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运动结合多媒体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运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04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东方古老文化的缩影。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很高的竞技和健身价值,深受不同文化层次群体人的喜爱,本文通过对体育健康课程改革前后武术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比较,阐述了武术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  武术运动  多媒体  小学体育教学
  一、前言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近年来,这枝古老传统文化奇葩显示出了更强、更新的生命力,对于武术的喜爱和欣赏不仅遍及大江南北、神州大地,而且对武术运动的了解和认识也越来越深,学习武术的群体在年龄上也有了明显下降的趋势,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成为一块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
  二、體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前、后武术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比较
  1.新课程改革前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大纲从三年级起就开始安排民族传统体育教材,使学生学会一些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及其组合动作和少年拳等,让学生从小就认识、学习、掌握祖国的传统体育发展身体柔韧、灵敏等素质,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练筋骨、强意志。在继承、普及民族体育的同时,培养民族自豪感及爱国主义精神。
  2.新课程改革后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分为了三个水平,以及各自的水平目标。没有了统一的教学大纲,也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而是由体育老师自主选择教材,安排教学内容,只要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水平目标和内容标准就可以了。这样以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就很容易被淡化甚至被遗忘,缺乏对武术运动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对民族精神的理解。
  三、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1.兴趣因素和艺术魅力
  通过学生的视觉形象地展示规范动作,学生耳闻目睹,再加上教师的指导,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以往的体育课教学都是由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已经对这种教学模式感到乏味,而且教师的讲解示范与学生的认识理解总是隔着一层,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消极情绪,甚至放弃学习。
  2.利用多媒体对动作进行剖析
  武术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并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动作示范又是武术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直观教学法,它是教师通过具体的动作示范,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所要学习的动作的表象,以了解所学动作的结构,要领和方法。教学中正确的动作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感受,还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和示范动作的能力,否则很难把示范动作做得很规范;还有一些动作关键是在空中完成,教师的示范由于速度快,往往是在瞬间完成,学生看得不清楚。教师通过语言描述,不直观,缺乏感知认识,这就影响学生掌握动作的准确性及连贯性。如果运用多媒体课件把连续的动作以定格的形式或像放映机一样把动作放慢放映,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每个环节的动作都看得清清楚楚,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知动作。特别是过度动作的那瞬间的身体重心过度,可以很清晰的呈现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加上教师及时进行讲解,同时指出动作的重点和难点。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完整的技术动作概念。
  四、武术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与运用
  1.武术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1)武术运动易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武术课跟其他体育课不同,其他体育课如铅球、跨栏、跳高等课则难免单调无味,而球类课在—个班中也只有—部分人得到较大运动量的锻炼。小学生对武术课则兴趣很浓厚,武术运动姿态丰富、变化多端,形式各异,有单练、群练,有徒手,也有器械,既具有独特的技击性,又有大方、舒展的美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
  (2)武术运动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武术运动是一项男女老幼、体强体弱皆宜的运动,一般都可缓可急,可刚可柔。能适应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体质层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少运动项目就很难做到这一点,足球、篮球运动倍受学生喜爱,它是强者的运动,体力稍弱者便难以承受那样剧烈的对抗运动。对小学生而言不愧是一项全民的锻炼项目。
  2.武术运动是促进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
  (1)增强体质,促进生长发育
  武术套路运动其动作包含着屈伸、平衡、等动作,人体各部位器官和神经都要参与运动。科学地进行武术训练,不但能使人体在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灵活性等身体素质方面得到很大提高,而且还能调节身体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预防孩子容易形成的含胸、弓背等不良身体姿态。因此武术运动使人的身心能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发展。
  (2)锻炼意志,培养道德情操
  练武对意志品质考验是多面的。通过练习,可使儿童从小养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刻苦耐劳,永不自满的品质。遇到困难克服消极逃避关,锻炼勇敢无畏、坚韧不屈的意志品质。
  总之,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拥有无穷的魅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和作用,是小学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应得到各级力量的大力支持,小学体育教师应更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对武术教学的研究和探讨,让武术运动在小学发展壮大,让武术运动成为小学生最喜欢的运动,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仲林 周之华主编 武术[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5
  [2]田慧生主编 体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呼和浩特 远方出版社 2003.5
  [3]孟吉平 张民生主编 体育教学卷[M]长沙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01.6
  [4]杨永慧主编 武术[M]山西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3.2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现代的教育教学体系中,课堂教学仍然是学校对社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施加影响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过程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与对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之一,
期刊
摘要:课前要认真准备做好试卷的错题的统计工作,要根据同学们的试卷错题统计情况合理分组,认真做好小组长的辅导工作;进行数学试卷的评讲时,先让学生自主找出失误原因,做好错题收集,然后进行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是,最后教师总结。  关键词:准备工作 试卷评析  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测试必不可少的。而新课改要求,“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改变传统教学流程,形成了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在
期刊
当今已经进入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激增和教育本身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就要求我们要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技术给数学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将声、像,动态与静态完美地结合,成为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补充手段。多媒体教学拥有独特的风格和优势,其强大的信息容量、生动的直观感受、清晰的影像及可动画性,极大的优化了教育过程,使课
期刊
教育改革的形势一片大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但仍有许多问题阻碍了学生表达的质量与愿望,写作成为了学生与家长最为头疼的问题。所谓“语文教学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想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教师必须潜心研究作文教学,通过改革教学手段,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总结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文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从语文教育实际来看,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待不断优化改进,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创新思维理念,转变教育方式,切实提升语文教育和培养的效果。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未来人才培养的核心就是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必须从小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开端。  一、正确认识小学实施的创新
期刊
一、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利  1.多媒体技术促使教学模式转变对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对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更先进的教育观念的产生。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辅助,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学。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如何帮助学生“学”的问题(即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而展
期刊
语文教学是对中国语言文字的传承,是对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蕴的认识,通过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学生可以正确的学习国语及中国深厚的语言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让学生学会听说读写的语文技能,还要打好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教育基础,小学除了是学生达成初步的语言思维以外,还要进行德育、学习习惯等素质的培养。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在相对懈怠的农村教育环境下,尤其在是落后的农村学校,其语文教学质量考核机
期刊
认真研读《2017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生物科),通过比较发现,其中在“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要求中第(2)点,2016年版为“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师生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2017版的为“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师生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釋,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2017年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要求有所提升,2018、2019年延用这一要求,这就
期刊
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在小学数学1~2年级学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身边与数学相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养成好问的习惯,有较强接触数学信息的愿望。教师指导和鼓励学生在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中进行联想和想象,养成质疑、提问的好习惯,敢说敢做用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小学数学3~4年级学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身边与数学有关事物产生较强的好奇心,倾向于发现并接触与数学有关的
期刊
一個国家的发展凭借创新,创新的拥有靠有创新能力的人,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依赖教育来培养。因此,教师应当将素质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来,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语文教学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力手段,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个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和发展都依赖于不断地创新。而创新的基础是我们必须拥有一批创新人才。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