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中考体育“应试教育”策略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jia0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
  摘 要 体育中考制度对学校重视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有其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学生体质水平的不断下降,很多学校出现了为中考而练的“应试教育”的现象。本文对当前体育中考“应试教育”的现状进行的分析,提出了几点改变中考体育“应试教育”的策略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为增强学生体质提供帮助。
  关键词 中考体育 应试教育 策略
  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中考体育加试的实施,对学校重视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有其积极的作用。实施体育中考的目的是全面增强学生体质,树立体育的终身意识,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但随着中考体育考试的进行,体育考试中的一些弊端也显露出来,体育课为了追求升学率,变提高身体素质教育为“应试教育”——中考考什么,学生就练什么。对此,本文通过分析“应试教育”的现状,本着推广体育素质教育,提出了几点改变中考体育“应试教育”的策略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应试教育”的现状
  (一)体育教学脱离教学大纲。大部分学校为了应付体育中考,在体育课上每天只练考试的几个项目,学生仅体育考试的几项成绩突出,却未学会其他的体育项目,教师就出现体育课出现“放羊”现象,致使学校体育教学的作用下降,违背了国家教委加试体育的初衷。
  (二)将体育课变成训练课。部分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就在考前进行“突击”训练,包括早操、体育课、课外活动等,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还违背了体育教育教学的规律,使学生望而生畏,久而久之就对体育失去了兴趣与信心。
  (三)体育教学内容单一、乏味。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被中考体育项目左右,每周的体育课都在进行重复的练习,个别学校从初中进校就在体育课上准备中考的测试项目,练了测,测了练,这样的课堂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二、改变中考体育应试教育的策略
  (一)增强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
  中考体育应试教育现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和学生的体育观念以及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有关。学校要把体育真正放到关系学生整体发展的地位上来,要将体育为“副课”的认识彻底废除,要转变体育课只是玩的想法,要让学生把掌握一些体育技能技巧作为体育课堂学习的目标来完成。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在整体教育规划中对体育工作的部署,加强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学生自身对体育的认识,这样就会直接促进体育课堂管理的改善和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意识
  要想彻底改变初中体育应试教育思想,就得从学生的运动兴趣抓起,来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意识,从根本上增强学生体质。学校要建立健全崇尚体育,以运动为光荣的教学观念,积极从课堂教育评价出发,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培养个性,来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以促进其锻炼习惯的养成。在体育教学中,对于不同能力的学生我们不能只看学生在体育课上达到的绝对水平成绩,还要重视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进步幅度与努力求知程度,重视学生自学的体育知识、技术、特长项目或具有自创性的动作或锻炼方法进行测试。
  (三)加强体育教学过程管理
  中考体育应试教育的现象出现也和体育教学过程的疏于管理有关。要改变以前传统体育教学过分强调动作规格、负荷、密度等生物指标,避免教学的强制性。如准备活动改变统一的徒手操练习为一些轻松的健美操或器械操配上音乐节奏的练习;将快速跑教学的排好队,从高到低的轮流跑改为采取男女让距跑等。学校还要不通知、不定时、不定人的对体育教学进行检查,加强对体育教师的考核力度,以及对学生的健康指标进行抽样检查与评估。另外,还需加强体育教学的评价,避免体育课成绩、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考核评价流于形式,这就需要教师扎扎实实、客观公正地做好这项工作,不能出现“人情分”、“送分”等“腐败”现象。
  (四)加强学生校外体育锻炼的意识
  校外体育锻炼意识的养成是增强学生体质行之有效、持续终生的一种运动习惯。所以要督促家长将孩子的身体健康纳入到与必考科目一样重视的程度上来,要求家长每天必然抽取一定的时间来带着孩子进行形式多样的体育锻炼,以此来增强自己孩子的运动体能和技能水平。通过家长的积极督促,创建良好的家庭和社区运动氛围,让学生玩出兴趣、玩出圈子、玩出健康,彻底摆脱只依赖在校园进行锻炼的习惯意识。
  三、中考体育走出“应试教育”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注意经常性地进行学生体质健康的宣传,让中学生普遍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与本能,长期进行体育锻炼。不鼓励学校只重视短期的应试突击教育而忽略期的常规体育教学,不鼓励学校因升学的特殊需求而刻意进行特殊化体育教育,消除中考体考中可能出现的功利性与消极性因素。
  (二)要注意防止中考体育中手段与目的倒置,过分重视分数而忽视学生生命成长的本身。考试项目的设置要有利于倡导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参加平时的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有利于对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全面综合评价等。
  (三)要注意中考体育只是手段之一而非全部,中考体育只是推动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手段之一,并不能彻底解决学校体育工作中所面临的全部问题,要认识到学校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和“阳光体育”等各项体育工作是对中考体育极大推动。
  中考体育的政策是基于对学生身体素质发展被忽视的事实而提出的,它在一定意义上有助于这一状况的改善,以及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然而在学生体质水平不断下降,在应试教育状况还难以改变的情况下,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要完成改变体育中考的“应试教育”现象这一任务,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黄龑.中考体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8.
  [2] 赵兴武.对体育中考的几点思考[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1.17.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综合分析法,对学校体育的现状与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及探讨,指出了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有利于充分调动学校体育的人力资源,加强社区体育的指导。有利于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共建、共享;有利于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文化资源上的共享。  关键词
本文以羽毛球正手发后场高远球教学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过程的设计实施、教学效果与反思三个方面进行了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尝试将信息化技术手段与体育课堂进行融合,达到
忆及当年,岁月如歌.改革开放是火种,点燃了每一个教育人的激情.思课改,做课改,勤学习,勇实践.rn我于20世纪60年代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上海一所初中任教,文革结束后被调至区教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2  摘 要 通过分析跆拳道教学现状,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把现代多媒体技术运用到体育教学实践当中,并对这一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实验研究。经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得出:跆拳道多媒体教学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 跆拳道 多媒体 体育教学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2  摘 要 本课题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以我省农村的普通初、小学为研究对象,力求从农村学校体育参与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角度来研究。  关键词 河南省 新农村服务体系 农村学校体育  一、前言  随着国家“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等战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2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情感教育的相关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并且对其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概括,得出了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因此,根据中学体育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情感教育在中学体育课中的开展现状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从而有利于中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2  摘 要 游戏早在人类社会初期就作为教育和体育的手段,人们借助游戏对后代进行教育,传授各种社会活动的经验。体育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体育本身就是一种游戏。在创编和教学中应遵循其的相应的原则和要求。  关键词 体育游戏 体育教学 创编 运用  体育游戏不仅能够激
中图分类号:G841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2  摘 要 本文在简要表述了篮球教学发展进程的基础上,分析了篮球教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几点问题:篮球教学观认知的偏差、篮球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选择的不科学、篮球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篮球教学发展地区之间的不平衡以及篮球教学教材以及基础教学设施的不足,并据此,对篮球教学发展在教学组织形式方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  摘 要 本文分析了以生为本,推进中学篮球高效课堂构建的主要措施,包括:充分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分层分类开展教学;充分运用鼓励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感情投入,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 以生为本 中学篮球 高效课堂构建  长久以来,由于篮球本身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其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  摘 要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引发了体育教师这一角色的一系列历史性转变。我们体育教师应该对体育课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重视“健康第一”和“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等教育理念,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等,这是新时期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