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怎样的成长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o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我参与了我区班主任工作论坛的评委工作。审慎思考之后,我有了这样一个疑问:在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不断被叫响的今天,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成长?并有了下面的六个追问。
  追问一:我们拿什么来爱学生?
  《班主任之友》曾刊发了我的一篇文章《爱心、民主、专业化——班主任工作理念三十年回顾》,文中我把最近三十年划分成三个时代,并就各个时代的班主任工作理念进行了提炼和梳理,从而确定了其关键词分别是:第一个十年的“爱心与奉献”,第二个十年的“民主与科学”,第三个十年的“专业与特色”。以此为基础,我又写了一篇《优秀班主任的标准是什么》,刊发于《中小学德育》第12期。在文中我提出了师爱的三个层次:一是朴素之爱,诸如精心呵护学生的衣食住行,解决学生的生活困难之类的真爱;二是民主之爱,倡导给学生以民主、公正的班级生态环境,搭建民主大爱;三是专业之爱,用专业的方式给学生专业的爱,彰显的是一种理性、丰润的人文挚爱。
  正是基于我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整个论坛过程中我对“师爱”做了细致的统计。在参与论坛的班主任中,90%的人谈到了师爱,还有一部分人把师爱作为了交流的主题。这其中,有对特殊学生的嘘寒问暖,有对贫困学生的倾囊相助,有对生病学生的悉心照料,这些逼近亲情的师爱让我感慨并感动。还有一些班主任,他们谈到了对学困生的巧妙帮扶,对问题生的精心教化,对病残学生的针对性教育,这些智慧的师爱让我颔首并钦佩。更让我欣喜的是有很多班主任在用心诠释着另一种师爱:利用绘本为学生播下童话种子的史雪玲老师,用半部《论语》浸润学生心灵的王红老师,用对话课程诠释“爱”的崔雅静老师,用古典诗词涵养学生生命的傅胜金老师……他们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现实教育以外的东西,既不会带来行政考核下的成绩,也不可能收获即时的现实利益。但在我看来,他们是在用自己对眼前利益的坚毅舍弃,以及对学生未来负责的专业精神来成全学生的生命,他们的爱才是无边至爱。
  爱,是教育的根基,这一点毫无疑问。无论任何时候,爱都是教育的永恒主题,都是为师者的德之灵魂。但是,在不同的时代,师爱应该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应该有其独特的呈现路径。如果站在时代的需要来考量我们的师爱,是否可以这样扪心自问:我们的爱距离我们的时代有多远?
  追问二: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哪边?
  一直以来,我们习惯和传承的大都是师道尊严,三尺讲台圈定的是一份责任和担当,更是一种为师者的教化之道。在历史上,教师大都是以尊者的身份,以圣人的名义训导并指引学生的方向,乃至生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教师的一种自我要求,但也是教师的自我高峰感的外显。正是这样的一种身份认同,让教师习惯于把自己定位为人生航标、入世楷模,并逐渐被社会神圣化。也就是说,无论如何,至少在教师的心目中自己是知识的化身,就应该走在学生前面,成为一种引领和召唤。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师逐渐走下神坛,并以职业者的身份走进社会视野。更有一些“超前意识”较强的教育者提出了“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把教育和教师的位置摆在了与学生齐高的水平。一些比较合乎时代的用语是渐露端倪,诸如“陪伴学生成长”“和学生一起成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口号成为潮流和方向。此时的教师,更多地把自己定位为学生的陪伴者、同行者。最近几年,一种新的理念思潮开始被传播和实践,那就是“走在学生后面”。张玉兰老师在交流中提出了“向孩子学习”的主题,这让我不禁欣喜万千,我们的班主任虽然年轻却有了与时代如此契合的理念,实在是出乎我的预料。我们的老师,已经懂得了走在学生身后,学会了从学生身上寻找教育契机,并通过反思、叩问来改善自己的教育实践。从一次毕业合影中优秀生的缺席,她读出了“公平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并在后来的教育中尝试践行“公平教育”。从这一点来说,她的目光盯在了学生的身后,但是她的教育理念却已远远走在了多数人的前面。
  有时候,位置所表达的意义和传递的能量,远不是一个简单的观念所能囊括。站在学生的前面呈现的是师者的权威和控制,站在学生身旁暗示的是一种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走在学生身后则是一种更深层意义上的生命关照和关怀。时代在进步,人的生命蜕变和完善越来越表现为人性的自我解放和被解放,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开始这样的追问:我们正站在学生的哪一个位置?我们可否通过站在不同的位置来传递不同的内涵?甚至我认为一位出色的老师能根据教育的需要,调整并胜任不同的位置。
  追问三:我们应该让学生相信谁?
