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喜剧小品中用词特点探析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yong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赵本山表演的小品中较多地使用了东北方言词语,小品主要使用了方言拟声词、儿化韵词以及AABB式重叠词。这些词语为小品增添了幽默搞笑的喜剧效果的同时也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喜爱。
  关键词:赵本山喜剧小品;拟声词;儿化音;AABB重叠式形容词
  众所周知,东北方言是我国七大方言之一,在方言中占据重要位置。东北方言具有简洁生动、形象喜人、富有节奏感的特点,这些与东北人本身所具有的豪迈、幽默、直率、风趣等性格特点有很直接的关系。而在赵本山的喜剧小品中较多地使用了大量的东北方言词语,其独特的词汇形式与其中镶嵌的文化背景相互映衬,展示了东北人独特的生命气息,同样也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我们共考察了赵本山往期小品十三部:《卖车》《相亲》《策划》《三鞭子》《拜年》《火炬手》《不差钱》《功夫》《说事》《钟点工》《卖拐》《小崔说事》和《捐助》。除此之外,还参考了万菁的《赵本山春晚小品中东北方言运用刍议》、王莹雪的《试论东北方言小品中的言语幽默》、阮明慧的《从东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错位角度看喜剧小品》等几篇论文,他们主要研究了赵本山喜剧小品台词中的语音和语法。本文以赵本山喜剧小品为研究对象,收录方言拟声词、儿化韵词、以及AABB重叠式形容词共263个,研究其小品中方言词使用的效果。
  一、赵本山喜剧小品中方言拟声词的应用
  语言中以语音形式对自然界的声音进行模拟而形成的词为拟声词,而方言拟声词在赵本山喜剧小品中的应用极为常见,使小品更加形象生动,富于表现力、感染力,成为其小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分别从《卖车》《相亲》《策划》《拜年》和《三鞭子》中选取了七个典型的拟声词进行分析探究,探析其所展现的效果,以便更好的研究赵本山喜剧小品中方言拟声词的使用。例如:
  (1) 赵本山:“一个醉汉喝醉酒之后拿起这么大一块石头朝电视机砸去,只听‘咵嚓’(kua cha)一声,电视一点儿没坏,请问为什么呢?”( 《卖车》 )
  (2) 赵本山:“乡长你记着不?送你那天我是村里的代表嘛,记得那是七月份连雨天,那雨下得‘哗哗’(hua hua)的,就听‘咔嚓’(ka cha )一声大雷,范乡长诞生了!”( 《拜年》 )
  (3)宋小宝:“这个心啊,‘咣咣’(guang guang)地这个跳啊。”( 《相亲》 )
  (4)赵本山:“山里的西红柿卖不出去啊,老百姓急得‘哇哇’(wa wa )哭啊!”( 《三鞭子》 )
  (5) 宋丹丹:“过去俺家那只鸡,走路那是挺胸抬头,器宇轩昂,‘咔、咔、咔’(ka ka ka ),现在走路成这样的,‘嘚儿、嘚儿、嘚儿’(der der der ),后来才明白,他在那练签名儿呢!( 《策划》 )
  以上均为赵本山喜剧小品中方言拟声词应用的例子,其中“咵嚓”“咔嚓”“哗哗”“咣咣”“哇哇”“咔咔咔”“嘚儿嘚儿嘚儿”为拟声词。
  例(1)中的“咔嚓”是对石头砸到地板上声音的真实性描写。此拟声词的运用,能够引导观众情绪,使观众获得更加愉悦与真实的情感体验。
  例(2)中的“哗哗”与“咔嚓”是对自然界雷雨声音的真实反映,将其运用于台词中,能够真实地反映当时的雷雨天气,雷声直响,大雨直下,将小品所需要环境进行更加平实却又生动的描写,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
  例(3)中的“咣咣”不是实有的声音,而是以相似的心理感觉为基础的,表现为人在极度紧张的时候,心脏就会跳动得很厉害。这种相似引起人们的聯想,想到咣咣的声音,实际上是有点夸大事实了,但就是这种就是以夸张的手法制造出来的夸张效果,恰到好处的变成了小品表演者想要达到的幽默效果;
  例(4)中的“哇哇”表现为嚎啕大哭所产生的声音,更表现了一种真实的情感体会,表现出西红柿卖不出去时农民内心的渴望与焦急;
  例(5)中的“咔咔咔”“嘚儿嘚儿嘚儿”是宋丹丹在表演的时候一边学公鸡走路一边发出的声音,分两次表演不同肢体动作的同时加上不同的拟声词,更加生动的表现了公鸡下蛋前后的生理状态,又把公鸡下蛋前与下蛋后的“心理”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令观众捧腹大笑。
  二、赵本山喜剧小品中儿化词的应用
