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缅边境蚊科昆虫群落的研究

来源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wei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调查和了解云南省瑞丽市中缅边境蚊虫多样性状况,应用灯诱法和采集幼虫法对瑞丽市中缅边境上高丽村和周边方圆4km原始森林内的蚊虫的优势种组成、蚊虫群落结构的集中性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居民区共采获蚊虫3305只,共5属13种,隶属于蚊科Culicidae中的伊蚊属Aedes、库蚊属Culex、按蚊属Anopheles、曼蚊属Mansonia和阿蚊属Arm函eres。其中优势种蚊虫为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在非居民区共采或蚊虫200只,共5属21种,隶属于蚊科Culicidae中的伊
其他文献
用针对汉坦病毒L(大)片段的特异引物对21份大林姬鼠鼠肺样本进行检测,有2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经序列测定显示是Amur样病毒,两株病毒存在一个碱基的差异。随后对一株样本的M和S片段
沙特阿拉伯虻科昆虫已记录25种,在最近近东地区双翅目昆虫生态学和动物地理调查研究中,该地又发现了4个虻科昆虫新记录,包括非洲热区的Ancala africana (Gray,1832)和 Philolic
本文比较环境治理与化学方法防治蚊虫的效果。2012年8月20日至10月14日在珠海市香洲区的居民区选取7个区域,其中2个作为环境治理实验区,3个作为化学防治实验区,2个作为对照区。
从甘肃景泰羊源脑多头蚴原头节提取总RNA,以Oligo(dT)纤维素柱纯化mRNA,利用LambdaZAPIIXR文库构建试剂盒构建了脑多头蚴eDNA表达文库。从构建的原始文库随机挑选单个噬菌斑进行P
自从20世纪60年代分离得到第1株具有杀灭蚊幼虫的细菌后,陆续出现了很多具有作为生物杀虫潜力的菌株.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haericus(又称球型芽孢杆菌Bacillus
对蚊虫抗性机制的研究在其抗性监测和环境治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蚊虫对杀虫剂的抗性与其行为、生理功能的改变、解毒功能的增强以及靶标位点的不敏
2011年6月,在福建武夷山进行医学昆虫调查中发现蛙蠓1新种,命名为飞鹏蛙蠓Corethrella feipengi Yu,Huang et Zhang sp.nov.,此为我国蛙蠓科首次的新种描述。模式标本收藏于军事医
医学昆虫是具有医学和经济双重意义的重要媒介生物,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防制技术的进步是基于对其生物学认识(如生态习性、生理特点)的深入,但目前从基因组角度的了
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领导下,军事医学科学院领导的大力扶持下,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主持完成的《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59卷)双翅目虻科》(简称《中国虻
为了解新疆阿勒泰地区人群及媒介蜱种感染莱姆病螺旋体的情况及基因型,采用拖旗法采集蜱样,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血清学检测,采用巢式PCR法和RFLP分析对莱姆病螺旋体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