  这次交流中,有很多老师谈到了学生对自己的依赖、信任和尊崇,并把此作为教师幸福的依据或者是教育成功的标准。其中一些老师分享的案例就很有代表性:一个小小的淘气包,在被老师艺术地“征服”以后,发出了“我只学某某学科”的声音;一个离异家庭的受伤“天使”,在得到老师的特殊关爱后,把老师当做了偶像。还有一个老师,不惜很大的篇幅讲了毕业后的学生回来看自己,不断诉说现在的班级如何不好,并因怀念曾经的老师和班级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些案例,在老师的讲述中都是被作为“成功的证据”来描述的,但这恰是最值得我们反思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应该让学生相信谁?
  教育培养的应该是社会人,我们所能够给与学生的就是让他们尽快融入社会的能力。我们不是在培育粉丝,我们不是在强化某种崇拜,我们不可能让学生一辈子生活在教师的影子里。很多年前,我在各地为老师作讲座时,时时以谈论学生对我的依恋为荣耀,大有离了我学生就不会有精神支柱的慷慨激昂。那时候,我以为这就是成功,这就是教师的价值体现和教育追求。但是,当我精心培育的一个班级因为我的离开而让新班主任束手无策时,我就开始有了新的改变:从培养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到对班级的信赖,从培养学生对班级的信赖到对自我的信赖,我一步步退出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让学生自己成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在我看来,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独立、自信,具有极强的社会适应性,时时都能够信任自己的人,这才是最大的教育成功。用一个不太贴切的比喻来说,培养学生就是在放飞学生,我希望我们放飞出去的是一粒蒲公英的种子,可以自由飞翔并落地生根,而不是一只被我们紧紧攥住的风筝。   无论我们怎样不舍,我们也得承认我们只是学生人生旅途中的一个过客。我们可以走进学生心中,但绝不能长久停留。一个离开了班主任就乱糟糟的班级,一颗没有班主任就空落落的心灵,绝对不是我们希望的,也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
  追问四:我们应该怎样表达自己?
  对于大多数班主任来说,习惯于具体的实践,而缺少表达的能力。四年前,我在给青年教师讲课中将教师的表达能力划分了三个层次:一是叙述,二是解读,三是提炼。通常来说,更多的人喜欢并热衷于表达的第一个层次——叙述。整个论坛过程中,我们总是可以听到很多生动的故事,但是这些故事只是局限于讲述一个事件,描述一种现象,很少有人走到故事背后去揭示其中的教育道理和教育规律。其实,你讲了一个故事后,一定要说明你从中收获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思考了什么,这就是一种教育研究,叫做教育叙事研究。表达的第二个层次是解读,一个人若是能够静下心来审视自己曾经走过的路、所经历的事,并且可以用自己的文字和语言清晰地解读自己,这就是一种较为深刻的表达。解读的关键是要厘清“怎么样”和“为什么”,也就是说明白“我是怎样做的”,“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说明白“为什么”比“怎么做”更有价值。
  第三个层次的表达是一种很深刻的能力,重要而且必要。提炼不仅仅是总结,总结只是提炼的基础工作,是对教育实践的汇总和归类。而提炼需要做的就是从业已理顺的总结中,寻找到自己特色、特长的东西,并不断锤炼、凝练成专属于自己的一种品质。李兆杰老师的“117活动提升模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框架,并梳理了具体系统的时间策略,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其提升和提炼意识的萌芽、破土和生长的朝向。王淑萍老师,一个年轻的农村班主任,略带羞涩和胆怯地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念,虽略显单薄且缺少解读,但是至少说明她已经有了这样的意识,我们的班主任有了自己的教育主张,也可以主张我们自己的教育,这是一个方向,值得我们继续努力。
  假如我们想知道怎样表达自己,至关重要的事情有两个:一是阅读,二是写作。因为阅读可以让我们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明白前面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也就能让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而写作,恰恰可以让我们理清人生哲学的三大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而这,就是我们最需要的表达。
  追问五:我们如何再往前一步?
