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3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f669842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5.066
  
  资料与方法
  收治老年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3例,男12例,女1例,平均年龄74(65~84)岁。有高血压病史4例,冠心病史9例。
  梗死时表现:2例以急性心肌梗死入院,1例继发于不稳定心绞痛,2例以右上腹痛入院;9例入院后确诊。心肌梗死前5例有典型心绞痛,心梗后反复心绞痛发作3例,余表现为阵发性心前区紧闷,压迫感,或气促加重;急性左心衰4例,2例心梗扩展最后发生心源性休克;心脏扩大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左、右心功能不全。
  心肌梗死部位:下壁5例,前间壁6例,前壁2例。有4例下壁心梗扩展至后壁、广泛前壁。
  心律失常情况:病例均有心律失常。其中心房纤颤2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7例,左前分支阻滞4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并发室性心律失常3例。
  结果
  实验室检查:心肌酶学:肌酸磷酸激酶345±68.7U,乳酸脱氢酶614±97.2U。本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缺氧,血气分析中PaO2为58.91±6.52mmHg,其中5例为Ⅱ型呼衰,PaCO267.5±10.62mmHg。
  治疗与预后:根据病情选用抗生素、呼吸兴奋剂、扩张冠状动脉及肺动、静脉药物以及低分子右旋糖酐,阿司匹林抗凝,氧疗等综合治疗。胸痛剧烈者选用强痛定、杜冷丁止痛。室性心律失常者,采用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待控制后改用慢心律或心律平维持。对于无禁忌证且经济条件许可者,发病12小时内行冠脉造影,并给予介入溶栓治疗,本组共3例。13例中痊愈4例,加重自动出院4例,死亡3例。
  讨论
  发病情况与病因:据报道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为1.25%~1.56%[1]。本组为同期肺心病的2.57%(113/578),说明老年人肺心病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明显增多。老年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常以呼吸道感染为诱因[2],呼吸困难,情绪激动,剧烈咳嗽,心率增快等,使患者心肌供氧失衡或缺氧加重,在原冠状动脉硬化、狭窄的基础上,心肌缺血缺氧急剧恶化从而合并急性心肌梗死。
  笔者认为,对原有肺心病、冠心病史的老年患者,若病情加重(如气促等)不能用原有疾病解释,或心前区、上腹部疼痛经一般治疗无缓解,尤并发左心衰,血压下降者,应及时检查心肌酶学、心电图,并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有条件者,及时行冠脉造影,以求早期诊断。
  治疗:由于肺心病与急性心肌梗死在治疗上有很大差别,故老年肺心病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时处理较棘手。本组5例用杜冷丁镇痛,1例出现气促加重、烦躁不安,胡言乱语,测血气示PaCO298mmHg,PaO243mmHg,考虑为Ⅱ型呼衰,给予输氧,应用氨茶碱,地塞米松及呼吸兴奋剂,并给予纳洛酮1.6mg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滴,1次/日,3天后症状改善,复查血气PaCO2为53mmHg,PaO2为68.9mmHg。10例室性心律失常应用常规剂量利多卡因后1例出现尿潴留、烦躁不安,最后心梗扩大,血压下降,呼吸衰竭加重。故作者认为对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时应二者兼治,尽可能避免使用抑制呼吸功能药物并密切观察呼吸变化,同时兼顾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对用药并发症积极处理。对呼吸衰竭患者,有室性心律失常者,其药物的选择及剂量掌握上,应充分考虑个体特点。
  老年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易并发心衰、呼衰,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文献报道,肺心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死率为29.4%[3]。本组13例中,6例加重未愈,3例死亡,预后较单纯急性心肌梗死差。心肌酶原显著升高或下降后再度上升,梗死后及反复发作心绞痛,并发呼衰、心源性休克、左心衰者预后极差。
  参考文献
  1崔祥宾.实用肺脏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457.
  2汪丽惠.今日内科心血管疾病分册.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2:112.
  3王凤芝.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7例分析.中华内科杂志,1995,25(5):336.
其他文献
在学生掌握生物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后,依据实验条件结合学生兴趣,选取维生素c含量测定作为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及科研素养。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药物治疗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我院行药物治疗的70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
<正>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nursing,EBN)又称实证护理,是受循征医学的影响而产生的护理观念,做为更科学、更成熟的护理模式它的核心就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运用现在最好
会议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在借鉴波士顿矩阵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竞技体育实际,构建竞技实力发展演变态势模型。运用此模型对1973—2014年美国男子单打职业网球运动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进行细节化和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以期为神经外科护理的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35例,根据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气息痉挛导致的气道炎症,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也是全球慢性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有资料显示哮喘患病率094%~124%[1]。舒利迭是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的复方制剂。具有消炎、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为探讨其临床疗效,2010年1月~2011年5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63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
关键词 合同护士 培训 管理  随着医疗卫生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快速发展以及年老护士的转岗和离岗,护理队伍处于严重不足趋势。为满足社会对医疗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合同护士在医院的比例越来越高,已经成为护理队伍不可缺少的力量,因此合同护士的培训及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本情况  合同护士比例:我院有临床护士57人,其中合同护士41人(71.8%)。合同护士学历:大专毕业6人(14.6%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eldinger’s方法,局麻下行一侧股动脉穿刺,置入5F导管经髂外动脉,腹主动脉至对侧髂内动脉通过造影确定子宫动脉的走行,形态,子宫肌瘤的血运情况,然后在导丝的引导下将导管插入子宫动脉,注入栓塞微粒(PAV),对侧子宫动脉重复操作。结果:30例子宫肌瘤患者术后随访2次,其中26 例不同程度的缩小,4 例无明显变化。讨论:子宫肌瘤是常见
摘 要 目的:评价超早期应用尿激酶(UK)20万U/kg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国产UK 20万U/kg静脉滴注,对20例发病6小时内的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程度缺损评分(NFDI)。20例常规治疗病人作为对照组。结果:溶栓后2小时FDI评分为1856~2420,较溶栓前2266~2824明显减少(P<0001),治疗后21天溶栓组NFD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肝破裂患者92例中,男71例,女21例。年龄17~65岁,平均31.5岁。伤后至住院时間平均为3.8小时。闭合性伤83例,主要是撞击伤和坠落伤。开放性伤9例,均为刀刺伤。根据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AST)分类法提出的肝外伤分级标准[1]分类:Ⅰ级7例,Ⅱ级38例,Ⅲ级32例,Ⅳ级10例,Ⅴ级5例。Ⅲ级以上为重型肝外伤。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者39例。其中脾破裂4例,肠破裂伤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