力矩相应的也就会比较大,在被拉伸之后蹬伸收缩时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力量,从而让运动员获得理想的起跑速度。由此可见,蹲踞式起跑相对于其它起跑姿势,尤其是站立式起跑姿势在起跑阶段具有明显的优势。
  所以,在开展短跑起跑姿势的教学与训练时,一定要重视蹲踞式起跑姿势的教学,在重点讲解蹲踞式起跑姿势的要点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必要的练习来确保学生对蹲踞式起跑姿势的切实掌握。
  二、加速阶段教学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在短跑加速阶段的教学中,除了基本的技术要点,任课教师还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是,在短跑加速阶段的一开始,运动员的躯干前倾角度是比较大的,但是随着运动员步长和跑动速度的提升,躯干就应该逐渐抬起直至途中跑的姿势。因此,在开展短跑加速阶段的教学时,任课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遵守相应的規律,在加速跑阶段的最初一段时间,头部不要过早的抬起。而之所以要遵守上述规律是因为,从生理解剖学的角度来讲,在短跑加速阶段头部如果过早的抬起,很容易造成身体的条件反射,也就是所谓的状态反射,使得学生出现四肢动作僵硬的情况,以至于影响后续的跑动过程。所以,在开展短跑加速阶段的教学时,任课教师一定要注意关注学生是否存在头部过早抬起的问题。
  二是,在短跑加速阶段,学生要想获得理想的向前加速度,就必须首先要具有理想的向前推力,而这个推力主要就是通过学生支撑腿后蹬所带来的地面的反作用力。由于力是矢量,其既有大小同时也有方向。因此,学生在向前跑进的过程中的快慢,不但会受到向前的推力的大小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向前的推力的方向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来说,学生在加速跑阶段后蹬角越小其获得的水平向前的推力越大,此时,所带来的后蹬效果也就越好。针对这种情况,在开展短跑加速阶段的教学时,就要注意,在学生起跑后加速跑的最初阶段,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使得学生的蹬地腿着地点尽量向后,以此来获得更大的向前推力,并进一步获得更大的跑进速度。
  三、途中跑阶段教学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途中跑阶段是短跑全程中距离最长的,速度最快的一个阶段,途中跑阶段的成绩对学生的短跑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途中跑技术的教学也是短跑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开展短跑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给予应有的重视与关注。由于途中跑阶段的每一个单步都是由支撑时期和腾空时期构成的,因此,以下就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对途中跑的教学进行简要的分析:
  首先是支撑时期。在支撑时期主要的动作为着地缓冲和后蹬。其中着地缓冲,指的是学生在途中跑过程中,从脚着地的瞬间到身体重心移到支撑点垂直上方这段时间的动作;后蹬指的则是学生的身体重心移过支撑点垂直面以后,支撑腿开始积极主动的后蹬,以推动身体向前的动作;其次是腾空时期,在学生的支撑腿结束了后蹬动作之后,就开始进入了腾空时期,此时学生的支撑腿在离地以后,应自然的折叠做摆腿准备,原来的摆动腿则需要做出扒地式准备姿势。
  在途中跑教学中,应注意两点问题:一是,途中跑阶段两臂的摆动,不仅仅是为了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腿部的动作,其中更重要的是辅助提高两腿的交换频率以及蹬摆动作的幅度。因此,开展途中跑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学生摆臂动作的规范性,不可忽视摆臂动作教学的重要性;二是,要注意弯道途中跑技术的教学,弯道途中跑技术与直道途中跑技术略有不同,在开展途中跑技术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学生弯道途中跑技术的正确掌握。
  四、冲刺阶段教学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在开展冲刺阶段的教学时,主要应注意如下几点问题:一是,在开展冲刺技术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强调在完成终点撞线动作时,不能出现跳起撞线的问题;二是,在完成终点撞线以后,要注意引导学生逐渐的减速以免出现意外伤害事故;三是,在开展冲刺阶段的教学时,任课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将跑速相近的学生编为一组开展教学和训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 裴侠,宋军.短跑教学技巧举隅[J].运动.2011.04.
  [2] 秦波.田径短跑教学的创新思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7.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在当代人们关注道德进步、关注青少年道德的成长的大背景下,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我们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在中学体育教育中,德育是重要的组成部份,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切实有效地实施德育,值得我们体育教师深入思考与研究。体育教学大纲指出:思想品德教学是体育教学的三项基本
在全球化、信息化和技术化的背景下,社会各组织之间联系越发紧密。公共问题已经突破传统划分的行政区域,成为跨界的公共议题。政府治理在面对诸如环境污染、反恐运动、自然灾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本文首先就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开展的状况进行了简要分析,接着就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现状进行了反思,最后针对于此,提出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改革措施。旨在通过于此,全面提升高校的体质健康测试水平。  关键词 高校 体质健康测试 改革与思考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通过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的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做了探讨,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改革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教学方法 体育教材  体育课是体育教学根据学生的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是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课堂效率的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课堂效率对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极大的帮助.现阶段,教学内容有所增加,再加上课外辅导班、兴趣班的学习内容,给学生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体育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健身价值,它以独特的艺术深受高校学生喜爱,如何教好高校体育舞蹈课,激发大学生对体育舞蹈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较快、较好掌握体育舞蹈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动作,是每位体育舞蹈教师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高校 体育舞蹈 价值意义  一、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本文针对当下高校乒乓球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教学方法的弊端,提出一些优化教学改革的建议及改善教学效果的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兴趣,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积极参与高校乒乓球课程的发展进行探索。  关键词 高校乒乓 体育课程教学 发展方向  一、高校乒乓球教
中图分类号:G89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跳绳是一项集锻炼身体和游戏于一体的全面性运动,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体育教育中,跳绳是一种形式多样、趣味性较强的教学形式,学生能够从跳绳中得到运动的乐趣、锻炼身体、促进生長发育,并且学习到其他知识。  关键词 跳绳游戏 小学体育 教学 实践应用  一、引言  跳绳
本文通过设计两个实验验证了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并例举了它对自然现象、生产生活的影响。    一、问题提出    在高一的地理课本中讲道: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真的会这样吗?我们能否用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呢?为此,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设计并完成了下面两个实验。    二、活动目的    研究和验证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