  从论坛中的两个相似案例说起。
  第一个案例:班里有一个很难缠的学生,时不时地会出现一些状况,偷拿别人东西的事情经常发生,虽然班主任私底下对他进行过教育,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这一天,并没有在学校餐厅订餐的他到餐厅偷饭吃,被老板娘当场抓住,并把他当做小偷交到了班主任手里。班主任觉得这是一个教育契机,便向老板娘求情,希望老板娘不要再深究此事,放过这个学生。最后,学生因为感恩老师替自己挡的这一枪,而慢慢有了收敛和改变。
  第二个案例:袁老师的班里经常丢东西,他隐约可以感觉到是某个学生所为,但是苦于没有足够的证据,所以不便轻易下结论。于是,在一次交书费的时候,袁老师把录像机掩饰在课本下面,把学生去大课间做操的那个时间段教室里的情况完整录了下来,录像中清晰再现了某个学生的盗窃行为。袁老师首先批评了这个学生,返还了本次偷盗的钱物,并统计了这个学生以前曾经偷盗的钱数。因为以前偷的钱都已被学生花费掉,袁老师在答应替学生保守秘密的前提下,要求学生制订一个还款计划,并协商拟定要通过捡拾饮料瓶等方法筹钱。这个学生用了很长的时间,付出了很多的辛苦才赚到了需要偿还的钱款,并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
  这两个案例,从本质上来说都是涉及到“学生盗窃”问题,从老师的讲述中最后都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两位老师的处理方法迥异:一个是通过为学生求情,让学生从心理上把老师当成“自己人”,唤起学生“心理偿还”的义气感,从而约束自我行为,开始变成“好学生”;另一个则是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前提下,给予学生应该有的惩罚,并用自己的劳动补偿自己的错误,在不断的自我实践中逐渐转变,最终达到了老师所期望的教育效果。这两种方法,我们无法评价其好与坏,因为在具体的某个学生身上,只要是适合的方法就是好的。但是,若从教育的普适性和普遍意义上来看,我更倾向于第二个案例中袁老师的做法,因为他让教育往前走了一步。
  我们都知道,电话机的发明者是贝尔,但是我们可能并不知道比贝尔更早研究电话机的是莱斯,并且莱斯的研究已经接近了成熟的电话机技术。贝尔,只是在莱斯研究的基础上,把一个螺丝多拧了二分之一圈,也就是5丝米左右。有时候就是这样,我们只不过是少走了一步,成功就会离我们远去。教育也是如此,在很多问题的处理上,如果我们能够再多走一步,教育的效果将会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追问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成长?
  如果我们静心回眸70位班主任的交流,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种现实:有的班主任还是拘泥于事务性的琐碎,有的班主任还是满足于技巧的娴熟,有的班主任仍然沉醉于自我欣赏的满足。成长,在很多时候还是一个被浅层次解读的概念。倘若,我们把这些材料对比来看,一定会有很多的内容是被叠加和重复的。我们闭上眼睛,很难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表述能够告诉你:他的特色是什么?
