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野性的生命力自由蓬勃地生长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b198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海碰子是邓刚“海味”小说中塑造的重要艺术形象,寄寓着作家独特的生命观、英雄观和价值观,在标示着辽南人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哲学的同时,也成为内蕴深厚的辽宁地域文化符号。邓刚笔下的海碰子形象,在对自然的融入与抗争中,不但将人与自然的冲突升华为强劲的生命力,而且实现了对尊严的追寻。这是邓刚作品的重要价值所在。
  关键词:“海味”小说 海碰子 生命观 英雄观 价值观
  当代著名作家邓刚的作品,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工厂与大海。反映这两个领域生活的作品,分别被研究者命名为“铁味”小说和“海味”小说。“铁味”小说的代表作品包括《刘关张》和《阵痛》等,“海味”小说的代表作品有《迷人的海》《龙兵过》《白海参》《芦花虾》《山狼海贼》等。若论艺术成就,两类作品可谓双峰并峙,各具特色。但从新时期文学发展史上来考察,他的“海味”小说不但填补了海洋题材的空白,而且在对艺术精神的开掘和审美认知的提升上,均有着超越性的实践和成就。这种实践和成就源于对“人化的自然”的审美对象的文化观照,并通过审美主体的强力介入,即人与自然的超强度互动,使地域文化精神所生发的野性生命力升华为具有雄奇美、遒劲美、豪壮美等特质的现代生命意识。同样重要的是,承载着现代生命意识的“海味”小说,塑造了代表强力精神的海碰子形象,拓展了人们对自身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作品中散发着海腥气味儿,充溢着硬汉气质。海碰子是邓刚“海味”小说中所塑造的重要艺术形象,寄寓着作家独特的生命观、英雄观和价值观,在标示着辽南人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哲学的同时,也成为内蕴深厚的辽宁地域文化符号。
  一、海碰子的生命观:生命力源于自然力
  韦勒克和沃伦认为:“伟大的小说家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人们可以从中看出这一世界和经验世界的部分重合,但是从它的自我连贯的可理解性来说,它又是一个与经验世界不同的独特的世界。”{1}邓刚所营建的就是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和深广社会历史内容的世界。他将自身对生命的认知,寄寓于茫茫大海,以绵密的艺术情思与繁复的艺术形象,创造了一个超验的、独特的艺术世界。
  大海和海碰子是这个世界的两个重要元素。大海是大自然的宽厚和野蛮的化身,潜藏着原始的蛮力和野性的破坏力,这种源于自然的野性与蛮力,孕育着辽阔粗犷、狂放恣肆的生命激情。邓刚笔下的大海,汹涌澎湃,变化莫测,有着令人惊惧的野性和强力:“看它们从大老远的海里面滚过来,轰地一下子撞在礁石上,粉身碎骨。跑了那么长时间的路,就为了这么一下子:粉身碎骨,实在是不合算。不过,撞那么一下子也挺精彩,蓝色的浪块一下子迸裂出万千银珠雪沫,四面飞射,很有些气魄。……然而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你会突然感到海的伟大不是什么排山倒海的力量,而是一种永远不停,永久不息,永进不止的耐性。这实在是太可怕了——你只要再看一眼没有棱角的礁石和圆秃秃的卵石,你就会感觉到这是多么可怕。”{2}在他的代表作《迷人的海》中,更是将大海的壮观和汹涌险峻的原始情态描绘得淋漓尽致:“大海涨潮回流了。那城墙般的排浪‘啊啊’地吼着,朝岸边压来,豁口两边交叉喷过来的浪花更猛烈了,犹如两扇白花花的水帘,遮住整个豁口,轰击的涛声夹带着咸味的海风又不断地朝豁口里灌,顺着他们背后狭窄的山径寻找出路。”“狂风呼啸犹似号角齐鸣,巨浪奔涌就像万马飞奔,陡峭的岸墙炸着一道又一道四处喷沫的开花浪,轰隆隆的涛声此起彼伏,漫空回响。”{3}邓刚在谈到他的艺术追求时曾说:“从赤甲红、蟹子、凶猛的箭鲨中看到了要着力表现的是力。——终于我把它写出来了,这就是力。这就是我日日夜夜苦思冥想,充满感情要表现的东西。”{4}在邓刚的艺术世界中,海就是力量的象征,它蕴含着难以征服的力量,这种强悍的自然力,恰恰就是生命力的源泉。
