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训和错误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gczj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读了一篇富有哲理的小故事《渔王的故事》,大体意思是说:有一个渔夫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渔民尊为“渔王”,他把自己常年总结出来的经验,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的儿子们。可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普通渔民的儿子。原来,渔王为了让他的儿子们少走弯路,一直只传授给他们技术,却没有把教训传授给他们。
  掩卷沉思: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少这样的“渔王”吗?
  老师们为了让学生少走弯路,真是煞费苦心。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拄拐杖、穿钉鞋,把孩子应该跳起来才可以摘到果子的机会都给剥夺了,铺垫铺垫再加铺垫。每当老师们发现没见过的题目,如获至宝,非要让学生练一练,直到熟记于心。学生又有多少自己的思维空间?要知道万变不离其宗,只有让学生理解掌握了基本方法,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法宝。
  家长亦然。惟恐让孩子吃亏,总是以过来人自居,整天说这样不可以,那样不可以,你应该这样,不能那样……又有多少孩子能用心采纳?家长的苦口婆心换采的只是孩子对家长的反感。相比而言,美国人的教育理念让我们汗颜。比如,我们常教育孩子不可以玩电器,而美国人却让孩子摸电门(他们的电压是110伏)。实践真的是好老师,《小马过河》的故事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学生自身也是温室里的小苗,他们的抗挫能力实在是脆弱。由于自身的因素与来自社会的过高的期望的矛盾,让学生透不过气来,这样就使得学生遭受失败后,很难在短期摆脱失败的阴影。
  其实失败和经验教训也是老师。一帆风顺只是童话里的故事,在生活中通过实践,你会懂得如何从困境中爬出来,从而不再重蹈覆辙。毕竟,在实践中对于经验教训的理解远远要比干巴巴的理论深刻得多。
  笔者在上小学时,也有过一次“愚蠢”而有价值的经验教训。一次在看过日历上的“鸡蛋和消炎药不能同时食用”的生活小常识后,觉得不可信。于是先吃了一个煮鸡蛋,碰巧口上起溃疡,又吃了六神消炎丸。结果过了一会儿,胃部痛的要命,浑身大汗淋漓,最后昏睡过去……几天后,我又收集了一些小常识:如芋头和香蕉不能同时吃,不然会引起腹胀;螃蟹和柿子不能同时吃,不然会引起腹泻;狗肉和绿豆不能同时吃,不然会中毒等等。为了积累经验,我付出了一定的教训,但我认为这是我人生的重要财富。它让我知道了教训也是必不可少的。
  联想教学实践。我们完全可以设置一些陷阱,让学生们经历错误,主动建构起数学模型,以下就是笔者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发生的案例。
  师:3.45的计数单位是多少?它有多少个这样的单位?
  生1:5个。因为0.01表示百分之一,而现在百分位上是5,所以有5个。
  师:说得有些道理啊。(生1面露喜色坐下了)
  生2:应该是45个。因为小数部分十分位是4,表示4个十分之一,也就是40个百分之一。而百分位上有5个0.01。所以一共有45个0.01。
  师:(面带笑容)好像也很有道理的。
  这时,教室里有了不同的声音了:怎么有两个答案?
  生3:我认为有345个。这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每相邻两位间的进率都是十。如3可以看做3个1,也可以看成30个0.1,还可以看做是300个0.01……
  生4:可以把小数点直接去掉,然后看是多少?就有多少个0.01,也就是有多少个计数单位。
  试想,当生1发言后,立刻否定,会怎样呢?
  教训和错误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如果老师丢掉了这个教学资源,学生不敢面对教训和错误,这无疑是教育的失误。正视教训和错误,用好教训和错误,这样才会让我们的教育生命更加精彩。
其他文献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其目的是塑造人的灵魂,其任务是启发人的良知,净化人的心灵。德育工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对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德育战略地位的认识,不断探讨创新,奋力开拓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德育工作新途径、新方法。    一、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    德育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老化表现在:教育导向的把握上,欠缺“前卫意识”;对如何教育学生抵御社会环境中的
合作学习、讨论交流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交流的频率,发挥了优势互补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那么,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深刻领会合作学习的实质    为什么有些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只成为课堂的点缀,合作的态度和氛围并没有形成?
在媒介融合、新闻传播模式发生重大变化的智媒时代,用户的主体地位越发彰显,同时对媒体及媒体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从重庆的特殊性、发展现状、用户和新媒体等几个方面,
目的分析无创动脉硬化检测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体检部行无创动脉硬化健康体检的106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受检者年龄进行分组,将其分为A组36例(<40岁)、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