  班级管理是一个极富弹性空间的成长领域,也是一种容易生长特色的教育实践。一个特色班主任的成长大概需要这样一个基本路径: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成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具有娴熟的、足够满足班级管理的能力和智慧;通过深刻的思考和反思,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专长,做一个有特长的班主任;通过不断完善和张扬自己的特长,让特长成为特色;通过品牌的锻造和锤炼,让特色无限发展,做一个特色班主任。简单地说,就是“成熟班主任——有特长的班主任——有特色的班主任——特色班主任”。
  这需要一种意识,就是跟紧时代发展潮流的意识;也需要一种能力,把实践生成品牌的能力。比如,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可能会在班会中经常播放一些有意义的视频、影视等,但因为没有品牌意识,可能会一直重复电影放映员的角色。如果我们能够把这种随机的、任意性比较强的好做法加以整合提炼,一方面积累一个丰富的影视资源库,另一方面把这些影视的教育意义进行梳理确认,形成一个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那么我们可能就做出了一个“影视主题德育课程”。再比如,一些优秀的班主任经常会组织学生利用树叶做精美的树叶画,倘若我们把这个简单、单纯的手工活动进行一个系统的设计,从读、写、做、演等各个角度开发叶子的教育价值,可能就会衍生出一个融合了生命教育、艺术教育、大阅读等主题的“叶子主题课程”。
  从简单的实践,重复的琐碎里,做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特色,这或许就是我们需要的成长。
  (作者单位:山东临沂市兰山区教体局)
  责任编辑 邹韵文
其他文献
“我们家女儿被一个戴帽子戴口罩穿黑衣服的人直接抱着往后院里面跑。女儿咬他一口,踢他两脚,坏人这才把她放下跑掉了!7月26日中午,家住江苏南京栖霞区某小区的居民王先生报警,说他10岁大的女儿差点被绑架了。(7月31日江苏新闻)  原来,这不过是10岁女孩自导自演的绑架案。民警通过了解得知,10岁大的女孩萌萌最近一直在上各种辅导班,非常疲惫,加上监控中萌萌的奇怪举动,民警分析,孩子可能是为了逃避学习才
一、课程开发,始于对学科的激情校园周而复始的青春循环,生活、自然、青春、时代和传统诸多元素形成一个完整而又不断吐故纳新的生态体验场,这些共同生成语文课程的无穷资源
学习教育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实践的水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以课程与教学论为例,试图从基于实践的问题引领、联系实践的理论解
在主要的油料消费中,油菜籽占据了一定的市场空间,需求增长和养殖业的发展带动了去年国内油菜籽加工量的上升。监测显示,到今年3月上旬,江苏地区主要油厂油菜籽平均收购价400
一个做企业的人在看到企业在自己手中一步步走向衰落后,有的也许会对自己的做法、战略及成效不容置疑,像德隆的唐万新对自己的“金融整合产业”之路;有的会使自己变得茫然无
房地产政策近期迎来密集调整,其中包括二套房商业贷款首付最低降至四成,公积金贷款首套房首付降至两成,二套房首付最低降至三成,个人所购普通住房对外销售免征营业税年限由5年以上降至2年以上,等等。  这些政策变化符合房地产市场发展规律。毕竟,此前连续多年的紧缩性调控,本就属于“房价过快增长”市况下的应急性干预。而目前房地产市场一系列基本面变化,已经或者正在渐次落定,同时房地产投资与消费依然对稳增长、促民
2008年5月中旬以来,中国华南、华北、华东等地区成品油供应日益紧张,越来越多的加油站无油可加。
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重庆要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
期刊
在铁道部改制为铁路总公司的三年后,铁总依然处于巨亏状况。该公司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亏损额接近73亿元。  这种状况表面看来不足为奇。作为一家承载大量公益性任务、收益具有显著外部性的特殊企业,铁总沉重的政策负担与历史包袱(譬如截至今年上半年底,该公司负债余额已一路攀升至4.21万亿元,仅上半年利息支出就高达319亿元),决定了至少在可预见时段内,其不可能单凭自身一己之力,实现财务收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