  有研究者认为:“《迷人的海》是作家面对宇宙、面对茫茫人生的思索, 并通过这个不无象征意义的故事讲出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哲学。”{5}源于自然力的生命力是生命的核心动力,在与自然的强劲互动中,生命力才会自由蓬勃地生长,这既是邓刚的思考,也是他寄寓海碰子的生命观。辽阔而险峻的大海及由此所构成的生存环境,熔铸和锻造了人们顽强的生命意志和生命力量。勇敢地投入大海才是拥抱生命,与自然力碰撞交融后凝聚、升华的才是伟大的生命力。海碰子是为大海而生的,也是靠大海为生的,在将生命抛进浪涛里碰大运的人生历程中,他们用人性的强悍对抗着强悍的自然,在满足了来自灵魂深处的舒展自我渴望的同时,实现了对生命本能和生命活力的释放与升腾。
  “老海碰子”在大海中搏击一生,千锤百炼,他自身所具有的野性的生命力与大海所蕴藏的原始生命力几经融汇,形成了强大的扩张力。“老海碰子”一出场,他那粗犷的气质,决绝的动作,神奇的感受,都在传递着源于自然的生命力量,“他是个身形魁梧的老海碰子,像棵苍劲的松树那样挺拔。但他的脑袋仿佛在滚水中烧炼过,面部肌肉扭曲,皮肤褶皱,给他添上几分粗犷的气息。”“他在冰冷的海水里和灼烫的火烟中泡磨炙烤了五六十年,有岩石般坚硬的骨架,牛筋般扭紧的肌肉,黑胶板一样富有弹性的皮肤,伤痕累累的身躯。浪花砸上去,立即摔碎成千百滴油珠子,不剩一丝水迹。”{6}在浩瀚幽深、性情莫测的大海中,他的动作显得是无比的舒展和果决,“他能凭着一口气量潜进深深的水下,在那静静的蓝色世界里,在那刀锋箭簇般的暗礁丛中,游鱼一样钻来窜去,捕捉价值昂贵的海珍品,享受着迷人的猎获趣味。”{7}从凶险的大海中爬出后,海碰子的生命力需要火焰的炙烤而被再次激发:“‘啊啊!’那人从地面一跃而起,将整个身子向火堆倾去,就像一条活蹦乱跳的牙偏鱼,在火苗上反复烧烤。那火舌像无数枚炽热的钢针,穿透他的皮肤,扎进肉匣,骨缝里,驱除使他激烈战栗的寒气。这种灼烫疼痛不仅不使他感到一丁点痛苦,反而使他觉得说不出的舒适和快活。他的酱条石般的硬邦邦的身子变得柔软起来,黑黝黝的皮肤开始显出一块块红斑。”{8}在某种程度上,海碰子的生命已经与大海融为一体,在大海中,他能够以淳朴自然的态度面对奇异的环境,将常人眼中充满着凶险、隔阂、动荡的海底世界描绘得美轮美奂,“老海碰子潜到海底一两米处,那水色便豁然亮堂了,五彩斑斓的礁石尽收眼底。在那一片白花花的牡蛎丛中,撒满了孔雀蓝色、玫瑰色、橘红色的五角海星,像艳丽的花朵,闪着莹莹的光。……那些像一张树叶子似的浮在沙地上的牙偏鱼,牛舌头鱼,石茧子鱼(背面上长些石斑状保护色,极难辨认)和胖头鱼。它们总是紧贴在沙子上一动不动,一旦遇到不妙的情况,周身花边般的鱼翅就急速扇动,一股沙烟泥雾立即翩然而起,降落在鱼背上,渐渐就盖得严严实实。……老海碰子惊呆了,虽然他成千上万次潜进水下,却很少看见牙偏鱼侧着扁扁的身子,扇动着周身花翅,飞快地升到礁石的顶端,像一片金叶在湛蓝的空间翩然而下,顺着礁背面的斜坡逃遁了。”{9}神奇壮美的海底世界,使海碰子产生的是“心胸却炽烈地燃烧起来的感觉”{10},这种感觉在刹那间会化成生命的强力,使生命在汹涌险峻中更显生气流溢。
其他文献
摘 要:阎连科以独特的想象力赋予作品奇特的荒诞感,但又以真实的历史作为背景,展示了茅枝婆的生活以及与当权者的斗争。作为受活庄人,她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守护关怀着受活庄的人们;作为革命者,她用坚决的态度与当权者抗争;作为母亲,她用自己温柔而刚毅的怀抱保护女儿与外孙女们。她的人文关怀感动着受活庄的众人,同时也带动着情节的发展。  关键词:革命者 茅枝婆 人文关怀 受活  《受活》是一部以受活庄为代表的残疾
但是,我从不示人。与有没有秘密无关  月亮圆一百次也不能打动我。月亮引起的笛鸣  被我捂着  但是有人上车,有人下去,有人从窗户里丢果皮  和手帕。有人说这是与春天相关的事物  它的目的地不是停驻,是经过  是那个小小的平原,露水在清風里发呆  茅草屋很低,炊烟摇摇晃晃的  那个小男孩低头,逆光而坐,泪水未干  手里的一朵花瞪大眼睛  看着他  我身体里的火车,油漆已经斑驳  它不慌不忙,允许醉鬼
摘 要:徐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学者,在关于地理地域研究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为当代学者研究古代地理提供了重要的学术依据。徐松由于受到当时乾嘉学风的影响,在地理考证方面力求精益求精,坚持文献考证与实地考察的融合,使得作品研究有理有据,留下了宝贵的研究材料。《西域水道记》是徐松最负盛名的一部著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与学术价值。本文在对《西域水道记》加以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学术特点。  关
