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灵深处伸出的触角——我的艺术观

来源 :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foryo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最好的艺术?这个问题没有谁能够说得清楚。任何一个还存留于历史中没有被丢弃的作品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即使你仅仅是一个站在它面前表情麻木发呆的观者,因为它的背后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所表现出来的某种情愫,某种观念,对世界、生死、对人性的态度。在某一时刻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心灵,或是引发一种思潮。所以我一直觉得一个画家对于所表达的对象所寄托的精神,是这个作品的灵魂所在。哪 What is the best art? No one can tell the truth. Anything that remains unbroken in history has its value in existence. Even if you are just a viewer standing in front of it numb, because behind it is a living person, some of the feelings he shows, a concept, attitude to the world, life and death, and human nature. At some point will touch some people’s mind, or trigger a trend of thought. Therefore, I have always felt that the spirit that an artist entrusted to the object expressed is the soul of this work. where
其他文献
从上个世纪工业革命之后,各国的工业开始逐渐的走入到了一个较为程式化,机械化和技术化的时代,人们欣赏到的一个艺术也逐渐的趋向单一和机械。这样的形式使人们不断的对这些
期刊
本文以环境心理学理论为契合点,使其主动的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研究序列性景观空间的多维度形态、构成要素类别以及人的情感体验价值背景下的空间序列性。环境心理学作为人的心
一、提高认识,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
期刊
本文试图从中国意象理论入手,对图形设计中的意象进行探索。在文中通过对形成于中国独特文化土壤中的意象理论的研究,探讨了独具中国文化心理结构特色的意象美学,并分析了意象的
期刊
秘鲁普诺省的的喀喀湖畔有个叫哥尼玛(Conima)的部落,是高原山地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以音乐为主体的仪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是在这些仪式中,哥尼玛人得到了音乐习得的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