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自改互改的积极意义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feiy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中,点拨指导、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固然重要,但引导学生学会自改和互改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自改和互改的能力,它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减轻教师的批改压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学会相互合作,养成自改的习惯,激发学生向上的成就动机。
  
  一、转换角色,诱发学生对作文互改的兴趣
  
  组织学生互相批改作文,使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得到了互换,学生在心理上就能产生一种新的兴奋。学生每次批改作文数量较少,就能避免精力不足的问题。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旁窥心理,使批改者对阅读他人作文,有浓厚的兴趣。有一个学生就曾主动向魏书生老师说:“我特别愿看别人的作文,又很愿给人家挑毛病”。由于上述原因,学生在互批作文的过程中,大都比较关心别人的文章,评语也写得相当认真,被批改者更会前所未有地关心起作文的评语来,对它进行反复琢磨和研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毫无疑问,作文互批活动,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对写作和评改的关注是有积极作用的。
  
  二、增加压力,激发学生健康向上的成就动机
  
  学生把作文交给老师批改,有一种“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的心理,评语的好差,对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压力了。而在互相批改时,学生心理上就会发生某种变化。因为青少年心底有种很强的自我意识,在同龄人中间,特别是在异性面前,尤其不愿露丑,有些本来不很重视作文的学生,也会在互批中尽力把作文写得更好些。在长期的观察中,我们可以发现,越是平时脾气比较倔的学生,对互改作文反应就越敏感。可见互改作文对于帮助学生控制错误的“自尊”意识,激发正确的成就动机是大有益处的。
  
  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自信力
  
  学生对教师评语的反应,除少数不看者之外,大多是顺从。而这种心理状态,很不利于能力的提高和心智的开发。学生互批作文,情况就有明显的不同。学生分组互改,评语由大家集体讨论,组长执笔,改得不当,鼓励学生为自己争辩。这就打破了“一言堂”,增加了透明度,营造了一种教学民主化的氛围。面对这种“初级法院”的“判决”,许多学生找回了自信,总要查一查批改的结果,对一对自己的文章,有了不同意见,便会努力寻找为自己辩护的理由。结果,向组长要求修改评语和分数的有之,向老师“告状”说评判不公者也有之,这种现象,在教师批改中是难得碰到的。虽然这似乎有点“乱”的感觉,但是我们可以发现,这种鼓励探讨所创设的学术民主化情境,对于倡导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信力是大有裨益的。
  
  四、复归本职,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好习惯
  
  文章应当反复修改,修改文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而事实上,我们大部分教师却在越俎代庖,学生作文教师改,仍然把学生放在非主体的地位。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完全可以而且应该让他们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唱主角。文章应该怎样立意,怎样布局,怎样炼句,这种能力只有学生自己在反复修改不断实践中才能逐步提高,而且应该努力使他们养成这方面的好习惯。写一篇文章,是一时一事的成绩,而养成好的习惯,则是受益一辈子的事。
  让学生们自己批改作文,这是一种本职的复归,真正把学生推上了主体的地位,它不光使学生在能力上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在批改的观念上发生了转变:第一,从只能由老师做到学生也可以做;第二,从能够勉强地做到能够做好;第三,从应该是老师的事到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培养这种观念和习惯,是真正的为“不需要教而教”,是培养人才潜能的“终生教育”。
  
  五、学会合作,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集体感
  
  旧的作文批改方法,教师批了,学生去看,就没有这方面的培养功能。而学生互相批改,对此就有很大的调整:三五个人组成一个集体,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人都充当其中的一个角色,商量、讨论和争辩。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发表自己的见解;别人是如何思考的,自己是如何思考的,差距在什么地方,在集体批改中丰富这方面的心理体验,可以使个人位置摆得更正,交际习惯和与人合作的性格会逐步形成,个人的集体感会不断增强。这种在自我教育中得到的培养,其意义远远超过作文批改本身,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六、成功体验,满足学生自我激励的心理需求
  
  成功体验,是学生在取得成功后所产生的自我满足、积极愉快的情绪感受。在一个教学班上,学生的作文能力总是有高低的。但不管怎样,学生的篇篇作文都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理应受到教师的尊重。因此,在批改中,教师应尽量去挖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当学生看到几处肯定的标论,几处赞美的批注,几句激励的文字时,定会产生一种“丰收的喜悦”。但这种体验更多是一种学生内心无声的感受。而学生互改互评,就能更好让学生直接体验到成功。
  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组长负责轮流批改,或对调批改,一旦发现作文中的“闪光点”就能马上告知对方,双方或轻声齐读,或倾心交流,或共同批注,或上讲台朗读,与同题作文的学生互相取长补短等等。面对同学的齐声赞扬和老师的肯定,此时此刻,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的积极情绪就会油然而生,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写作兴趣,产生一种“好了还要更好”的自我激励,自我要求的心理。
  
  吕成立,教师,现居浙江永康。
其他文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西藏民主改革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西藏投入的不断加大,以及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和西藏各族人民的奋力拼搏,雪域边陲各族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发生
再说说七百年前,东土高僧唐玄藏率领弟子从西天取回真经后,成了佛,过上了神仙般美妙的生活。不料,凡间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天,唐僧赴宴回来,无意中望 Let us say se
唐代诗人杜牧,史称“小杜”,他还有个“杜三烟”的雅号。这是因为他的诗歌中好用一个“烟” Du Mu, a poet in the Tang Dynasty, is known as “Little Du” and he still
我是一名小小的店小二,我的酒楼就开在那景阳冈下。本来那景阳冈平平安安,我的生意也十分兴旺,也有许多人来这里游览,我的钱自然就好挣。我这家酒楼最出名的就是那酒,那酒也
这是一篇看似平常,但又发人深醒的文章。一位母亲,在家长会上不止一次听到老师对儿子的批评,从幼儿园到高中,她没有听到过老师一句表扬的话语,的确,她的儿子并不聪明,但是,
湖南省隆回县金石桥镇中心小学举办“科技假日”活动,同学们动手动脑,独立完成“读一本科技书刊、看一部科技影片、绘一幅科学畅想图、完成一项科技小制作、写一篇科学小论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先属于人,然后才属于民族——土耳其语、法语和德语,都首先属于人,其次才属于土耳其、法兰西和德意志民族。利奥·斯皮策,《学习土耳其语》(1934)近年来文学
Unit 13  1 ripe  1 adj. (esp. of fruit and crops) fully grown and ready to be eaten(水果、谷物等)成熟的。
一、前言为了进一步开发城市并有效地利用土地,公共住宅有向高层化发展的趋势。为了经济地进行高层公共住宅的建设,广泛地进行着开发研究工作。作为高层公共住宅的主体,考虑
明招营地营地领队严子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武义第一中学明招文学社,在语文教研组老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重组于2001年,目前总社之下分设4个分社,现有社员175人,编有文学期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