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二例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55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改变了传统教学单纯重视结论的做法,更加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教学过程就由“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此时,你会注意到,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勤思好问,作为教师的你可能会感到困惑,“吃老本”的想法会一扫而空,你必须努力思考,方能解决问题。这正所谓促进师生共同进步的“教学相长”,以下特举两例。
  例1:学生问题
  我们解1x+5+1x+8=1x+6+1x+7时采用两边通分的办法得x+8+x+5(x+5)(x+8)=x+7+x+6(x+6)(x+7)即2x+13(x+5)(x+8)=2x+13(x+6)(x+7)
  因分式相等,而分子又相等,故分母也必相等(x+5)(x+8)=(x+6)(x+7)也即x2+13x+40=x2+13x+42,怎么40=42了?
  师惑:在进行分式方程教学时,对解类似于90x+6=60x的方程,除了用一般的去分母的方法外,我们师生还共同总结了“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法,特别的,还利用了分式的基本性质,用了变分子相等从而分母相等,或变分母相等,从而分子相等的方法,都得到了准确的结果(即将90x+6=60x变为1802(x+6)=1803x从而2(x+6)=3x)。怎么原有的办法失灵了呢?即由1802(x+6)=1803x变为2(x+6)=3x可以,而2x+13(x+5)(x+8)=2x+13(x+6)(x+7)变为(x+5)(x+8)=(x+6)(x+7)就不行了呢?
  师解:经过认真思考,我发现问题所在:两个方程的区别在于分子一个是常数,另一个为含未知数的整式。
  事实上,当2x+13=0时,只要分母不为0,2x+13(x+5)(x+8)=2x+13(x+6)(x+7)总成立。所以,x=-132, 而当2x+13≠0时,由(x+5)(x+8)=(x+6)(x+7)得出了矛盾等式,故只有x= -132一个解。
  生悟:对问题解方程x3x+7=x4x-2,应
  解:当分子为0时,x=0,此时分母均不为0,而当分子不为0时,应有3x+7=4x-2,即x=9.所以此方程有两个解x1=0,x2=9
  小结:“变分子相等”的方法对解分式方程可以使用。
  例2:学生问题
  星期天张老师去集市上买鸡蛋,他提着篮子(重0.5斤)去集市上买10斤鸡蛋,当张老师往篮子里拾称好的鸡蛋时,发现比过去10斤鸡蛋的个数少很多。他将鸡蛋放进篮子再让摊主一起称,共称得10.55斤,即刻他要求摊主退一斤鸡蛋的钱。问他是如何知道摊主少称大约1斤鸡蛋呢?请将你的分析过程写出来。
  师惑:题中所述情况司空见惯,摊主将拾好的鸡蛋连篮子在称上称的10.55斤,按说还多给了0.05斤,张老师的感觉可信吗?怎样才能求出鸡蛋的实际重量呢?
  启发:我百思不得解其要领。无意中我问学生:鸡蛋的实际重量与称重什么关系,一个学生有些疑惑的说:“成正比”,我的眼前顿时一亮。
  师解:既然鸡蛋的实际重量与称重成正比,那么鸡蛋的实际重量为m,m10=m+0.510.55 解得m=10×0.50.55=50.55≈9.09(斤)故鸡蛋的实际重量9.09斤,张老师要求摊主主动退1斤鸡蛋钱,理所应当。
其他文献
要学会生物学习,首先要学会深入理解生物知识的技巧。只有深入理解知识,才会高效的记忆生物知识。今天,我主要谈的在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高效的记忆生物知识?通过笔者多年的实践,实实在在的让学生掌握一些关于记忆的心理知识。  高效的记忆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归纳概括方法,主要用来帮助我们将纷繁复杂的知识条理化、简约化,从而并于记忆,加深理解。另一类是联想法,其作用是使抽象的、本身意义性不强的学习材料变得更
期刊
我曾把一首钢琴名曲的谱子完全正确的输入电脑,令其弹奏,结果它按谱子标准地弹了下来,非常“完美”,但却未能拨动起我的一丝心弦,因为这种弹奏是机械的音乐符号的复读,毫无感情可言。由此想到,我们平时演唱或者演奏的作品是否让听众有感,与听众的契合程度又是多少呢?没有情感的音乐只不过是音符的堆砌,音符的运动而已。    一、目前在学习音乐上的一些现象    现在,很多城市的小孩子都在学习各种器乐和声乐。一些
期刊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架在人们心灵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每个正常的人都会说话,就像每个都用两腿走路一样的及其平常,正因为它太平常了,一般人才不会去想它究竟是怎么回事,然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知识的传授者,语言的传递者――教师,则需要注意其说话的语言艺术。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由此可见,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和难以
期刊
很多人都认为:诵读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这毋庸置疑,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这必须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才行。因此,作为语文老师,我认为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当是首务。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激活文言文教学呢?    一、交给学生主动权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纵观教材中的文言文本,大多注释详尽,学生完
期刊
品茶使人宁静,品花使人喜悦,今天我们要“品读学生”,又该有怎样的感受呢?有人说,只有品读学生,课堂才有根,教学才有效;也有人说,“品读学生”是为人师表的方法之源。  有位教育家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年轻的妈妈带着她的小宝贝去购买玩具。各式各样的玩具令人目不暇接,可孩子却不停地哭闹。妈妈想,这么多玩具,难道孩子不喜欢吗?然而,当妈妈蹲下身去哄孩子时,才猛然发现:原来,在孩子眼里,看到的只是大人
期刊
【摘 要】阅读课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阅读的目的在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我在教学过程中,吸收阅读课“整体教学法”优点的基础上进行“整体分层教学”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 键 词】阅读 整体教学 分层教学    阅读课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阅读的目的在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效地阅
期刊
当数系扩充之后,很多内容得到了完善,一些在实数范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也可以顺利的得到解决,但我们也要看到新概念的完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对这些新知识的认识深度及旧内容的思维定势都在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初学者学习复数时容易出现一些错误。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语感(Linguistic sense)是人们对语言的直接感觉,是系统、综合的语言感知力,是直接、敏锐的语言领悟力。在英语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既不是语言逻辑的推理和演绎,也不是语言规则的理解和训练,而是通过言语实践而逐渐形成的语言自觉与敏感,即语感。语感越强,就越能加速学习和吸收语言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所以,语言学习的关键是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要求学校课程应以现存的社会生活情境为主要内容。他认为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起来,教育就是学生生活本身,学生的课堂生活就是学生的成长,学生具有的交际、探究、制作和艺术的兴趣和本能的自然展现,就是学生生活,就是学生的教育生活或课堂生活。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我在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任务 问题 分析 探索 交流    所谓“任务驱动”是指教学全过程中,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
期刊