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校管理的人文与科学思考

来源 :新校园·学习(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sky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城乡中小学的发展极不均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管理中出现人文和科学管理理念的缺失。本文在对农村中小学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关措施与思考。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人文管理;科学管理
  
   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农村教育在基本设施配置、办学务件等方面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较之城市中小学而言,农村中小学的管理水平整体上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管理的人文性和科学性方面,尚有较大的不足。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管理现状分析
   1.管理自主权的缺失。随着农村生源的减少,学校的规模开始缩小,学校的管理权大多统一到乡镇级的教育主管部门来统一管理。农村每个中小学的客观情况都不相同,没有自主管理权的状况导致学校的改革受到极大的束缚,严重影响了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的管理自主权是在上级行政部门手里还是校长手里,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2.科学管理理念的落后。农村中小学因为规模小,财力支持有限,长期以来学校管理与经营处于小作坊式的落后状态。缺乏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的指导,也缺少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和条件,发展意识淡漠,学校处于一种原始落后的发展状态。
   3.人文管理的意识不强。管理自主权的缺失和管理理念的落后,封闭的农村中小学在人文管理方面严重缺失。主要表现是对学校文化建设特别是人文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落后的管理,人文观念的缺失,导致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处于一种松散、消极的工作状态,不能在工作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导致优秀的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流失。
   二、农村中小学校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
   1.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中小学的发展状态受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巨大。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導致教育资源配置也不均匀,进而直接导致教育水平的不平衡。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经济的落后导致对教育投资的减少,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够。落后的经济、社会环境使得本地中小学教育处于落后的自生自灭状态。
   2.社会文化环境的封闭。农村中小学管理水平不高,缺乏人文和科学的管理现状,有其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中小学的发展水平和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一般说来,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方,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相对开放和发达,愿意并容易接受新思想,愿意突破常规,喜欢变革;而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则恰恰相反。农村中小学置身于一个封闭、落后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中,主体发展意识欠缺,再加上信息闭塞、交通不发达等客观因素,导致学校的管理和发展的落后状态。
   3.学校管理体制的僵化和落后。受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教育的传统思维影响,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业务的发展具有绝对领导权,但作为学校发展主要经济支撑的当地政府,因经济欠佳疲于应付学校的财政开支;在投资上也是注重学校硬件建设,维护面子工程,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等软件建设因为投资大,见效慢,所以不愿意在这方面进行投资支持。业务主管部门和行政主管部门“两层皮”的管理体制,不能将农村中小学的办学力量有机联合起来,形成合力。
   三、解决农村中小学校管理问题的途径和措施探讨
   1.增加农村教育投入,改革落后管理体制。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改变农村落后状态,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根本途径。只有充分认识到教育对于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坚持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财政收入投入到义务教育中来,才会逐渐改善农村的教育教学条件。当地教育部门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保证每年投入到义务教育中的财政收入。
   经济支持是基础,管理体制是根本。因此必须改变当前中小学校缺乏长效管理体制,吃“大锅饭”的局面。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科学的管理体制。
   首先,要明确分工和责任,建立激励与奖罚制度。当前中小学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根本原因在于各自的职责不明确,缺乏激励和奖惩机制。在教师中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是必要的。其次,要在管理上刚柔并济,既要严格管理,又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教师的个性,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对教师的管理宏观上严格要求,微观上又要关心体贴,给他们人文关怀。这样才能从内心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城乡教师交流,引进科学理念。农村中小学教育与管理的落后,根本在于缺乏人才。当前一个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方法是实现城乡教师的交流。通过教师的交流,一方面,让农村的教师走出去,学习更多的教学管理经验后再回到学校。另一方面,让城市的教师走进农村中小学,把他们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直接传授给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通过这种交流,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
   3.注重人文管理,实现民主治校。以人为本,民主治校是关键。民主治校就是要从学校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广泛深入听取全体教职员工的意见,只要是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建议都要理性的接受,把学校建设成为一个健康、文明,适合农村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蒲云昌.新时期农村学校管理点滴谈[J].科教导刊,2010,(30).
  [2]李科.和谐管理理念对中小学管理的启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9,(07).
其他文献
高考决定学生的命运,高三复习犹如三夏大忙。在紧张繁忙的复习中,学生只顾沉浸在题海大战中,往往会忽视总结自己答卷中存在的问题,以致重复犯错,事倍功半。特别是语文复习,知识多而散,费时费力,见效慢,总结卷面失误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学生语文答卷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三个方面做了分析。  一、问题分析  1.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  在目前高考“得一分,压倒一军”的严峻形势下,汉字书写、卷面整洁尤为重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工业的快步提升。在我国工业生产阶段,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的应用对于保证工业生产正常的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通过对
一办公室窗台的三盆水仙.已经长得颇有气势了。煦暖的阳光下,郁郁葱葱。
一、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生态平衡”的含义;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学习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通过学习课文,认识到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才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使信息数据呈爆发式增长。数据的收集采集和挖掘使用在推动社会智能化、数字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对个人信息隐私安全的威胁,在一
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应用到教学管理中便是“以生为本”。以生为本主要是以学生的需要和权益为根本,学校的办学体现的是教育的个性化和人性化。本文就班级管理的途径和方式
论文介绍了最大需量控制系统的原理及其在某变电站节能项目中的应用情况。最大需量控制系统通过合理的限制线路功率,有效降低了企业的需量电费,节约了企业运行成本。
从容,意指镇定、不慌张。在十几年的工作中,我把它总结为班主任的一种工作艺术,是缘于对班主任工作的一种深入理解。最初选择做班主任是因为喜欢,但真正当了班主任,我才发现,现实和
一、肯定有余,诊断不足  现行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给学生一些赏识性的点评本无可厚非,可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形式上的华丽,营造热烈氛围,竟不顾课堂的现实状况,一味地、廉价地奉送学生“太棒了”“很好”“你简直就是个天才”等超主观的赏识性的评价,这种凌驾于客观之上的一“好”以蔽之式的主观评价,实际上是对赏识教育的异化,它只会使学生的思维停留在表面与肤浅上,误导学生的
从教二十年,我没有轰轰烈烈的举动,也没有感人至深的事迹,每天经历的都是一些平凡、琐碎、细微的事情,但我仍乐此不疲。  一、用心了解学生  作为一个班主任,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更好地关心他们,教育他们。了解学生要用心,要平等地对待他们。每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我都要求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叫出学生的名字。当我清晰准确地叫出他们名字时,学生们脸上露出的惊讶和笑容,一下子就会消除我们之间的陌生感,使我们迅速地熟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