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学让语文课堂更有效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un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是教师过分地肢解文章,导致语文教学失去了本色。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主题来理解文本、拓展认识、指导写作,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结构特点,理解文章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主题教学;有效;文本;写作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1-0032-01
  目前语文教学存在一个相当大的问题,就是教师带领学生绞尽脑汁地肢解文章。一堂课下来,教师教得很累,学生也学很累,但往往收不到理想的效果。本来很美的一篇文章,美却荡然无存;本来很感人的故事,却让人无动于衷。这样,让语文课堂失去了语文味。这是由于教师忽视文章的整体,没有抓住文章的主题线索展开教学所致。因此,我们倡导主题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一、抓住主题,理解文本
  語文教学要从整体入手,抓住主题引领学生去解读教材,最终回归整体,从而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解读教材好比观察一片叶子,不仅要知道这片叶子的肌理,还要看这片叶子长在哪棵树上、哪块土壤里。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我只提出一个问题:“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几件事看出来的?”导入时,我先让学生解了鲁迅先生的生平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这样,为学生走进文本,深入了解鲁迅先生奠定了良好基础。接着,在精讀部分,我要求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在具体的语境中领悟词句的意思和作用,这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整体教学思想。如,对“四周黑洞洞,还不容易碰壁吗?”一句,我引导学生理解“黑洞洞”的本意及内涵,体会鲁迅先生乐观的心态,感受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鲁迅先生跟黑暗势力做斗争的勇敢精神,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开篇所写的鲁迅先生受大家爱戴的原因。这样教学,让字、词、句的感悟品析与文章的具体语境结合起来,与文章的主题联系起来。又比如,郭沫若先生的《鹭鸶》是一篇状物散文,全文以“鹭鸶是一首精巧的诗”为主题线索,写了鹭鸶的外形以及生活习性之美。在描写鹭鸶钓鱼图时,郭老先生把整个水田比喻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我认为,“嵌”字用得实在太好。因此,教学时,我带领学生挖掘“嵌”字的含义,就是把一样事物镶进、卧进另一种事物里。在理解了“嵌’字的意思后,我接着问学生:“从‘嵌’字你感受到什么?”他们顿然醒悟。一个字揭示了主题,表达了作者的心情,真是妙不可言啊!
  文章就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既然是大树,就一定由主干和枝叶组成。因此,我们学习每一篇文章,都要仔细斟酌,拨开枝叶找到主干,从整体入手提出中心问题。这样,全文阅读围绕此问题展开,其他问题起辅助作用,最终达成既定的目标。
  二、根据主题,拓展认识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是一篇科学性与趣味性较强的儿童诗。由于诗的内容简单易懂,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接着小组共学,然后全班交流。这样,体现了学习的层次性,让教材的宽度和深度都得以延伸。在全班交流时,我引导学生梳理出课文的主题,也是诗歌的线索——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生活该多么有趣。围绕“有趣”这一主题关键词,学生汇报交流共学所得。“从哪儿看出有趣?”我引导说,要求学生说话要亮观点、有依据,以理服人。这样,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在交流中,学生共同感受了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有趣。随后,我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实现对教材的延伸。如,植物的嫁接、器官的移植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巧妙地把植物学和医学进行了整合,使学生感受到人类已经到了利用高科技呼风唤雨的时代,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热爱之情。诗歌教学进行到这儿,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对教材主题线索的挖掘在课堂上产生的作用。
  三、抓住主题,指导写作
  教学《跳水》一文时,因为这是一篇记事文,所以我就设计了一个问题:“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用既简练又完整的语言进行概括,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然后,我让学生用心默读课文,看看托尔斯泰是怎样把这件事写具体的。要求学生找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并根据这些描写想象画面,领悟写法。这样,让学生明白要想把文章写得好,语言、神态、动作是法宝。这样引领学生研读教材,能培养学生的主题意识、主体意识,知道如何围绕主题,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去记叙一件事儿。这样的课堂教学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效统一的特点。
  在课文学习中,教材是主题,学生是主体。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了解生活,感受社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主题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有效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鱼虾类等水产品,编撰在鳞部第四十四卷的鳞之三篇中。篇中共收载了鱼虾类、龟鳖类、蚌贝螺类计110余种,并将各水产品种的产生环境以及个体形状、生
红霉素片为最常用的一种抗生素,抗菌谱较广,且价格低廉,临床主要治疗耐药金葡菌所致的多种严重感染,如中耳炎、咽喉炎、疖痈、扁桃体炎、肺炎、败血病、骨髓炎及创伤性感染,以及梅
很多宝宝缺乏对致病菌的抵抗能力,在季节交替和气候骤变时,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而且,由于抵抗力薄弱常常不能将炎症控制在感染局部,导致炎症加重和扩散,从而患上了肺炎。那么怎样
痛风是人体内嘌呤物质的代谢发生了紊乱.尿酸(嘌呤的氧化代谢产物)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
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及综合防控措施进行了介绍。
配方乌鸡1只,怀牛膝20克,葱3段,生姜3片,桂皮1小块,山奈1粒,大茴香3小瓣,草果1粒,绍兴酒、白糖、酱油、精盐适量。
[摘 要]目前,在阅读教学中,或缺乏正确的情感导向,或情感如空穴来风,使学生无法体会文本的思想情感,影响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情感氛围,诱发学生的“接受心境”;要让学生体验语音变化,领悟情感涵义。这样,才能使学生沉入文本,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阅读教学;情感教育;情感氛围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
半夏一年春长长春嵘,五月夏半半夏生。驱鹪吓鹩护嫩圆,牵牛犁地去撷英。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发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是当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采取预防措施和及早发现先兆症状,早期干预,积极治疗,可
老年性耳聋(或称老年性聋)是指因年龄的增长,在排除噪音、耳毒性药物和遗传因素的参与情况下,听觉器官随同身体其他组织器官一起发生的、缓慢进行的老化过程而出现听力减退的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