  儿化是在汉语普通话中有许多词汇的字音韵母因卷舌动作而发生音变现象。有一类儿化的作用是表示喜爱、亲切。例如:脸蛋儿、花儿、小孩儿、电影儿。还有一类的作用是表示少、小、轻等状态和性质。如:米粒儿、门缝儿、蛋黄儿。在赵本山的喜剧小品中就使用了大量的儿化音,这些儿化词把东北方言的亲切、幽默和节奏感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选取了五部赵本山的喜剧小品所收的方言儿化音词语,选取其中10个典型词语进行分析,分别有:
  (1)赵本山:“我不能,老伴儿(表示亲切),我不管啥样都是你的人啊,老伴儿(表示亲切)。(《火炬手》)
  (2)赵本山:“干啥玩意儿(典型的东本方言,意思是做什么呢),吵吵巴火的,让狼撵了是咋的?”(《火炬手》)
  (3)赵本山:“我刚开始来都误会了,哪有这打(da二声)扮儿(表示轻松诙谐)的。”(《不差钱》)
  (4)范伟:“组团儿(表示亲切轻松)忽悠我来了。”(《功夫》)
  (5)范伟:“你整歌词儿(表细小)干啥啊,有什么话快直接说。”(《功夫》)
  (6)范伟:“这块表戴在我手上就没走过字儿(表细小)。”(《功夫》)
  (7)赵本山:“刘德华。就你呀找人唠嗑儿(典型的东北方言,意思是聊天,表示亲切)呀。”(《钟点工》)
  (8)宋丹丹:“因特儿(表示喜爱)网呀。”宋丹丹:“腼腆型儿(表示亲切)的。”(《钟点工》)
  小品中的语境决定了儿化所表示的具体含义。以上八条所举的实例都是儿化词在赵本山喜剧小品中的应用,体现了东北方言活泼可爱、幽默诙谐的特点。大多数东北人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使用儿化词,根据语境的不同,其儿化词所表达的意义也有所不同。所以儿化词的使用也丰富了东北方言的语义表达。   三、赵本山喜剧小品中AABB重叠式形容词的应用
  在普通话中,AABB式主要是作为形容词的变化形式而存在的。例如:“漂漂亮亮、安安静静、整整齐齐、清清楚楚”等等这类AABB式形容词的变化形式,可以轻而易举地还原到AB式:“漂亮、安静、整齐、清楚”等。在赵本山的喜剧小品中所使用的某些AABB式形容词的重叠具有幽默诙谐的效果,也使小品的台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本文共收录了五部小品用于说明其对AABB重叠式形容词的应用,共列举出六个实例来展现重叠式形容在喜剧小品中的表达效果。分别有:
  (1)赵本山:“你看见没,我媳妇儿都看出来了,他说你忽忽悠悠(表示神志恍惚)就瘸了。”(《卖拐》)
  (2)范伟:“神神叨叨(表示无奈)的,你可真是……”
  (《卖拐》)
  (3)白云:“赶紧的,干啥呢?这磨磨唧唧的(表示着急),你别让人都等着。“(《火炬手》)
  (4)赵本山:“大大乎乎(表示着急、生气)!”“你坐下啊,稳稳当当(表示着急、生气)的啊!”(《捐助》)
  (5)白云:“本本分分,实实在在(表示喜悦)。”(《说事》)
  (6)黄晓娟:“你瞅你这年轻人呐,咋毛毛愣愣的(表示气愤)呢?”(《相亲》)
  在以上五个例子中,有些AABB式可以转换为AB式,例如,“本本分分”“实实在在” “忽忽悠悠”“稳稳当当”都是由“本分”“实在”“忽悠”“稳当”重叠而来。看似意义未变,但其中或多或少会有些差异,“本本分分”“实实在在”和“稳稳当当”都是表现出了对原有AB式的意义的深入和加强。而“忽悠”本身属于动词词性,是典型的东北方言词汇,而“忽忽悠悠”则表现了一种精神状态,表示一种由忽悠而导致的一种神志恍惚的状态。东北人耳熟能详的方言词“忽悠”在大多数喜剧小品中表示“只用嘴说不干实事”,所以“忽忽悠悠”也就具有了它本来所不具备的喜剧含义和幽默效果。这样AABB式的词语再加上在表演时所用的东北方言所特有的语调,丰富了喜剧小品所要展现的生活色彩和浓厚的乡土气息,更能够增添小品的特色;而例(2)和例(5)中的“神神叨叨”“毛毛愣愣”只能重叠使用,不重叠则不是一个词,而且这些形容词都是表示消极意义的词。我们可以体会到其中节奏韵律之美,也可以从中体会出说话者的情緒变化。
  东北方言中的AABB重叠式形容词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由双音节形容词AB重叠而来的,二是由两个单音节语素A和B各自重叠后联合构成的。这些词在口语中用起来朗朗上口,表意鲜明,听上去生动、风趣,具有独特的韵味。AABB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它是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分布面积最广的一种形容词生动式。所以,在赵本山喜剧小品中AABB重叠式形容词的应用也正映衬了这一点。
  四、结论
