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推进小班化教学的评价模式

来源 :天津教育·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xiaoq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评价模式适用于任何教学环境中,它的体系标准构成将直接作用于教育教学,可以对教学中发生的情况进行评价预估,试图将可能出现的教育问题进行规避,以实现最大可能的教育教学优化。教学评价对于城市学校的发展并不陌生,但中国农村教育教学发展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教育教学环境的基础薄弱,很多教学环节并不健全,使得有效教学评价很难开展。当前在中国农村教育中推行小班化教学恰好可以弥补当前发展的不足,实现农村教学环节和教学评价的优化与提升。
  一、农村小班化教学的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
  (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
  和传统的教育教学相比,小班化教学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教师与学生之间天然对立的矛盾,使其符合现代化的教育发展理念,以教师和学生融洽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独立学习为中心,教师以引导构建为中心,师生之间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教学教育中,教师自身素质和学生基础素质的诸多差异,使得教师很难放手去让学生独立进行操作把握,这就导致原本的小班化发展模式在农村教育教学中可能出现问题,但这一问题还需要教学评价对其进行判断和纠正。
  (二)教学区和生活区的空间布局问题
  在小班化教学中,由于人数较少,教师和学生可以形成一对一的互帮互助关系,而原本的教学资源也可以进行充分的人均共用,解决以前难以实现的问题,而小班化教学的优势特点在农村地区的教育教学中恰好变成一定的劣势。因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薄弱,在教育教学中的资源配备并不均衡,这就使得农村发展中的教学区和生活区的空间布局容易产生矛盾,甚至出现教室只有教学区的现象,完全不符合小班化教学中精致教学的本质特点。针对这一突出问题,我们必须按照农村当地的发展特点,制定相对应的评价体系,以求符合发展需要和发展特色。
  (三)课内和课外的特殊资源的开发问题
  小班化教学强调对学生的优势培育和特色培育,使其在各个方面都能多才多艺。但是农村的特殊发展环境使小班化教学的课外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开发,往往会出现在原有小班化资源的基础进行模仿开发的现象,但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小班化资源出现了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出现的损失,虽然满足了小班化教学的评价体系要求,但是对于实际得到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针对这一问题,就需要我们对小班化教学中课堂内外资源开发的评价体系进行确定,使其可以满足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以上提出的三点问题,教师与学生、教学与生活、课内与课外的问题都在无形中涉及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如何建立的问题,评价体系建立的好与坏将直接关系到农村小班化教学能否因地制宜地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二、教学评价功能在农村小班化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学评价的含义及特点
  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工作者利用量化和质化等手段对教学发生及发展的过程和最终出现的结果进行评测,以求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相对应的突出问题,并针对问题找到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教学评价的特点可以简单进行概括,其一为客观性,它可以相对客观地反映当前教学教育过程的突出问题,其客观性的发挥是基于教育评价的系统而运行的;其二是科学性,教学评价绝不是随意为之,而是依据所搜集到的基本信息,进行科学处理和判断,以求获得教学评价的最准确、最完备的数据结果;但是人为设定的教学评价的各项指标标准,其模式和标准的选择上有一定主观色彩,这也是导致教育教学评价出现问题的关键环节。
  (二)教学评价功能在农村小班化教学中运用
  1.教学评价对小班化教学发展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教学评价通过对一系列指标和标准进行逐一量化,可以比较准确地得出当前农村教育教学中小班化模式发展情况,但是需要注意通过教育评价,可以极大地推动农村教育工作者不断在小班化教学模式上进行修补和更正,以求更好地符合当前的发展标准和发展目标。
  2.教学评价对小班化教学发展的问题反馈作用。
  小班化教学是当前素质教育发展中课堂模式发展中的关键一环,它是基于学生每一个个体的发展特点和发展目标进行量身化、个性化定制的发展理念。但这一发展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经济的发展,这就是农村当前发展中最大矛盾,一方面提倡素质教育,一方面提倡培养人才,表面看并不冲突,实际这其中存在很大的弊端,就是农村经济、人力等资源的不足使得小班化教学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不容易察觉这一问题,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对当前的教育教学环境进行评价构建,使其可以不断进行问题反馈和交流,最终促进教学评价和小班化模式的本地化、优质化发展。
  3.教学评价对小班化教学发展的激励导向作用。
  适合的教学评价模型和最终得出的结果,不仅可以使教学评价变得完整全面,还可以起到最大限度的激励作用。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可以促进小班教学的发展,可以使得农村的教育管理者更加认可小班化教学的发展和目标,也可以促进农村教师和学生对小班化教学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传递。适当的激励发挥,使小班化的教学模式在农村地区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这将有利于整体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和有效提升。
  三、农村小班化教学的教學模式实践方法
