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斑晶-包体法代替斑晶-基质法测定矿物元素的分配系数

来源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s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测定矿物元素分配系数的方法之一是斑晶-基质法。通过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发现该方法有悖于分配定律,虽说斑晶和基质在空间上有紧密的联系,但斑晶是岩浆早期阶段的产物,即在岩浆库内就已品出,而基质则是由晚期残余粒间熔浆经过冷凝形成的,残余熔浆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演化(包括结晶分异、熔离和去气作用等),因此它与早期斑晶并不处在同一个平衡体系。在许多火山岩、次火山岩斑晶(石英、长石)甚至副矿物(锆石)中可以见到大量岩浆包裹体,它们代表斑晶结晶时捕获的早期初始岩浆。有时我们甚至可以在同一个石英斑晶中既见到岩浆包裹体又见到锆石
其他文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侯德封奖评选委员会关于第五届侯德封奖评选结果的公告(一九九四年八月五日)1994年8月1日本委员会在甘肃省兰州市进行了第五届侯德封奖评选。评选结果如下。
面板表面接缝止水是面板混凝土防渗的关键,影响到大坝蓄水后的安全稳定。以梨园水电站为例,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面板周边缝、垂直缝和坝顶缝止水结构进行了优化,以确保面板混
文章探讨了基于信息技术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相关方法和切入点,并以一个教学案例阐述了情境创设的具体应用和实现方式。
微亮晶构造(Molar Tooth Structure,简称MTS)是前寒武纪细粒碳酸盐岩中一种肠状褶皱的微亮晶方解石(局部可白云石化),主要形成于1600~650 Ma的中新元古代中-浅缓坡相碳酸盐岩
期刊
根据实验观察、水的活性及Au的物理化学特征,作者探讨了H<sub>2</sub>O<sub>2</sub>对表生块金溶解、迁移、沉淀的催化过程。接着又探讨了H<sub>2</sub>O<sub>2</sub>在自然
巴里选厂细泥含锡1%,锡对原矿占有率为8%,其中-0.074 mm粒级的锡石产率>70%。目前采用浮-重流程回收,回收率偏低。为改善选矿指标,本研究通过采用悬振锥面选矿机对其中的锡进
针对目前国内自动加球机存在的问题,从钢球的储存、抓取、疏堵、检测、输送、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设计一种新型自动加球系统,可以由一个PLC控制系统对3台钢球加球机进行控制,
盘山而建的渠道在遭遇特大暴雨时,洪水直接冲入渠道,如果不采取必要的泄洪措施,将危及渠系及下游建筑物的安全。以王英水库灌区的刘丰山泄洪设施为例,提出了解决此类渠道泄洪
新疆绿宝石的改色工艺研究何金明汪立今(中国科学院新疆物理所,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工学院地质系,乌鲁木齐830008)关键词绿宝石改色新疆近年来,宝石改色方法及最佳工艺条件研究受到极大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