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期儿童肛周脓肿2例

来源 :中国肛肠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wbo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儿男,12岁,身高170 cm ,体重75 kg.2021年2月21日因肛周肿痛6 d ,局部破溃流脓2 d入院.6d前患儿无诱因出现肛周红肿疼痛,无发热, 2d前破溃,渗出脓性分泌物,大便2~3次/d,质软成形.既往两次因睾丸附件扭转行手术治疗.专科检查:截石位,视诊肛门外观无畸形,距肛门约1 cm处肛周7点位可见范围约2cm×1cm局部红肿,并可见一破溃外口,挤压可见少量脓性分泌物渗出,伴压痛,可触及一条索状物通向肛内.指诊及肛门镜检查未行.肛周分泌物细菌培养示大肠埃希菌.凝血四项:纤维蛋白原 4 .11 g/L.血生化:尿酸497 .63 μmol/L ,肌酸激酶 63 .7 U/L ,总胆红素20 .87 μmol/L ,磷 1 .68 mmol/L.血、尿及大便常规,术前免疫八项及D-二聚体定量检测未见明显异常.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患者实行中药贴敷联合健康教育对睡眠质量和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 于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产科收治的接受剖宫产术后产妇中抽取90例,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分为各45例的两组,仅给予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实行中药贴敷联合健康教育,比对两组术后泌乳情况和术后48 h的镇痛药液用量、睡眠质量评分、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后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开奶时间、泌乳始动时间更短,初乳后24 h哺乳次数及术后48 h镇痛药液用量更少(P<0.05);观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喉罩全麻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小儿的手术麻醉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8-2019年天津市静海区医院收治的120例行小儿腹腔镜手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下TAPB.比较两组患儿在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苏醒时间、手术时间、12 h小儿疼痛量表评分、躁动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麻醉诱导前、插入喉罩后及拔出喉罩时,两组患儿的MAP、
为评估地奥司明联合激素术前干预对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选择103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患者,根据术前是否联合用药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71例,观察组术前给予地奥司明联合激素干预,对照组术前不使用上述药物干预.观察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结果显示,2组干预前肿瘤特征及基本信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吻合口漏发生率(3.12%)显著低于对照组(12.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局
为探讨腹部增强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联合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72-4(CA72-4)、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检测在右半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随机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收诊的右半结肠癌患者70例,将其纳入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的受试者70名,将其纳入对照组.采用腹部增强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检测血清CEA、CA199、CA72-4、CYFRA21-1水平,比较2组受试者血清CEA、CA199、CA72-4、CYFRA21-1水平
为探究PPH治疗严重痔对患者肛肠动力学的影响,将92例重度痔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实施PPH治疗,对照组实施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肛肠动力学指标.结果显示,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低于对照组的13.04%(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肛管静息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PPH治疗重度痔与常规痔手术比较,术中出血量更
为观察开放式瘘管切除术治疗肛瘘的疗效,将肛瘘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7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开放式瘘管切除术治疗,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肛瘘切除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肛门功能评分、疼痛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肛门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常规组(P
笔者采用高频电刀切除术治疗肛周脓肿3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rn临床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肛周脓肿患者,其中男42 例,女18 例;年龄24 ~67 岁,平均36 .4岁;病程3~20 d;直肠后间隙脓肿33例,肛门周围脓肿23例,坐骨间隙脓肿4例.按脓腔壁清除方式分为电刀组38例和中药组 22 例.2 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 ,具有可比性.
期刊
为分析超声刀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选取本院收治的96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刀痔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外剥内扎术.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坠胀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及肛门坠胀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和术后7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采用超声刀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疗效优于传统手术,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快
为探讨恶性血液病并发肛周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31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患者基本资料、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恶性血液病合并肛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31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共发生肛周感染57例,发生率为17.92%.年龄>60岁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并发肛周感染的发病率最高.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60岁、化疗、粒细胞绝对值<0.5、血液病类型是恶性血液病并发肛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表明,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年龄、治疗方案、粒细胞绝对值以及疾病种类都是并发肛
为探讨氩等离子凝固术(APC)对结肠息肉患者疼痛程度及血脂水平的影响,将82例结肠息肉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APC治疗,对照组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对比2组术后疼痛程度及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显示,2组术后1d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组VA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较术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