  小班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整个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和主动化。而小班化教学评价恰好可以对其发展过程和发展结果进行判定。小班化教学的教学评价是利用合理的模式设计而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做出合理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
  (一)利用小组评价法
  小组评价法是农村小班化教学的核心评价方法之一,其主要含义是利用简单化的分组以求发挥团队精神的最大化。其实质就是教学过程中的分组设计,而在这一阶段教学评价更加关注整个教学过程的发生发展,特别是团队内部的个体评价和团队与团队之间的互动评价、教师与团队之间的评价。例如,在小学自然社会科学课程中教师对一年四季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将每一个组别根据春夏秋冬划分为四组进行设计,以“我的家乡四季”为主题展开讨论。教师利用教学评价方法,首先关注不同小组学生的表现状态并根据表现不同给出不同的分值。其次,教师在进行组别提问观察不同小组之间的讨论结果并给予评价。最后,教师要求不同小组之间进行互评,最终得出相应结论。通过对这一事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目标、导向、激励作用,通过教师的实时教学评价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实现教育目标的最优化。
  (二)利用活动评价法
  活动评价法相比于小组评价法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热情,其主要是在农村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利用活动法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而通过实践结果得出心得体会,由教师进行总结、提升,最终得出课本中需要掌握的核心原理。当然,在活动评价法中教师要根据教学评价模型的改变而对整个活动的走向和走势进行调整,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吸收和挖掘自身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从实践到理论,通过教育评价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使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学习、进步。
  (三)利用鼓励评价法
  鼓励评价法是教育教学诸多评价方法中的最为关键的一种,鼓励评价法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是单向的,而在分组小班化教学中,鼓励评价法是双向互动的,通过鼓励评价法,教师可以运用正向鼓励和负向激励使学生可以满足个人价值激发正向的学习行为。在鼓励评价法中教师和学生形成真正意义的亦师亦友关系,从而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双方能最大限度地受益。
  农村小班化教学是农村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尝试,发展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农村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小班化教学过程中教育评价始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通过多样化的教育评价方法,可以使教育过程变得丰富多彩。
其他文献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的思想和心理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开放、多元、多变等特点,给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企业思想
本文侧重分析坑口电站所用节能型贫煤锅炉——沸腾炉的STD-BUS微机监控系统的硬软件系统在设计与实现上的问题,并阐述了该系统在实际运用中的技术优势。
近年来,女性迟发性痤疮(年龄>25岁)患病人数有增多趋势.我们调查了此类患者182例,对其诱发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协同阿司匹林(ASP)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对照组)与阿司匹林加通心络胶囊组(试验组),每组40例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提出,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标不仅要求要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还应帮助其树立文体意识、关注文体特点,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新目标的实现需要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及时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注重“文体”课堂的构建。本文从教学现状出发,对具体的教学策略展开了探讨分析,指出了构建小学语文“文体”课堂的重要性,希望有所借鉴和启示。  所谓文体便是文章题材,表示文章的话语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近几年的数学中考命题也趋向于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阅读能力。农村初中生综合素养尤其是数学核心素养不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从初一年级抓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在课前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自主预习解决,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适时地给学生设置一些与生活联系密切的题目,让学生自主解答,
本文主要针对初中七八年级科学拓展性课程中的“主题式”科学探究展开论述,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得出两种“主题式”科学探究形式,一个主题是“发散性”科学实验方案设计,另一个主题是“矛盾性科学问题的辩证思考”,这两种“主题式”科学探究具有比较实用性操作性,同时对学生科学思维品质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发散性思维和辩证性思维的培养。  初中科学拓展性课程按其教学内容可以分为知识拓展类、实践研究类和综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