摘 要:在《生命册》《涂自强的个人悲伤》《篡改的命》中,农村知识青年“进城”这一主题得到了放大,相较于以往的历史经验,新时代条件下的“进城”又有着特殊的情境。通过文学图景的呈现,贫穷的万般无奈、女性的命途多舛、危险的接二连三,这些层出不穷的苦难使“进城”者由希望走向了绝望。李佩甫、方方、东西在他们的写作中表达着自己的思想,这对于理解当下的城乡关系提供了积极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当下 农村知识青年
推介语  20世纪文学中,乡土文学一直是文学发展的主潮,这个由鲁迅的《故乡》《祝福》等为起点的文学潮流,整整流淌了一个世纪,到新世纪,其潮流越来越汹涌,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硕。近期由贾平凹创作的《老生》和关仁山创作的《日头》的这两部力作,无论是思想内涵还是创作手法都很有研究的价值。李群芳的文章着重探讨《老生》融合传统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用独特的视角展现生活的叙事技巧。罗思琪的文章以民间记忆为切入口,
【考点综述】   近年来,中考小说文体考查呈现以下两个特点:一是试题贴近学生生活,讴歌社会正能量,赞颂真、善、美的特点。二是立足于小说文体,考查的关键词是内容和情节的概括、环境描写、人物形象、主题、写作技法、文体拓展等。   【内容概括】   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技法点拨]   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概括出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小说阅读题中最常见的
摘 要:金岳清的《呼愁》在2015年底出版了,销量不错。这是一部长篇日记体散文,记录了四十余天为父亲求医的实况和作者的心路历程。既记录了为父亲求医时辗转于台州—上海而遭遇的困窘,又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以及对生命及存在做出了积极探索和哲学思考,把对世道人心、人情冷暖的细微体察通过当下热门话题“看病难”加以直接告白。作者对情感的放纵宽容,对文字的大胆直率,表达了他对于人的精神与情感等“形而上”领域的某
外婆生了母亲兄妹五人,老舅排行老五,是最受外公宠爱的一个。  母亲说老舅被宠得不成样子了,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总是先让老舅吃个够,然后才能轮到哥哥姐姐们,大概是被呵护惯了,所以老舅自小就不思上进,也不屑动脑子,哥哥姐姐们经过努力进城工作生活后,老舅还是和外公外婆住在乡下的老屋里,并不富裕的外公外婆倾其所有为老舅娶了个老婆,又让他学了一门谋生的手艺——做木匠。可老舅真的很不争气,没有学多少,做木匠的手
摘 要:在男权社会中艰难生存的女性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既定规则时,因其自身境况、受教育程度、家庭环境、个人性格等的不同会做出不同的反应与选择。铁凝的长篇小说《大浴女》塑造了尹小跳、尹小帆、章妩、唐菲等个性独特的女性形象,她们对不平等的两性关系的态度具有明显的不同,其中尹小跳这个形象的意义在于她在经历了情感的挣扎与内心的纠结之后能够开始清醒地完全掌控自己的人生,能够打破男权社会中的男权文化带给她的枷锁,
摘 要:蔡熙教授的著作《当代英美狄更斯学术史研究(1940—2015)》系统梳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英美的狄更斯批评史。该著史料翔实可靠,逻辑建构合理,视野开阔,阐释深微,不少地方闪烁着作者思想的光华,是一部有史料、有思想、有学术价值,前瞻、丰赡、立体的学术史研究专著,彰显了作者融汇中西的学识与功力。  关键词:《当代英美狄更斯学术史研究(1940—2015)》 蔡熙  葛桂录先生认为,学术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