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作为小学生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不会孤立于生活之外产生作用,也不能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与现实生活自发产生直接的联系。显然,对《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不能只是明确“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是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而是要从这样的教学目标定位中,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如何真正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让数学与学生生活触觉碰撞和交融,让他们真正的在生活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了解感触生活,这是数学教师应该探究的课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数学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因此,笔者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和当前教改的要求,提出以下设想。
  
   一、依托教材,促进学习材料生活化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把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的一种教学方式。这里所指的学生实际生活并不单是单纯学生生活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完全再现,而是一种数学化的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也是进行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学习材料生活化可以依托现行教材,加强“书本世界” 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改变数学学习生活苍白无为的状态。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一般应用题时,笔者这样重组材料:一是收集信息。上课一开始就请学生描述学校周边道路环境状况。二是选择信息。在学生所列举的众多信息中选择出一条“为绿化道路环境,在校外公路栽种树木,一共栽了500棵,成活了490棵,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三是自主探究。学生提出问题中很多是学生已知领域,让学生自己解决。四是教师引导。告诉同学们“这批树木的成活率是98%”。从而提问“成活率”和“98%”的含义,让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这样重组,贴近学生所关注的现实生活,学习材料来自师生的熟知信息,体现了生活数学的现实性。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死知识”适应“对话教学”之间的矛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
  
   二、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数学知识最终服务于生活,回归于社会生活。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我积极鼓励学生收集、整理、加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不断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教学不应该是个只注重求知过程、只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训练数学技能,而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掌握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在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拥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生活的眼睛,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实际。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进而懂得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总能找到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抓住了联系,就能把活学到的知识进行活用。但这种思维习惯也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地培训。例如在学习“百分数意义”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我们班有30%左右的学生在家使用电脑上网,其中2/3的学生是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而1/3的学生却在玩网络游戏。看到这一现象,谈谈你的看法。又如学了“圆的认识”让学生说说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这样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思考、解决身边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了思想教育。
  
   三、关注日常生活,捕捉学生的兴趣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到处存在数学问题。数学的身影在生活中每个角落,数学的价值来自日常生活。数学教学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景相结合。通过生活问题的解决达到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技巧的目的。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体验的积累。让学生在数学知识之前尽早感受这种做法,在课堂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知识是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数学,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了原来数学就自己的身边,身边就有数学,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魅力与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同时也增强了数学的亲和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四、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数学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探索,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例如,在讲完统计的知识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分小组去调查我班同学的家庭人口,并填好事先画好的统计表,自制一个统计图,做好后,分析一下发现了什么。我发现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可高了,并且大部分小组统计的数字都是准确的,他们还从这次统计中积累了好的经验,如有个小组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个小纸条,让他们写上自己的家庭人口,这样就比一个个去问高明得多。学生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我们班三口家庭最多,说明每家都有一个孩子,四口、五口人的是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的,等等。这样联系实际的教学,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自然满足了学生求知的心理愿望,产生了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同时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必须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使学习变得通俗、有趣、生动,使数学教学实践变得更有活力。
   【作者单位: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中心小学江苏】
其他文献
现在的孩子总是存在着这样的误区,学习是父母的事情,学习是老师的事情。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被动的事情,老师给什么就拿什么,而且要花很长的时间去消化吸收。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去索取,这样的状况是学不好的。陶行知先生也提出创造教育的方法,即“六大解放”。  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做到这些解放呢?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才是真正的解放。  一
去年,江西省收购稻谷234亿斤,同比增加24亿斤,其中托市收购稻谷39亿斤,早稻托市收购量占全国托市早稻收购总量的54%,早稻收购总量、托市收购量连续四年居全国第一;全省未出现农民“
本文介绍一种扩充 IBM PC 个人计算机及其兼容机,使其具有数字示波能力的插卡硬件和驱动软件设计.本插卡及其以8088汇编语言和 Turbo Pascal 语言编写的驱动程序,在保留IBM P
习惯是通过长期保持逐渐形成的一种相对固定、机械的行为方式,良好学习习惯是提升学习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小学科学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性思维,以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使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将科学素养转化为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科学教学中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教学模式。  一、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学习习惯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率、质量,而小学正是学生打基础的关键
主持人:目前在吉林市场上,农民对中农控股的产品及中国农资智能农服体系持什么样的态度?张祝陶:目前我们农民种地主要还是靠自己的经验,化肥损失是比较多的,所以我感觉中国农
期刊
肉制品商家将销售富含ω-3脂肪酸的猪肉视为商机,这种猪肉是通过让猪采食特殊日粮而生产的。
今年是改革开放的第41个年头,也是化妆品行业从荒芜发展到现在欣欣向荣的第41个年头。中国化妆品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又实现了从1到亿的跨越式发展(1981年我国化妆品的生产总
本文介绍用量点选求法和主点选求法选求透视的创新和简捷作图的方法,以及6种不同特征的透视形变规律。因而,既能快速画出理想的透视图,又能应用于建筑造型的研究。
本文对某些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集合定义和共性作了初步的探讨.软件共性的研究,无论从理论上或从实践上讲皆是极有价值的,因而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研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