  本文主要从方言拟声词的使用、儿化词的应用及AABB式重叠词的应用等三个方面论述赵本山喜剧小品中方言词汇的使用及其效果。我们能够体会到赵本山老师为喜剧小品艺术所做的努力,为东北文化的推广所做的努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赵本山喜剧小品中的某些词语成为了当年的流行语,东北方言以其使用范围愈广、使用频率愈高的特点不断丰富着普通话的内容,为普通话做着很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李海英,赵本山小品的语言风格[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3).
  [3]万菁.赵本山春晚小品中东北方言刍议[J].新余学院学报,2015(12).
  [4]丁世平.浅析东北方言词汇构形特点及魅力[J].鸡西大学学报,2013(12).
  [5]王莹雪.试论东北方言小品中的言语幽默[J].语文教学通讯,2014(10).
  [6]李镜儿.现代汉语拟声词的研究[M].学林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缬沙坦与利尿剂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试验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
萧红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女作家.1911年农历端午节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现为哈尔滨市呼兰区),1942年1月22日病逝于香港.在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之际,我有幸同萧红的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的7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传
摘要:初中作文教学要积极落实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其有效途径是应引导初中学生对自然事物、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等几方面审美因素的发掘、提炼与借鉴,以及对现实生活中的丑的刻画,促进学生掌握一定的审美能力,学会创造美,落实审美教育,培养审美情趣,有助于提高初中生习作水平,促进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促使学生逐渐成为一个会审美的人。  关键词:作文教学;审美情趣;有效途径;粗浅探索  《义务教育语文
基金项目:本论文得到云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ynuy201448 本文为《城步苗族款文探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要:苗族习惯法,当地人称款或款词,主要指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社会为维护族群生产安全,抵御外来欺压势力,规范生活秩序,调解内部事务而进行的族群、村落内部及族群之间自发订立的一种公共约法,即款约。城步地区苗族习惯法在传承、实践过程中凸显出集体性与历史性、立体性、规范性等特征。
期刊
金惠娟
摘要: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会出现许多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语言文字问题就是其中之一。笔者通过科学调查,掌握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语言文字问题,分别从政策与规划、管理和监督、培训和指导、保护和传承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语言文字问题寻求解决之道。  关键词:城镇化;语言文字;对策  城镇化将对整个国家的语言地图、语言生活和语言文字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2011年6月1日,是萧红诞辰百年纪念日.作家门瑞瑜、谢中天两位友人诚邀我同编《萧红百年纪念画册》一书.并推我作序,理由:说我是呼兰人,萧红故乡的人.序言一般是名人、名家、
风雨桥是侗族的特色建筑之一,结构精巧,美观实用,具有极高的建筑水平和艺术价值.其形成受到侗族居住的自然环境影响,体现着侗族的风水观念、信仰观念,更与侗族的社会、文化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