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体操运动员核心区域力量训练问题浅析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BB_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2
  摘 要 竞技体操训练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只有掌握核心训练方法,不断提高训练水平,才能在比赛中出奇制胜。核心区域训练自诞生之日起便用于康复训练指导,虽然我国在大多数运动项目中已引入核心区域力量训练的相关理论,但尚未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尚处于摸索阶段,有关少儿体操运动员的核心区域力量训练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为此,笔者针对少儿体操运动员核心区域力量训练研究方面的空白,根据少儿体操项目特殊的本质属性,拟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阐述如何将核心区域力量训练方法运用到少儿体操运动员训练中,从而探索出一套适合少儿运动员的方法体系,为一线教练员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少儿 体操运动员 核心区域力量 训练
  核心区域力量训练中的“核心”指人体的中间环节,即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的区域,是由腰、盆骨、髋关节形成的一个局部区域,该核心区域共有29块肌肉,担负着稳定重心和传导力量的重要作用,因此,核心区域是身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对运动技能和专业动作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核心区域力量训练能够有效锻炼人体的核心肌肉群,从而提高身体控制力和平衡力。核心区域力量训练概念自上世纪90年代出现以来便受到训练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并意识到其对躯干肌群训练的重要性,并将其引入运动训练领域,在训练领域形成一套丰富的方法体系。
  一、少儿体操运动员核心区域力量训练问题的研究意义
  力量素质是任何运动项目所必备的基础素质之一,在少儿运动员训练中力量素质训练是最薄弱的一环,在过去的训练中,训练员仅关注少儿运动员在速度、耐力等方面的训练,很少关注运动员躯干部分的肌肉群训练[1]。从整体的角度分析,少儿体操运动员核心区域力量训练问题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当前少儿体操运动员单一、枯燥的训练模式
  少儿体操运动员与成人运动员所不同的是其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身体特征与成人存在明显不同,身体各部分的控制能力仍然较差,少儿运动员特殊的心理和身体特点要求在其训练过程中需要采取更加多样性、负荷少的训练方法。核心区域力量训练则为少儿体操运动员的训练提供了依据和参考,有助于丰富当前单一、枯燥的训练模式[2]。核心区域力量训练讲求科学性和针对性,借助循环训练或其他组合训练方式能够使训练内容更加多样灵活,而且还能结合少儿体操运动员的自身素质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更加符合少儿运动员的发展需求,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二)加深对核心区域小肌肉群参与运动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常规肌肉训练往往通过机械增加负荷量的方式进行,这种训练方法只能单纯的增粗肌肉肌纤维,锻炼局部大肌肉群,对核心区域小肌肉群的锻炼没有作用。引入核心区域力量训练理念后,通过科学化的运动训练指导能够充分调动相关肌肉群,使其参与到运动训练中,从而促使其发挥相应的功能。核心区域力量训练一般是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在少儿体操运动员日常训练中应当注意训练环境的不稳定性,保证相关肌肉群和神经系统之间的灵活转换,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少儿运动员的特殊需求。
  (三)减少核心区域损伤提高训练中身体能量的有效传递
  核心区域虽然不像人体四肢那样直接参与动作的完成,但是起着稳定中心、传导力量的重要作用,对于创建力的支撑点,实现力量转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核心区域力量训练能够增强核心区域肌肉群的协调稳定能力,有效保护脊柱等薄弱环节,防止在训练中出现脊柱损伤等意外情况,此外,还能为四肢的发力创建稳定的支点,从而减少关节受力负荷,从而顺利完成能量的有效传递[3]。
  二、少儿体操运动员核心区域力量训练效果研究
  为进一步研究核心区域力量训练在少儿体操运动员训练中的应用效果,笔者以某体校的20名少儿体操运动员(年龄≤12岁)为研究对象,并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开展调查。
  (一)研究方法
  将20名少儿体操运动员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名,观察组进行为期1个月的核心区域力量训练,对照组进行为期1个月的常规力量训练。两组运动心率均控制在130-150次/min之间,为保证两组训练强度相同,均采取站-站组合方式进行,每次运动时间为1个小时。核心区域运动训练前5min为热身准备活动,中间45min为核心区域力量训练,最后10min为放松活动。训练完成后采用身高测试仪、体重测试仪、身体成分测试仪等专业仪器测定两组运动员相关指标。
  (二)研究数据分析
  实验数据表明观察组实验前后各项指标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经t检验发现观察组经核心区域力量训练后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且除身高、体重外其他指标与实验前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表明核心区域力量训练对鹤立测试、侧肌耐力、腹屈肌、背伸肌、背肌力的训练有明显效果,可刺激核心区域深层小肌肉群的运动;对照组实验前后仅有身高、体重、鹤立测试、背肌力符合正态分布,其他指标均不符合正态分布,经t检验发现对照组经常规力量训练后身高、体重、背肌力在实验后有所提高,但与实验前相比差异不明显,仅有鹤立测试与实验前相比有显著差异,表明常规力量训练并不会给少儿运动员的身高、体重、背肌力(核心区域最大力量)带来显著影响,训练效果不理想。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实验前后各项指标数据正态性检验结果对比(n,%)
  测试指标 实验前
  观察组 对照组 实验后
  观察组 对照组
  身高
  体重
  鹤立测试
  侧肌耐力
  腹屈肌
  背伸肌
  背肌力 0.715
  0.272
  0.424   0.815
  0.118
  0.200
  0.392 0.671
  0.645
  0.324
  0.045
  0.315
  0.118
  0.635 0.503
  0.731
  0.924
  0.923
  0.205
  0.778
  0.935 0.765
  0.341
  0.813
  0.324
  0.006
  0.045
  0.648
  三、核心区域力量训练与常规力量训练的异同点
