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浆miRNA-1变化的研究

来源 :中国法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ver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利用miRNA-1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在分子生物学层面拓展急性心肌梗死法医病理学诊断指标方法通过大鼠AMI动物模型,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急性心梗发生后血浆miRNA-1表达变化水平,并与免疫组化指标Connexin 43进行对比;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死亡早期miRNA-1变化趋势结果AMI发生30min,血浆miRNA-1含量开始升高,AMI发生lh、2h后,血浆中miRNA-1相对含量平均值分别是对照组的3倍、5倍;而免疫组化指标Connexin 43在AMI发生30min后的表达部位发生改变,表达量升高;在死后稳定性方面,大鼠死亡0h、3h、6h、12h后,血浆miRNA-1含量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24h后,血浆miRNA-1明显升高,其平均值约为0h组的42倍(p<0.05).结论 在心梗发生早期,血浆miRNA-1含量特异性升高,并能在死亡早期保持稳定,有望作为法医病理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辅助分子指标.
其他文献
在司法鉴定过程中,常常见到造作伤案例.造作伤的出现严重影响司法鉴定的客观公正,违背公平正义的执法理念.因此,笔者在一线鉴定过程中,遇到多例造作伤,利用办案单位前期取证(
本文以原位红外光谱为主要研究手段,对两种材料的在加热过程中的动态结构进行了研究,一种为新合成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结构晶体(p-Cl-C6H4-NH3)3CdBr5,另一种为商业购买的区域
1 案例资料rn1.1 案例 1rn男婴,某年 6 月 30 日在某医院出生,Apgar 评分 10 分.7 月 2 日出院由家人护理照顾.7 月 3 日因出现嗜睡、呼吸困难、抽搐、低体温等情况,再次入院
1 案例资料rn1.1 案情及现场勘查rn万某,男,28 岁,健壮.某日 15 时许,村民尤某报警称:家中打死人了.现场位于尤某家堂屋.堂屋门外年画右下角有擦拭血迹,屋靠北墙由东至西摆有
磁性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很多的应用,其可以作为肿瘤磁感应热疗的介质材料和磁共振成像(MRI)的对比增强剂。本研究立足于将靶向技术用于肿瘤诊疗一体化技术的理论基础,
锆是一种稀有金属,具有较高的熔点和强度等特性,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型结构材料,被广泛的应用在航天航空、生物医学、化工等行业。但是锆的硬度低、耐磨性、耐腐蚀性差,这一缺点极大
太赫兹辐射(T-rays)逐渐成为高科技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与其相关的产生、发射、接收、探测以及调控设备都有了很大进步,T-rays已经成为人类对物质世界进行认知的一项有利工具。
本论文以铝溶胶和二氧化硅溶胶为原料,采用离心甩丝技术制备了氧化铝陶瓷纤维。铝溶胶采用金属铝粉和氯化铝反应合成,二氧化硅溶胶为市售的利用水玻璃通过离子交换生产的SW30,或
英国彼得 · 吉尔教授所著的《误导性 DNA 证据 - 司法误判的原因》(Misleading DNA Evidence:Reasons for Miscarriages of Justice)(英文版)一书于2014 年由 Elsevier In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