  本次研究数据表明核心区域力量训练与常规训练在训练效果上存在显著差异,前者在提升少儿体操运动员核心区域稳定性方面具有明显效果。在体操运动中,人的重心是随动作不断变化的,只有保持稳定的重心才能高质量的完成各种动作,从这个角度分析可以看出核心区域力量训练在少儿体操运动训练方面的价值和作用。下面笔者将着重分析核心区域力量训练与常规训练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一)核心区域力量训练与常规力量训练的区别
  1.两者在训练内容上的差异。核心区域力量训练主要训练核心区域深层小肌肉群的稳定、平衡能力,而常规力量训练主要训练躯干大肌肉群的相关能力,因此,核心区域力量训练更加注重肌肉能力的全面发展,而常规力量训练仅关注肌肉力量的训练。2.两者在训练目的上的差异。核心区域力量训练旨在通过针对性训练提升核心区域肌肉间的协调和精确控制能力,从而改善神经控制机制,实现肌纤维类型的转变。常规力量训练主要通过机械性的力量训练促进大肌肉群肌纤维的增粗和壮大,以此来提升肌肉力量。3.两者在训练方式上的差异。核心区域力量训练在训练中引入了“不稳定因素”,训练难度有所提升,运动员需在身体重心不稳定的状态下进行各种训练,而常规力量训练则是在一种更加稳定的状态下进行的,因此训练难度有限。
  (二)核心区域力量训练与常规力量训练的联系
  核心区域力量训练与常规力量训练都是力量训练的组成要素,两者共同组成力量训练的全部内容。因此,两者并不是孤立存在互不干涉的,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虽然核心区域力量训练在训练内容上更加丰富,训练方法更加科学化,但是并不能否定常规力量训练的作用和价值,在引入核心区域力量训练内容后仍然要关注常规力量训练,使两者互为补充共同发展。
  四、结语
  本次研究充分体现了核心区域力量训练在少儿体操运动员训练中的价值和作用,与常规力量训练相比,核心区域力量训练具有显著的优势。因此,广大教练员应当全面把握少儿体操运动的特征,认识核心区域小肌肉群在体操运动中的重要作用,采取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使核心区域小肌肉群参与到日常训练和运动中去,同时还要加强常规力量训练,科学规划保证训练的合理性和针对性,使两者互为补充,共同促进少儿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杨继美,李贵庆.对体操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与落地稳定性关系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08:74-78.
  [2] 郑湘平,吕万刚,袁卫华,等.我国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研究——以武汉体育学院少年女子体操队力量训练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09:58-65.
  [3] 王健,郑丽丽,李宗浩,等.运动训练学研究领域的回顾与展望——基于《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创刊30年来的文本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02:138-142.
其他文献
在语文课上,要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突破一个教学难点,应经过一段滑行,也应有个预备姿势,打好地基,有个序幕,那样学生就会学得更好。这种不是单刀直入的教学法,我把它叫做蓄势法。它比情景教学法内容要深,范围要广。下面介绍几种,就教于同行。  一、音乐法  就是在讲课文之前,先放一首与课文有关的乐曲,渲染气氛,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我在讲《长江三峡》一课时,未进入课文分析之前,先给学生放了《长江之歌》,那雄
本研究选择了岑溪软枝2号,岑溪软枝3号,岑溪软枝11号三个无性系和连州1号优树的种子,用60Co-Y射线,分别以0 rad(对照)、1000 rad、2000 rad、3000 rad、4000 rad 5个剂量辐照处理
本文研究了北京市主要绿化树种的生长及生理生态特性,发现了北京市主要绿化树种油松、侧柏、栓皮栎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在生长季节的变化规律,并讨论了不同树种
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 L.)又名二月兰,为十字花科诸葛菜属植物,具有染色体数目少(2n=24)、遗传变异丰富、生命力强、易于栽培管理等特点,十分适合于遗传变异研究
中小学生一年假日总计约180天左右。这么多的节假日,学生在做什么?在学什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作为教育研究工作者,我们希望在节假日里老师可以做计划并与家长配合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一、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听的能力是当今社会人不可欠缺的能力,教师要为节假日学生听能力的提高做好规划,联系家长,让学生的听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1.听广播电视。从
中图分类号:G82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2  摘 要 背越式跳高是一项技术动作较为复杂的跳跃项目,但由于其自身动作速度快、节奏快及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学生学习中常出错并造成错误动作动力定型而不能很好的掌握背越式跳高技术。因而本文对背越式跳高的四个构成要素进行梳理,对易出错环节进行生物力学分析,通过文献资料法、整理归纳法、以及访谈法,找出对应的解决
当前,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化,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人们的思想也更加活跃,呈现一种纷繁复杂的状态。面对这种情况,新闻舆论既不能保持沉默,更不能随波逐流,而要旗帜鲜明地以为人民服务、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2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从基本身体条件、身体素质、专项技术、个人特质、教练员等几个方面对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员健康状况、力量素质、柔韧素质、耐力素质、操化动作、性格气质、面部表情、音乐乐感以及教练员的音乐素养,这些都是影响运动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SI制)的单位为基础,根据我国的情况适当地增加了一些其它单位构成的。国务院1984年1月20日通过的决议中规定:“在1990年年底以前;全国各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1  摘 要 篮球运动员体能测试与体能训练之间联系紧密,篮球教练只有在对运动员进行体能测试之后才能了解其身体状况、运动能力等,才能针对运动员的体能测试成绩及时调整体能训练内容。体能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身高测试、跨步垂直跳高、30秒耐力弹跳、反向强力球投掷等[1]。本文主要分析了篮球运动员体能测试对训练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